揭祕:國外的榜單,如今到了國內還有所謂的參考價值嗎?

在如今各種榜單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消費者到底應該相信哪一個?

揭秘:國外的榜單,如今到了國內還有所謂的參考價值嗎?


美國《消費者報告》在前段時間發佈了一份關於年度汽車可靠性的榜單。作為較權威第三方評測機構,《消費者報告》是全球最大的非盈利性消費者評測中心,在此次可靠性最好的十款車型中,被日系品牌統治,豐田系、馬自達、本田系、現代分割了榜單。

揭秘:國外的榜單,如今到了國內還有所謂的參考價值嗎?


《消費者報告》關於年度汽車可靠性的榜單

但是,同樣在美國,同樣是比較權威的機構JDpower,同樣的汽車可靠性排名就與消費者報告有不少出入。雷克薩斯還是第一,但是第二是保時捷,第三是別克,而豐田則是排到了第九位。

揭秘:國外的榜單,如今到了國內還有所謂的參考價值嗎?


《JDpower》關於年度汽車可靠性排名

更有意思的是,同樣是JDpower的調查,地點換到中國,就有了截然不同的結果,調查結果也與美國的大相徑庭。路虎在美國的可靠性排名倒數第二,數據是204。而在中國成了正數第二,與寶馬一樣是111。

揭秘:國外的榜單,如今到了國內還有所謂的參考價值嗎?


揭秘:國外的榜單,如今到了國內還有所謂的參考價值嗎?


而到了國內一些消費者調查的車型排行版上,排名更是出現了有趣的結果。結果顯示,自主品牌的一些車型故障極少,排名非常高。而這些自主品牌往往在JDpower的排名裡面絕對屬於“吊車尾”選手。

各種榜單相互矛盾,消費者應該相信哪一個才能買到可靠性高一點的車呢?

到底哪個榜單更有參考價值?

在我看來,其實有關於汽車的可靠性,最權威的應該還屬來自廠商的維修保養數據。但是很遺憾,這個數據是不公開的,消費者當然也就無法通過公開的維修保養數據來判斷那輛車可靠性更高一點。

揭秘:國外的榜單,如今到了國內還有所謂的參考價值嗎?


而我們目前看到的各種榜單,都是從消費者一端獲取數據的。有些是網站讓消費者自己報送,有的是調查購車的消費者,有的是通過自己的會員獲取數據。而這裡面往往偏差值就多得去了。

揭秘:國外的榜單,如今到了國內還有所謂的參考價值嗎?


國內一些網站讓消費者報送,有很大的“倖存者偏差”。因為買了車的用戶沒義務給你報數據,你又不給錢。為什麼要浪費時間呢?是不是這個道理?

而一般願意去報數據的,無非兩種情況:車壞了要找地方發洩的;廠商希望自己的排名好一點數據好一點,給消費者些許好處讓消費者幫著說好話的。很多消費者即使內心再拒絕也無法抵過“小恩小惠”的誘惑。

揭秘:國外的榜單,如今到了國內還有所謂的參考價值嗎?


再舉個大概的例子,如果一款車賣了10萬臺,只有300人發言,這種統計出來的可靠性自然可信度有限。

如果,這個數據再根據網站廣告投放,做一點“隱私性”調整,那麼出來的數字就更沒法做依據了。

揭秘:國外的榜單,如今到了國內還有所謂的參考價值嗎?


其實這就是國情。

JDpower名聲在外, 在它進入中國以前,各個廠商就非常重視,而它進入中國之後,廠商通過4S店影響消費者,進而對JDpower的調查進行對沖。

結果就出來中美JDpower結果的巨大差異。JDpower的調查不能說有問題,但是在中國的可信性是要打個折扣的。

揭秘:國外的榜單,如今到了國內還有所謂的參考價值嗎?


美國的《消費者報告》是1936年創辦的。創辦它的消費者協會可以追溯到1924年,歷史悠久。消費者協會的創辦初衷就是積極維護美國消費者的利益,甄別廠商各種真假難辨、誇張摻水的廣告營銷,給出各種產品的真實體驗。他們的評測產品超過7000多件,而汽車只是其中一項。

它不收受評測產品,不接受外部投資,完全完全靠賣雜誌生存,在全美國有幾百萬用戶,對用戶負責。它的數據來自於自己的用戶,其中很多是長期用戶。所以可信度比較高。對美國消費者來說,《消費者報告》的數據更有參考價值。

美國的報告可信嗎?

估計會有小夥伴這樣想:“既然,美國的《消費者報告》更有參考價值,那麼我們中國的消費者直接參考美國的《消費者報告》不就得了嘛!”

那我只能不好意思的告訴你,“很遺憾,中美汽車市場還是有差異的。”

揭秘:國外的榜單,如今到了國內還有所謂的參考價值嗎?


全球汽車市場並不是一個同步的市場,在美國銷售的車型與在中國銷售的車型,有時候儘管是同一品牌,同一名字。但實際銷售的車完全是兩碼事,譬如美國的本田奧德塞,是一輛空間巨大,用V6發動機的家用大MPV。而在中國的奧德塞很長時間都是一量中等大小,4缸發動機的商用MPV。

揭秘:國外的榜單,如今到了國內還有所謂的參考價值嗎?


有些車型叫一個名字,但是有很多代,在中國銷售的車型,往往要比美國晚一代兩代甚至更多。

所以,在美國某個車型可靠性好,不代表它在中國的同名車型也好。

而即使是同一品牌、同一代車型,中國與美國也有差異,這個秘密我們要追溯到供應鏈上。一輛車的可靠性,除了設計測試裝配水平以外,供應鏈至關重要。一輛車是千萬個可靠配件的集成。而出於成本考慮,一輛車在哪裡銷售,就會用哪裡的供應鏈。

在美國銷售的汽車,用美國的供應鏈。即使是一代產品,一個車型,中國的供應鏈是否與美國質量一致都很難說。比如在中國的各種車型斷軸門,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中國的供應鏈所導致。

揭秘:國外的榜單,如今到了國內還有所謂的參考價值嗎?


所以,美國的權威報告只有一種情況下是有用的,那就是同一品牌,同一產品,同一製造工廠。譬如某車型在日本或者德國本土生產,同時向中美出口,那麼這個車型的美國《消費者報告》就對中國消費者有意義。

此次我在最後也為大家帶來的是美國《消費者報告》近期發佈的2018年10大最不可靠車型排行。

這一調查針對的是包括異響、內飾、電子系統等17個方面進行評測。然後根據用戶反饋的數據和消費者滿意度以及安全評級等幾個維度進行綜合評價的結果。

10

本田奧德賽

揭秘:國外的榜單,如今到了國內還有所謂的參考價值嗎?


主要問題:車載電子系統,動力配置,車身金屬構件。

9

大眾Atlas (北美版途昂)

揭秘:國外的榜單,如今到了國內還有所謂的參考價值嗎?


主要問題:空調系統,變速箱故障;次要問題:噪音大、密封性問題

8

別克昂科雷

揭秘:國外的榜單,如今到了國內還有所謂的參考價值嗎?


主要問題:傳動不暢;次要問題:空調系統,油耗排放

7

雪佛蘭索羅德 2500 HD皮卡

揭秘:國外的榜單,如今到了國內還有所謂的參考價值嗎?


主要問題:發動機;次要問題;噪音和密封性、車載電子設備

6

起亞Cadenza

揭秘:國外的榜單,如今到了國內還有所謂的參考價值嗎?


主要問題:空調系統、油耗排放

5

雪佛蘭Traverse

揭秘:國外的榜單,如今到了國內還有所謂的參考價值嗎?


主要問題:變速箱;次要問題:車載電子設備

4

本田Clarity

揭秘:國外的榜單,如今到了國內還有所謂的參考價值嗎?


主要問題:空調系統,油耗排放,車身金屬構件

3

凱迪拉克ATS

揭秘:國外的榜單,如今到了國內還有所謂的參考價值嗎?


主要問題:空調系統,驅動系統、車載電子設備

2

特斯拉Model X

揭秘:國外的榜單,如今到了國內還有所謂的參考價值嗎?


主要問題:車身金屬構件,噪音和密封性、車載電子設備

1

道奇Ram 3500

揭秘:國外的榜單,如今到了國內還有所謂的參考價值嗎?


主要問題:轉向/懸架,油耗排放,發動機冷卻,噪音和密封性

從榜單上來看,美系車依舊是焦點,上榜車型達六款之多今年上榜最多的是美國通用旗下的品牌,而日系品牌的本田從“機油門”到不可靠,佔了兩個席位。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Model X口碑一直不太好,去年就在不可靠的榜單之列,今年依然沒變,只是名次從第一名降到了第二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