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活在别人的眼中?

一个人的自我价值,不是别人评价,而是自己给于的

你是否活在别人的眼中?

让爱转身

First phase

我们讨厌活在别人的眼中,但往往我们却不知不觉往别人眼中看齐,他人觉得好了,我们便觉得好。当今微博、微信、QQ等社交工具正在兴起。逛了一遍朋友圈,感觉大家都过的很精彩,都经历着许多。大家也好像都在很努力地过给别人看,这也是社交工具的诟病吧!我们用发动态不断修正着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印象。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自我价值

你是否活在别人的眼中?

《人民的名义》电视剧里的省公安厅厅长祈同伟,从这一人物目前的表现来看,急功近利,为了仕途发展可谓是费尽心机,从他简单的成长背景介绍得知,从小家里很穷,受陈老一家资助,上学期间表现纯粹。参加工作后,并不懂的感恩陈老一家,害怕给自己惹麻烦,而有了可以巴结的价值后,一省公安厅厅长又不惜去养老院陈老处当花匠。整个低自尊和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形象被演绎得淋漓尽致。这是罐子溢满后不堪重负的表现?亦或是罐子空无一物?如果从他的成长角度来分析,可能会有更多发现。

一个人高自尊的养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长环境。父母的鼓励和积极认可往往引导孩子形成高自尊,而责备和不信任则会让孩子产生罪恶和不自信

你是否活在别人的眼中?

我就是我,自得其乐

萨提亚的“自尊宣言”

摘自 萨提亚的 《新家庭如何塑造人》

我就是我

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第二个我。我和某些人可能会有些许相似之处,但却没有一个人和我完全相同。我的一切都真真实实地属于我,因为都是我自己的选择。

我拥有自己的一切:我的身体,以及我的一切行为;我的头脑以及我的一切想法和观点;我的眼睛以及他们所看到的一切;我的所有感觉:愤怒、喜悦、沮丧、友爱、失望和激动;我的嘴巴以及由它说出的一字一句:或友善亲切或粗鲁无礼,或对或错;我的声音:或粗犷或轻柔;还有我所有的行动,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

我拥有我自己的想象,自己的梦想,自己的希望,自己的恐惧。

我的胜利和成功乃因为我;我的失败和错误也出于我

因为我拥有自己的全部,我和自己亲如手足。我学习跟自己相处,爱惜自己,善待属于自己的一切。现在我可以为自己做一切了

我知道,我的一些方面让我困惑,另外一些则使自己不解。但只要我仍然善待自己爱惜自己,我就有勇气有希望解决困惑和进一步认识自我。

不管别人如何看我,不管那时我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想什么感觉到了什么,一切都真真实实地属于那时的自我。

当我回想起自己的表现、言行、思想和感受,发现其中一部分已经不再适宜,我会鼓起勇气去抛弃不适宜的部分,保存经证实是适宜的部分,创造新的以代替被抛弃的部分。

我要能够看、听、感觉、说、做。我能够生存,能融入群体,能有所贡献,有所作为,让我所处的世界,我周围的人和事因我的存在而井井有条。

我拥有自我,那么我就能自我管理。

做真实的自己

你是否活在别人的眼中?

自我价值感的高低,并非取决于一个人外在表现的是强势还是弱势,它指的是一个人内在的自我认可程度,主要包含两层意思:

1. 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我有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在与人交往时候,我值不值得他人的喜欢。

自尊心过强的人看起来很强势,但其实内心很虚弱,自我认可度很低,所以在面对别人的质疑时,才会有过激的反应,表现出很强的攻击性。

同样我们也需要了解,即使那些自我价值感很高的人,他们也会经常性的感觉到无助,在面对工作和生活上的挫折的时候,也会体验到强烈的挫败感,怀疑自己的价值,甚至也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在心理学家阿德勒看来,自卑的体验人人都有,而我们的人生就是一个主动抵御自卑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的挖掘自己的潜力,追求卓越,就能够抵消自卑带给我们的负面体验,并体验自我的价值感。

也就是说,重要的并不是你感受到了什么,而是你面对各种体验的反应和应对方式。打赢一手的好牌并不能体验到多高的自我价值,相反,把一手的烂牌打赢了,才会体验巨大的成就感和胜任感,并提高对自己的自我认可。

要让自己真正有信心、真正的自我认可,我们还需要通过各种机会实实在在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在具体的生活和工作中体验到掌控感,这样才能真正的形成较高的自我认可。

可以私信老师说说你的心声吧!带领你学会真正的面对自我~

/ NE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