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她视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夜读:在厨房里奏响幸福的乐章

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近日,“江西女性”特别开设了 【四十年她视界】专栏,通过女性视角,感受改革开放40年来时代的发展……自5月份以来,江西省妇联开展了“新时代 新女性——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女性作品征集活动。这段时间以来,我们收到了大量投稿,有文字类、图片类和新媒体类。现在,我们将展示部分获奖作品,感受今天幸福生活,拾取宝贵的集体记忆。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来自赣州——杨海恩的作品《在厨房里奏响幸福的乐章》。

「四十年她视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夜读:在厨房里奏响幸福的乐章

点击收听

在厨房里奏响幸福的乐章

「四十年她视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夜读:在厨房里奏响幸福的乐章

过年是中国人最隆重,最热闹,最丰富的传统节日。有人说,中国人的年,必然是最先体现在厨房里的,年味的浓郁与否,重点是看厨房里的炊烟袅袅。厨房,一日三餐的宝地与福地,它承载了多少饱暖与希望的梦想。

作为一名家庭主妇的我,最熟悉最有话语权的主阵地,定然是一日三餐离不开的厨房。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里,各行各业的人们体会到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已过知天命之年的我,伫立在思维里看时间轮回半个世纪,扑面而来的是一块块记忆的碎片,厨房革命以千姿百态的方式呈现在面前。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如八亿人民八个样板戏,没有年货,没有新衣,没有电视,更没有所谓的“商品房”。当然厨房也就是乡下的黄泥胚垒的土灶,烧的是柴火,厨房的工具就是两把菜刀,一把薄的,用来切菜;一把厚的,用来砍点骨头什么的。总而言之,“寒酸、简陋、原始”就是那时候厨房的整体印象。

到八十年代,“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依然是大多数人最朴素最美好的心愿。厨房的变化不大,但是好像搪瓷碗和筷子做得更漂亮精致一点了,人们搬进了筒子楼或者集体宿舍,厨房是公用的,烧的是烟熏火燎的煤球,做个饭把人折腾得够呛。

到九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吃穿住行有了最基本的解决,有的自家盖起了楼房,有的搬进了新盖的商品房。这时候,出现了很多新事物。开始烧煤气、沼气或者天然气了;电饭煲和高压锅算是普通的电器了;刀具也是从超市里成套买了,切砍剔剪削等功能一应俱全;渐渐有了厨房用具的初始概念,但是一般是叫木匠做点简易的橱柜,镶嵌在墙上,或者摆在厨房的角落里。

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市场经济搞活物质流通,鸡鸭鱼肉已经在市场上应有尽有。随着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提高,厨房革命的概念开始形成。整体橱柜在大城市流行开来,并出现了节能灶、抽油烟机、微波炉、电磁炉、洗碗机、消毒柜等高科技的东西,我们这些中老年妇女开始学习与更新厨房的种种认识和知识。

新的二十一世纪,现在的人们更是幸福得不得了。在家电超市,可以一站式购齐厨房所有电器;在品牌橱柜店,可以一站式购齐所有大橱小柜。现在人们玩的是个性,比的是创意。无论是电器的嵌入,还是大理石的色彩图案选择、橱柜的空间设计与定制,就像小孩子玩积木一样随意,人们想怎么拼搭就怎么拼搭。家庭主妇们的工作环境越来越好,可以忙里偷闲看会小电视,听点轻音乐,菜煮好的同时,汤也已经煲好,做饭的时间大大缩短,而带来的乐趣和享受却越来越多。“精致、小巧、功能全、高科技”就是现代厨房的代名词。

现在,在厨房这个小天地我觉得我将大有可为,因为胜任厨房工作也意味着与时俱进、无限荣光。锅碗瓢盆油盐酱醋,看似简单明了,奏响的却是家庭幸福安康的乐章,带来的却是“社会细胞”的安宁与祥和。从厨房质变看祖国巨变,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有目共睹,正如歌里所唱:“今天又是好日子,明天又是好日子,咱赶上了盛世享太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