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邊雲南過橋米線

在田邊雲南過橋米線


在時代的浮沉中,中國人習慣用食物縮短他鄉與故鄉的距離。跑得滿世界的雲南過橋米線,雖然在歲月變遷的過程中發展了自已獨特的風味,但無論如何遷徙和流變,無論腳步走多遠,卻讓人可以從中尋找到不少舊時的記憶。只有故鄉的味道熟悉而頑固,永遠牽絆著記憶深處的故鄉。


在田邊雲南過橋米線


汽鍋過橋米線、鮮花過橋米線、砂鍋過橋米線、石鍋過橋米線……雖然米線的橋過得五花八門,這些和它的歷史身份一樣複雜,精緻、時髦又充滿著市井氣息。

但無論多麼驚心動魄的歷史進程,落在食物上都是不露聲色的簡單。 這種經典滋味被這片土地不斷侵潤,滲透到大街小巷之間,行走在萬家燈火裡,成為此地的生活和記憶。


在田邊雲南過橋米線


在武漢,提及正宗的雲南過橋米線,在田邊絕對在名單之中。而在田邊的過橋米線,同樣為不少人所津津樂道。

我們都知道,傳統過橋米線的湯底講究“四品入湯”,即雞、鴨、鮮筒子骨和火腿久熬成高湯。火腿取其香厚,壯雞取其鮮美,老鴨取其湯乳,筒子骨取其脂高。


在田邊雲南過橋米線


在田邊的過橋米線湯底正是如此,每一鍋湯都會熬製4小時以上,大火煨煮,小火慢燉,雞肉全部熬融至湯中,出香而不見肉,確保高湯香味濃郁而不單調。

配菜比例按照“葷四素六”進行搭配,所有蔬菜均是應季的脫脂蔬菜,確保營養。所有的食材,當天挑選當天用,絕對不會留存到第二天,新鮮是過橋米線的良心。

什麼時候該放什麼料,量是多少,火候溫度隨著時間如何變化,碗的溫度要烤到多少度、菜品的規格怎樣才達標……這些都是標準化流程。而這背後,是老闆數年研發調試的結果作支撐。

一碗端上來,在田邊的過橋米線不止是一道能滿足食客口腹之慾的美味,同時也是一道精彩的視覺盛宴。其潔白清澈而泛著油光的湯、柔滑白嫩的米線、色彩豐富的配菜和佐料組合在一起,視覺上的享受毫不亞於味覺上的享受。

所謂“無雞不甜,無鴨不香,無肘不濃,無肚不白”,湯是過橋米線的精髓。

過橋米線除了選用傳統的雞、鴨、筒子骨、火腿入湯之外,還挑選了純正的肥膘肉。經過4小時的精心熬製,湯色變白,肥膘肉完全融入高湯之中,湯汁原味純正,鮮香而不膩。


在田邊雲南過橋米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