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伊尔2攻击机的外号是飞行坦克,它真的如传说中那么抗揍吗?

军史吐槽君


伊尔2强击机的确是空中坦克,之所以有如此美誉,自然来自其强大的对地攻击力和厚重的装甲防护力、尤其是对于坦克的攻击更是令德军士兵将他称之为“黑色死神”,能打能防是伊尔2最好的性能,抗揍力爆表。



1941年7月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在白俄罗斯贝尔齐纳河区域对德军地面进攻部队的作战中,伊尔2首次参战就完全展现了其强大的作战实力,令德军地面装甲坦克以及步兵、车辆等损失惨重,这不但使德军震惊,同时也让苏联高层惊叹。


伊尔2强击机的整体设计就是执行对地攻击用途,为了提高战场生存力,伊尔2在驾驶员座舱后部、侧面、油箱、发动机等部位加装了4-7毫米,后期改为12毫米的镍钼合金甲板,防护力绝对堪称战斗机二战的顶级,实战证明这些防护甲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对地进行攻击时这些主要部位可以非常有效的防止防空火炮的碎片、高射机枪等对战机的攻击,飞行员可以从容的多次对同一区域进行攻击。

有了强大的防护力,那么攻击力如何呢?伊尔2强击机在两侧机翼各安装有23毫米机炮一门、7.62毫米口径航空机枪一门,双人型伊尔2在驾驶员后方还装有一门12.7毫米回转机枪,同时还可以挂载600公斤的炸弹或者火箭发射器,在二战时期,这样的武器装备真的可以称之为“空中坦克”。



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以及3000米以下的空战能力,也使得伊尔2强击机成为了苏联最主要的对抗德国地面力量,尤其是装甲坦克的强悍杀手。二战期间,伊尔2型及改进型共计生产36163架,约占整个苏联战斗机的三分之一,至二战结束战辉以及故障停飞的有约1万架,这款战机凭借超强的战斗力和防护力强有力的支撑了苏联卫国战争最终的胜利。


冰雹蓝天


伊尔-2是世界上第一款重装甲对地强击机,机身是由钢材而不是铝材构建,重点部位都有装甲保护,后半截机身由木材制造,机翅和尾翼上用铝材。机身利用装甲对本身结构也有所强化,总的来说,比当时别的没有装甲的飞机,肯定扛揍,不过飞机这东西,尤其是二战时期的螺旋桨飞机,指望也别太高,说飞行坦克是夸张了些,毕竟到战争结束,苏联的伊尔-2损失达一万多架。

伊尔-2对地攻击,主要是对付无防护人员和车辆,对坦克效果不大,到后来全金属版的伊尔-10出来,都差不多,装甲防护也是针对小口径枪支和破片,那时飞机上也不可能装上真正的重装甲,所以说非要说它是飞行坦克,那么防护水平只相当于一战中,初级坦克的水平而已,不过四三年起,随着苏联开始建立空中优势,伊尔-2参战返回后,有百分之五十机身上都可以发现各种伤痕,这种情况下,战损率只有百分之三不到点,那么也算抗揍的飞机了。这种情况还说明前期大量损失的伊尔-2,战损应该是被德国飞机走下来为主,这飞机最初设计时就是双座,飞行员背后还有一个朝后射击的机枪手,但是高层指令的瞎决策干扰,这一位置被取消,所以一开始服役的伊尔-2,是没有后射手的,伊尔-2又是一种低空低速对地强击机,对着绕后的敌方战机,完全就是一个火鸡靶子,一直到部队里有人自己重新加装后射机枪,改成双座飞机后,发现生存率居然提升百分之三十!



才又改回双座机,就是伊尔-2M,而且知道了这毕竟是强击机,指望它自己空战有点无厘头,再出动伊尔飞机时,开始派战斗机掩护了,所以四三年开始,伊尔飞机战损明显降低,不过后座射手比较倒霉,平均出场七次,包死一个。


李三万的三万里


伊尔2的空重4吨,起飞重量6吨。一台1200马力水冷发动机。武器是2门23毫米机炮,2挺7.62毫米机枪。一挺向后射击的12.7毫米机枪。

伊尔2机身重要部位,如发动机和驾驶舱都有5~12毫米厚装甲保护。空中和地面火力一般难以击落。

德国地面的20毫米和37毫米高射炮对她是主要威胁。由于飞行高度低,速度快,88高炮反倒构不成威胁。只有偶尔命中的记录。即使被37高炮击中,一两发炮弹也难以击落伊尔2。

伊尔2外形奇特,被冠以驼背人(巴黎圣母院里的敲钟人)绰号。苏军飞行员昵称伊柳莎。

德国飞行员称伊尔2是“混凝土轰炸机“。

芬兰人叫飞行拖拉机。德国地面部队叫飞行坦克。

伊尔2也曾用来与Ju-87作战。对方的7.92毫米机枪对伊尔2的装甲无效。伊尔2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也被用来攻击德国向地面提供物资的运输机。

苏联飞行员尼尔森-斯蒂芬杨作战239次以上,击沉53艘船,80辆坦克,600辆装甲车,27架飞机。



天明遥遥山海关


相比于当时其他战轰来说相当扛揍,但也不是坦克那种水平。因为发动机的问题,它带不动全身装甲,所以il2的装甲分布其实是这样的:



德军飞行员在大角度射击中经常能看到机枪曳光弹打在il2身上被四处弹飞的轨迹,但一旦动用轴炮,il2身上就开始有洞了,尽管如此一身洞的il2也经常能飞回机场。比如这架:



比比看洞有多大



il-2发明初期在和德国作战时表现不如理想,因为对于其较大的体型来说发动机功率不足,令本机飞行性能不足。

后来加装后座重机枪,升级为IL-2M,强化了装甲并采用群机集中攻击地面目标的战术,才成为当时最成功的攻击机。

所以il2的成功跟整机结构和战术关系比较大,装甲扛不住对面109轴炮跟190机炮,也就是“没题主想象的那么扛揍”。


瞎搞学教授


确实比较抗揍,很少有伊尔-2攻击机被彻底摧毁。

伊尔-2的装甲盆覆盖了发动机和座舱,这种防护在二战的飞机中是很少见的。对于伊尔-2而言,主要的地面防空炮火威胁来自于20毫米和37毫米炮,而75毫米炮或者88炮基本构不成威胁,因为伊尔-2的低空飞行会让这些射击中高空目标的大口径高炮来不及反应。德军常见的Flak30/38型20毫米高炮命中伊尔-2攻击机1-2发常常还不足以致命。相比较而言,37毫米的Flak18/36/37/43型高炮会更有效。至于常见的7.92毫米或13毫米机枪,伊尔-2基本上可以免疫。

这也是为什么德军地面部队叫伊尔-2“飞行坦克”,德国空军叫它“混凝土轰炸机”(Zementbomber),芬兰人叫它“飞行拖拉机”(maatalouskone)。伊尔-2擅长低空飞行,低空本身往往意味着射击窗口变小,让对手命中的概率降低,加上其厚重的装甲,确实比较难啃,当然还没有到无敌的程度。

有意思的是,伊尔-2时不时也参与空战。对上Bf109或者Fw190时,伊尔-2会吃亏但也有击落战斗机的纪录。伊尔-2常常蹂躏德军的Hs126观通机,而其厚重的装甲则让伊尔-2常常喜欢袭击Ju87俯冲轰炸机,因为Ju87上面的7.92毫米机枪奈何不了伊尔-2。至于Ju52运输机、He111轰炸机和Fw200轰炸机,伊尔-2也非常喜欢,斯大林格勒时伊尔-2部队就经常拦截这些没用武装的肥肉。

不过伊尔-2由于厚重的装甲占据了不少重量,导致其只能携带小型炸弹和火箭弹,加上其很低劣的命中率,对地打击效果并不高。此外,伊尔-2的自卫机枪防护也不足,其防弹玻璃只有6毫米,仅能抵御步枪子弹,因此伊尔-2的后座机枪手也是苏军阵亡率最高的单位之一,与牵引式反坦克炮兵相当。


怪蜀黍老囧曾


“伊尔2就是红军的面包和空气”——约瑟夫·斯大林

对于苏联空军而言,东线空战的主旋律,不是如空中华尔兹般优雅的歼击机缠斗,也不是遮天蔽日般的“空中堡垒”战略轰炸,而是伊尔2攻击机们奋不顾身的对地攻击。

作为历史上产量最大的军用飞机,在1941年至1945年那段困难的日子里,伊尔2在四家飞机制造厂共生产过36154架之多,损失接近一万架。她与她的驾驶员们为全人类的自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整场卫国战争中,共有2771名空军人员荣获”苏联英雄“称号,其中来自强击机部队的飞行员共有860人,在空军各兵种中占比最高。

二战中消灭德军战机最多的苏联飞行员,其实并不是来自战斗机部队的伊凡·尼·阔日杜布(战果62架),而是伊尔2强击机飞行员亚历山大·叶菲莫夫。这位活到99岁的苏联元帅,曾经荣获两次金星奖章的传奇英雄,在其战斗生涯中摧毁地面敌机85架,空战中击落敌机7架,是名副其实的“双料”王牌。

也许来自它对手的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几乎每一本东线德军的回忆录中,都会提到苏联强击机那永不停歇的空中打击给他们带来的深刻恐惧。

它的对手敬畏地称其为“黑死神”。

1.伊尔2之父:谢尔盖.伊留申小传

作为伊留申设计局的创始人,谢尔盖·伊留申是苏联最著名的飞机设计师之一,也是苏联最具传奇色彩的设计师。在他漫长的一生中设计过很多优秀的飞机,而其中光芒最耀眼的就是本文的主角——伊尔2攻击机。

谢尔盖·伊留申1894年出生于俄罗斯中部伏尔加河畔村庄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是11个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个。尽管他的父母几乎不识字,却相当重视子女的文化教育,想尽办法为孩子们添置书籍,甚至在家中构建出了一个由杂志和圣经组成的“小图书馆”。伊留申8岁时进入当地初级学校学习,学习了俄语,宗教和数学知识,但是这种好日子仅持续了3年,他就不得不辍学做工帮助家庭维持生计。

1909年9月,为了筹办全俄航空周,圣彼得堡的赛马场被临时改成机场,以举办庆典活动。作为清洁工的伊留申目睹了形形色色的飞行器之后,立刻对航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他的一个学生邻居,也在这段时间教授了他一些数学和物理方面的知识。后来伊留申又回到了家乡给奶业公司当过送货员,之后前往西伯利亚修铁路,最后到塔林当了一名建筑工人。

1914年,一战爆发,伊留申应召入伍成为一名步兵,但因为有文化,很快被调去了指挥机关。幸运的是,正好上级命令选调7个人去学习航空技术。伊留申提出申请,后被派往圣彼得堡的机场工作。因为工作勤恳,吃苦耐劳,从助理技术员一步步升到了主任机械师。

1916年,战局日趋不利,沙俄政府放宽了飞行员培养的身份限制,普通人也有机会进入航校学习了。抓住了机会的伊留申得以选进航校学习,获得了飞行员执照。有趣的是,伊留申本人很少开飞机,后来他的儿子,著名试飞员弗拉基米尔.伊留申(苏霍伊设计局试飞员)曾经透露过他父亲的飞机的确开得不怎么样。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伊留申赞同布尔什维克的政治主张,1918年加入共产党,次年加入空军,作为一名飞行员参加了内战,后来又成为了一名负责修理飞机的工程师。在三年时间里,他边修理红军飞机,边对俘获的白军英国和美国制飞机进行仔细研究。1921年,他领导的航空师调往莫斯科。伊留申前往红军空军工程学院进一步深造,他在学习理论课时感到吃力,尽管付出了努力,大部分科目的考试分数都是“C"。

1923年,学员伊留申设计了自己第一种飞机,是架滑翔机。事实证明他并不是什么天才,他的处女作相当的糟糕,因为平衡上的计算出现了失误,飞机一头砸向了地面。但伊留申并没有心灰意冷,而是去完善自己的作品,后来他设计的另一种滑翔机还参加了在德国举办的国际滑翔机比赛。

1926年完成学业后,伊留申进入空军技术研发部门担任领导职务。在此期间他非常关注全球航空业的发展和红军对飞机的需求,渴望成为一名设计师。1931年调入中央流体动力研究院,1933年前往39飞机制造厂领导中央设计局,伊留申设计局成立。

据同事回忆,伊留申对下属要求严格,处事公平。当时的苏联航空工业刚刚起步,工厂职员和工程师非常的年轻,工人平均年龄只有22岁。不少人在之前的战争中失去了双亲,伊留申在很多方面甚至承担了父亲的职责,他倡导的集体主义氛围让工厂成为了员工们的第二个家。

1935年,伊留申设计局的第一个产品,实验性质的木质机身的TsKB-26轰炸机诞生了。次年试飞员驾驶该机装载500千克货物升到了12819米高度,随后有载货两吨升到了11005米高度,成为了苏联历史上首个航空世界纪录。直到1946年,该记录才被美国飞行员驾驶波音公司的B-29超过。打破纪录的TsKB-26实验轰炸机,伊留申设计局的处女作

1939年10月2日,伟大的伊尔2强击机首飞。1941年2月,该机进行量产,同年6月22日,卫国战争爆发了。

伊留申同期的另一个作品----远程轰炸机伊尔4,在战争爆发了仅仅两个月后,苏联飞行员就驾驶它于1941年8月轰炸了柏林,此前,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多次叫嚣德国首都是最安全的,”东方劣等种族“没有可能威胁到柏林。伊尔4的光临让他们措手不及,颜面尽失,也预示了纳粹德国最后的结局。伊尔4轰炸机,公认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好的中型轰炸机之一

在战争尚未结束的1943年,伊留申设计局就准备进军民用客机领域。在战争胜利后仅仅一年,伊尔-18型客机的研发工作正式启动,这时第一种打入国际市场的苏联客机,也是日后苏联国内运用最广泛的短途客机。1960年,伊留申开始研制一种能载客百人的远程喷气式客机,能直飞莫斯科至纽约的航线,这便是成功的伊尔-62。这种飞机是如此的成功,直到苏联解体仍然俄罗斯总统的座机。伊尔18目前仍有少数飞机服役

1970年,谢尔盖.伊留申退休,1977年2月9日离世,葬于莫斯科新圣女公墓。他曾七次因公荣获斯大林奖金,这是绝无仅有的。他还三次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两次列宁勋章,红旗勋章和红星勋章。伊留申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但他本人十分低调,生前极少谈及自己,也拒绝留下回忆录。他曾经说过:“飞机会代我讲述一切,没什么比这个更好的了。”

——人物介绍部分摘自《空中黑死神传奇》

2.苏联强击机发展历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仍是新生事物的飞机被迅速投入了战场。在战争初期,这些动力不足,略显迟缓的飞行器,起初只是作为一种辅助装备,用来执行侦察任务。很快,就有好事者将枪械和手榴弹戴上了飞机,以便在侦察的同时,可以顺便“招呼”一下对面同行,同时“吓唬”一下敌人阵地上的步兵。随后,专用的战斗飞机开始登场。

对于早期的飞行器而言,对地攻击可不是一项轻松的工作。一战攻击机那孱弱的直射火力和可怜的载弹量,使其即无法有效地压制步兵,也不能摧毁防御工事和车辆,顶多能给对手带来一些心理上的打击。

缓慢的飞行速度加上没有装甲保护的脆弱机体,使得这些原始攻击机生存能力十分低下,甚至连来自步兵的火力都能对它们构成威胁。

一战结束后,战争的经验给了设计人员们一点对于前线支援飞机最初的启示,就是应该把这种飞机设计成一种“多面手”——既能使用强有力的直射火力击毁装甲车辆,也能携带炸弹袭击工事、压制步兵,还要能够执行侦察任务,进行战场通信。在此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类型飞机的发展陷入了僵局,大家都没有什么明确的思路,到底该设计一种什么样的飞机。

1930年,苏联当局决定发展一种带装甲的对地攻击机,委托中央飞机设计局进行设计。设计局十分看重这项任务,将设计师们分成了多个小组,同时设计飞机不同的部分。然而即使投入了巨大的工作热情,在那个年代的航空技术的限制下,仍然无法造出理想中的产品,这个计划最终流产。

迫于对空中支援火力的需求,苏联人决定在波利卡波夫R-5轻型侦察轰炸机的基础上改装出一款可用的对地攻击机。这是一款在30年代生产的飞机, 装备了仿制BMW-VI引擎的米库林M-17S发动机,可以携带250千克炸弹,并且有一前一后两挺机枪的直射火力。

波利卡波夫R-5投弹瞬间

经过十分简单的改装工作后,R-5侦察轰炸机摇身一变,成为一款对地攻击机。改装工作没有花费太多时间,只是在机翼下挂载了两个机枪吊舱,考虑到这种双翼机无法俯冲的问题,设计者将吊舱的角度向下偏转了10至12度。不过由于这种攻击机几乎不能的对目标进行直接瞄准,整体效率十分低下。

R-5攻击机的后续版本还有一种搭载四挺机枪的加强型,它们作为早期的探索者均没有取得成功

1932年,伴随着大纵深战役理论的提出,航空兵们也分配到了不同的任务角色。为了同时打击整个纵深的敌人,远程轰炸机部队负责利用大航程的特点,负责袭击敌方腹地的机场等重要设施,而战术航空兵部队则利用自身快速灵活的特点,在前线为己方提供战场情报和直接火力支援。

正当被视为主要空中打击力量的远程轰炸机部队正在有条不紊的建设时,制造一架属于战术航空兵的专用飞机,仍只是个停留在脑海里的计划。设计师们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苏军指挥官当然希望这是一种集成了装甲、火力、速度,能够同时执行侦察和打击任务的多用途飞机,然而此时苏联的航空技术并不足以支撑这样一种产品。

正当设计战术航空兵的飞机计划一筹莫展的同时,一只苏联代表团前往美国进行采购,其中包括引进美国伏尔梯公司V-11多功能轰炸机的生产许可。V-11轰炸机,是1934年美国伏尔梯飞机公司发展出V-1轻型客机,由于美国民航局不允许单发飞机用于客运,后改为3座攻击机,即伏尔梯V-11。该机采用V-1客机的机翼、起落架、机尾,重新设计半硬壳式机身、纵列座舱,主油箱、炸弹舱,机腹尾部装有向下开启舱门,装有活动机枪1挺,射击员卧姿操纵。可选择机内弹舱或机身外挂架挂载炸弹。左、右两翼外侧每边各装7.62毫米口径固定机枪2挺。该机采用1台1000马力的莱特风冷发动机。

伏尔梯V-11和苏2有着说不清的关系

因为原型是客机的缘故,苏联人评测后发现V-11轰炸机的生存能力堪忧。不过作为能够接触到的西方先进飞机,军方对于该机的性能还是比较满意的。1936年11月25日,斯大林和飞机设计师们在克里姆林宫内齐聚一堂,讨论能不能以参考V-11的一些设计改进设计中的多用途飞机计划。

会议的结果是帕维尔·苏霍伊负责造金属版本的飞机,约瑟夫·莱蒙造木制版本,尼古莱·波利卡波夫造混合结构的。经过评估后,苏霍伊的方案胜出。

(苏霍伊的处女作——苏2轻型轰炸机,伊尔2悲剧的竞争对手)

1936年,苏联志愿军参加西班牙内战,这是一个检验苏联战机性能的好机会,R-5攻击机投入了实战。比想象中的表现还要糟糕,这种半道出家的攻击机在战场上过于脆弱,部队迫切的需要一种更强大的打击机型,一机多用的飞机设计思想开始遭到质疑。1937年12月,苏联军事专家建议研制一种新型的专业攻击机以应对未来可能的入侵。

这个时候,领导着一个设计局,同时任第39飞机制造厂的总设计师,亦在国防工业总局有重要职务的伊留申脑海里也涌现着相似的想法——红军需要一款专业的攻击机,兼具重装甲、高速度和强火力的特点。两个月后,伊留申直接把他的想法写成信件,寄给了斯大林,莫洛托夫和伏罗希洛夫,并抄送给航空工业主管和当时的苏联空军领导人。信中他强调了装备一种由装甲包裹的“飞行坦克”的必要性,提出了具体的项目和建议,并自告奋勇承担研制工作,宣称在1938年11月就可以提交国家测试。这将是一种航程800公里,海平面时速400公里,拥有四挺ShKAS前射机枪和一门ShKAS自卫机枪的飞机,可以携带200至250千克炸弹。

3.伊尔2的武备和初期设计生产工作

伊尔2构想中的装甲防护方式是革命性的,不同与当时其它飞机采取的在表面上铺设装甲板的做法,伊留申选择将装甲植入机身结构,这毫无疑问会增加飞机重量,恶化飞行性能,但它带来的无与伦比的战场生存能力,日后给苏联军方和它的对手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机身上一些其它重要部分也几乎都装甲化了,具体是以邮票大小的装甲板拼接而成,厚度在4至8毫米之间。座舱风挡是用K-4型有机玻璃制成,这是苏联战机首次运用这种材料。伊尔2重要部分都包裹着装甲,几乎可以免疫7.92毫米枪弹的打击

伊尔2最初的项目代号为LT AM-34FRN,含义是“装备米库林AM-34FRN引擎的飞行坦克”。然而AM-34FRM的性能并不令人满意,海平面功率不到1000马力,即使在苏联也属于落伍的型号了。于是伊留申相中了米库林新的AM-35水冷V12发动机,这种发动机起飞功率为1350马力,通常情况下海平面出力为1130马力,在关键性的4500米高度有1200马力动力输出。得益于动力的提升,飞机的正常载弹量达到了400千克,挂在机翼炸弹架下。AM-35引擎同时也是著名的高空战斗机米格3战斗机的动力来源,因为和伊尔2使用相同引擎的原因,悲剧的米格3被迫停产

1939年6月末,第一架原型机完成了制造,然而问题很多,直到10月2号才完成了处女航(此时距离伊留申承诺的日期超出将近一年)。由于在散热环节没有按照航空发动机专家通常的设计,而是搞了自己的一套,整流罩上没有为排焰口留出足够空间导致引擎过热,伊留申认为这是米库林引擎设计的缺陷,而米库林当然认为这是伊留申设计飞机不周导致的事故,两个人咒骂着对方的过失,结果这个问题直到1940年才得到解决,1940年4月原型机完成国家验收工作。

新飞机在综合测试中表现不错,总体得到了较高的评价,作为一种强击机或者短程轰炸机,主要的问题已经解决。飞行员报告新飞机易于操纵,操纵手感和苏霍伊Su-2战术轰炸机类似,军方也比较满意,建议制造一个批次的使用AM-35引擎的新飞机入役进行实验,测试战术性能并总结作战方式。

然而新飞机身上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最大速度、爬升、航程、起降性能都比当初的设计指标要差。此外,作为给高空飞机设计的AM-35引擎也不太适合伊尔2,其增压器的设计对于基本在低空活动的攻击机就是个累赘,很快AM-35的低空版本AM-38出现了,去掉了增压器的该引擎在重量尺寸不变的前提下,起飞功率达到了1625马力。经过其它方面的小修改后,新型伊尔2的各项飞行性能指标得到了不小的提升。在之后的改进工作里,伊尔2换装了功率更大的AM-38F发动机,飞行性能进一步提升。

新引擎在提升了功率的同时,油耗有所增加,可靠性也非常差劲,需要持续不断的改进。此时军方对伊留申设计局施加压力,要求将预想中双座强击机改造成单座型号。尽管很不情愿,但伊留申还是屈从了,为此在原本机枪手的位置安放了一个油箱和12毫米钢板。按照当时的作战理念,保卫强击机的工作是由护航战斗机来负责的,然而对于即将到来的战争中出现的根本性变化,这个改动的结果谁都没能充分预料到。早期型伊尔2飞行员背后的大油箱,由厚度超过一厘米的合金钢装甲板保护

在武备方面,伊尔2最初打算安装的并不是人们耳熟能详的Vya-23机炮,而是相同口径的的MP-6机炮。伊留申对采用弹鼓供弹的MP-6机炮的印象不好,认为其后坐力实在太大,是设计者宣称数字的一倍,在航空人民委员会的压力下,伊留申还是不情愿的将这种尚不成熟的航炮装上了使用AM-38发动机的伊尔2原型机。

当采用弹带供弹的改进型MP-6出现之后,人们将其与Vya-23炮进行了比较实验。两种火炮均表现良好,不过MP-6似乎更胜一筹,苏联政府和党中央下令,要求量产装备MP-6航炮的AM-38版本伊尔2,从1941年5月15日起,生产出来的伊尔2都装备了弹带供弹的MP-6。但之后事情发生了转机,国家委员会经过一番波折之后,认为Vya-23炮性能更为优越,MP-6的生产工艺和可靠性存在缺陷,Vya-23机炮因此起死回生,终究入役。Vya-23航炮是当时苏联威力最大的航炮,备受飞行员的信赖

伊尔2原型机在试飞时也测试过安装威力较小的20毫米ShVAK机炮。由于早期Vya-23生产存在大量问题,不少早期量产的伊尔2采用了两门ShVAK机炮和两门ShKAS机枪的火力配置。起初,ShVAK机炮被布置在ShKAS机枪外侧——这种排列方式遭到了一些专家的诟病,他们认为应将机炮置于内侧,以提高射击精度。

在伊尔2服役过程中,改装各种大口径火炮是对其进行改进的重要部分之一。早在1941年春天,国防委员会就要求伊留申将两门Sh-37大口径机炮安装在伊尔2上,以提供反装甲火力,成为名副其实的“空中坦克”。NS-37版本的伊尔2,其沉重的吊舱影响了飞机的其它性能

NS-37机炮被被布置在远离飞机轴线的位置,对瞄准和射击稳定性不利

有趣的是,当一场接待会议当中,飞行员们风闻要将大口径机炮(这里指Sh-37)搬上飞机时,建言此事大可不必,Vya-23型火炮加上火箭弹对付装甲目标已经够用了。与其安装37毫米炮,还不如多加两挺ShKAS机枪,用来扫荡地方地面部队。同时飞行员们还建议在安装机枪和机炮时,相对于飞机的水平轴线要有一个小的负角度,如此可以赢得时间,在目标爆炸起火时防止飞机被波及。由此可以想象当时伊尔2对地攻击时的高度该有多低。与此同时,飞行员强烈要求生产拥有后座机枪手版本的伊尔2。

1943年3月,装备了新型努德尔曼/苏拉诺夫NS-37机炮的伊尔2进入量产。飞行员认为该机的手感沉重,机动性明显降低,挂载能力下降严重。因为同步机构性能低劣,机炮远离机身轴线,后坐力过大的缘故,飞行员开火时很难瞄准,一轮攻击基本上只能射击1次。和Sh-37机炮相比,新型机炮基本上继承了所有的毛病。飞行员们普遍反映更喜欢Vya-23版本的伊尔2,认为该机用途更广,飞行性能更好,效率更高。

听取了前线的建议后,厂商给NS-37机炮安上了制退器,一线部队也采取步骤,训练飞行员以短点射轰击指定目标,并明确要求装备该机作战时应带弹100发,携带100千克炸弹。以上的举措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飞机的战斗效能,在一些老手手中,装备了NS-37炮的伊尔2成为了对抗德军装甲车辆,甚至“虎”式坦克的利器,干掉普通的机动车辆,火车,弹药库更是不在话下。遗憾的是,由于对飞行员水平要求太高,这种“坦克”版本的伊尔2只生产了不到1200架。

当然NS-37炮并不是伊尔2追求的终点,为了得到更强大的火力以摧毁装甲更严实的目标,苏联人决定制造一种装备45毫米口径航炮的飞机。1943年9月10日一架装备了两门NS-45航炮的伊尔2提交了国家验收,空中射击实验表明,由于后坐力太大,新炮对点目标攻击效果不佳,尽管如此,官方仍然认为这种火炮表现合格。努德尔曼通过安装炮口制退器的方式成功降低了NS-37和NS-45机炮的后坐力,宣称新版本的大口径炮就算是在伊尔2上做单门射击也不会影响精度,不过此时不继续在伊尔2上安装大口径航炮的决定已经做出了,升级版机炮的推出也无济于事了。

有趣的是,为了提升伊尔2的反坦克能力,伊留申并不是一心只想把大口径航炮安在飞机上。他还有一招,反其道而行之,将Vya机炮的口径缩至14.5毫米,这样就可以使用PTRD-41和PTRS-41反坦克步枪使用的弹药。实验表明,新式Vya机炮使用一种新的14.5毫米弹药可在150米距离上击穿50毫米厚的装甲,但该计划最终不了了之。

从左到右:7.62x54mmR(ShKAS),12.7x108mm(UBT),20x99mmR(ShVAK),23x152mm(Vya-23),37x198mm(NS-37),45x185mm(NS-45),这些炮弹或多或少都曾经在伊尔2上得到过使用

刚开始时,伊尔2装备了RO-82型火箭发射轨,可以携带8枚RS-82火箭。到了1942年初,通过实验,人们设法增大了一些单座型伊尔2的火箭携带数,可以挂载14枚RS-132火箭或者8枚RS-82加上8枚RS-132的组合,付出的代价是去掉了炸弹挂架。1942年初一些一些部队对伊尔2进行了改装,并成功运用于实战,在一些部队,人们甚至把火箭携带量提升至不可思议的24枚!

伊尔2正常出击挂载,可以使用机枪、航炮、炸弹和火箭弹进行对地打击

飞行员们对RS-82的评价不高,但对战争中入役的改进型RBS-132火箭弹的穿甲能力和ROFS-132火箭弹的爆炸威力印象深刻,同时RS-82和RS-132的改进版本M-8和M-13也得到了使用,新型火箭弹大大提升了威力。

M-13火箭弹,装药4.9公斤,由RS-132升级而来,同时也是“喀秋莎”火箭炮使用的弹药之一

伊尔2上对付装甲车辆最有效也是最具创意的武器就是PTAB炸弹。这是一种携带1.5千克炸药,自重只有2.5千克的“袖珍炸弹”,采用空心装药设计,足以贯穿当时任何一种德军坦克的顶甲。每架伊尔2的弹舱可以装载100多枚该炸弹,从德军车队头顶低飞过时,可以水平轰炸大约70米长的装甲纵队。PTAB聚能反坦克炸弹,可以贯穿70毫米厚的装甲板

6架伊尔2编队可以在一次攻击中对德国装甲纵队投放近千枚这种袖珍炸弹

“PTAB”是俄语“Antitank Aviation Bomb”的缩写,实际上是一种破甲弹

对于伊尔2的各种武器,苏联英雄切尔卡申评价如下

“.......至于他的武备,其机炮和机枪的精度相当高,火箭弹只有在进行大面积攻击时有效,想用它打坦克极为困难,能打中完全是因为运气好。需要定点清除时,我们会用机炮,Vya型机炮十分出色,它有300枚炮弹。而要对付坦克,那最有效的武器无疑是PTAB型炸弹,那玩意儿太牛了。在每个炸弹挂架上,我们都会挂上128枚这种小型炸弹。想象一下:现在我们发现了一列10辆坦克,6架强击机在他们头顶上,沿着其行进道路进行一轮攻击,第1架飞机将四个挂架下的弹药逐一倾泻,然后是第2架,第3架,第4架......待6架飞机离开现场,你会看到又2到3辆坦克已燃起熊熊大火......这就是我所谓的一次成功的出击。”

此外伊尔2还可以携带FAB-50,FAB-100,FAB-250普通航空炸弹,可以在600至1200米的高度进行俯冲轰炸。弹仓里能安放四枚50或100千克炸弹,或者最多外挂两枚250千克炸弹。

在海军航空兵服役的伊尔2们采用各种武器攻击敌军水面舰艇。其中最有效的攻舰方式是跳弹攻击:伊尔2下降到30米高度,保持400千米/时的速度接近并投下炸弹,炸弹触及水面后会跳起,撞上敌舰侧面爆炸。据海军元帅库兹涅佐夫总结,跳弹攻击的战效果比水平轰炸高大约5倍。不过,采用这种方式对飞行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在极低的高度飞行,还要穿过密集的火网。

1944年5月16日,侦察机发现有敌舰队在芬兰湾活动,包括登陆艇,扫雷舰,和巡逻快艇共15艘。苏军立刻放出了攻击波,由18架佩2轰炸机和20架伊尔2构成,给他们提供掩护的是49架战斗机,另有12架拉5战斗机沿海岸线巡逻以拦截对方战斗机。佩2机群首先从2000米高度对敌舰俯冲轰炸,投下高爆弹和杀伤弹;30秒后,11架伊尔2用机枪,火箭和小型炸弹压制住对方防空火力;接着剩下8架伊尔2实施了跳弹攻击。在这场空袭中,3艘扫雷舰和两艘快艇被击沉,1艘巡逻船被击伤;另有8架Fw-190被击落。而苏方的损失为3架伊尔2和3架雅克9。

伊尔2上还测试过火焰喷射器和迫击炮等奇怪的武器,由于效能太低,仅停留在测试阶段.......

4.以血铸剑,平息“台风”

1941年6月22日凌晨,纳粹德国及其仆从国军队分为三个集团军群,在数千架作战飞机的掩护下,从边境线的各个方向入侵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了。

1941年6月27日,在战争爆发后的第5天,第4突击团的飞行员霍洛巴耶夫大尉和他的战友们开始了第一次实战。这些飞行员从未使用过新型攻击机上的机炮和机关枪,也从未见过悬挂在机翼下方的火箭弹,他们甚至不知道如何投掷炸弹。

道路上到处都是德军行进的部队,他们袭击敌军时,采取以极低空飞行投掷炸弹的方式,几乎不用瞄准就能做到弹无虚发。飞机制造时的质量问题,导致机炮失灵,他们只能采用机枪扫射。由于飞的太低,在德军战斗机发现伊尔机群之前,伊尔2们早已不见了踪影。苏德战场上双方均大量使用骡马运输物资,机械化程度并不如很多人想象中那么高

在遭受了从防空炮到冲锋枪在内的各种地面火力打击之后,所有的飞行员都安全返回了基地。霍洛巴耶夫大尉的飞机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弹孔,装甲损毁严重,机身上满是汽油,整架飞机都已报废。着陆后,他发现机翼上被打出的窟窿大到能足以让他穿过去!有相当数量的伊尔2飞行员曾驾驶受损严重的伊尔2成功返回机场

一周后,也就是7月2日,突击团收到西线指挥官铁木辛哥元帅的褒奖,表彰他们摧毁通往别列津纳流域9个渡口的辉煌战绩。

7月3日天一亮,全团还能运作的全部19架伊尔2全部起飞,突袭博布鲁伊斯克附近的机场,在炸毁多架敌机之后,自身也遭受了惨痛的损失。到了7月中旬,全团56架飞机中,只有10架能继续作战。每架伊尔2几乎只能执行8—9次任务,就会遭受损失。8月,突击团向其它部队移交了最后3架伊尔2强击机,前往后方接受改编,升格第7近卫突击团。

战前,强击机单位装备着过时的波利卡波夫伊-15比斯和伊-153双翼歼击机,经过改装后可以携带炸弹和火箭,执行低空轰炸任务。重甲的伊尔2是苏联空军拥有的第一种专用强击机,战斗效能无疑大大超过半路出家的波利卡波夫双翼机,是红军重整装备的重点型号。按计划,到1941年底,伊尔2将装备11个强击机团,分布在5个前线军区。当纳粹德国6月22日突袭苏联时,直面入侵者的5个军区的强击机部队拥有400架双翼攻击机,只有20架伊尔2在战争爆发时入役,由于缺乏受训的飞行员,其中没有1架进入前线作战序列。此外,战前小规模生产的400架苏2轻型轰炸机也已投入使用。伊153在高加索战役的多山地形中表现出色

相比起伊尔2,苏2轻型轰炸机拥有后座机枪手、加热座舱、大载弹量等优点,还可以执行侦察和炮兵定位任务,其一机多用的特点受到了部队的欢迎。不过在战争初期那一段最混乱的日子里,苏2被作为一种强击机投入使用。缺乏装甲保护的苏2在对地攻击时,很快就蒙受了巨大的损失。1941年底,苏2被勒令停产,以便腾出位置生产更多像伊尔2和佩2这样有效率的战机。

战争初期,轻型轰炸机苏2被作为强击机投入使用,最终和米格3一样被迫停产

更糟糕的是,即使那些装备伊尔2的部队能在德军入侵前部署完毕,能起到多少作用也很难说。国防人民委员会1941年5月31日签发过一份文件,要求对伊尔2进行作战测试,空军研究所在6月20号执行了该项指令,开始编写战术手册,而两天后德国就入侵了苏联,也就是说没有一名飞行员接受过战术训练。老式飞机的战术在伊尔2上根本不适用,无法完全发挥该机的全部威力。伊尔2的各项战术,其实是在战争爆发的第一年,以红军飞行员大量的鲜血和生命做代价,在残酷的实战环境中逐渐摸索发展而来的。

从战前开始,苏联空军的组织架构相当繁杂,强击机部队被分属在各个混成师、作战集群、大本营预备队中,这是一种看上去似乎先进的管理方式,但空军司令部既无法有效调配力量,也不能将主力集中到德军的重点突破地段上。

在战争的头几个月,伊尔2以3—5架的编队规模出击,在15—200米的高度突击目标,以全部武器开火,只攻击一轮。无论在什么高度进入,飞行员基本上都在低空扫射并投掷炸弹,实践证明这种战术是有问题的,低空轰炸不能发挥伊尔2的全部威力,而且此时入役的伊尔2数量不足,和护航战斗机的配合也十分糟糕。

德国士兵站在一架迫降的早期型伊尔2上

1941年9月份,第66强击机团开始运用团长谢格里科夫上校发明的新战术。伊尔2将从600至1000米的高度进行俯冲轰炸,这样就提高了精度,但被防空火力击落的可能性也提高了。这种日后得到广泛运用的战法遭到了方面军航空司令员的警告,这违反了之前下达的作战命令,即在200米高度以下活动。随着作战高度的提高,德国战斗机的威胁也会愈发明显,由于缺乏有效护航和后座机枪手的原因,德国战斗机甚至可以飞到伊尔2后方不到15米的位置,从容不迫的瞄准这种“飞行水泥”相对脆弱的机翼和滑油散热器。伊尔2后座机枪手视角

1941年9月30日,德国人启动了旨在夺取莫斯科的“台风”计划,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莫斯科西边的战线上出现了巨大的缺口,而斯大林一时凑不出足够地面部队去填补这个大窟窿,从空中阻击疯狂的敌人成了唯一的选择。为了抵御空袭,德国人增强了前线轻型炮群的数量,大大强化了各兵团和机械化部队的防空火力。

由于缺乏攻击这些设防如此严密的目标的经验,强击机部队每次行动都要付出巨大的牺牲。在1941年10月迟滞德国人向推进的战斗中,一架伊尔2平均出击8.6次就会被击落。尽管如此,勇敢的红军飞行员们还是坚决迎战,给敌人以重大杀伤。

飞行员和地勤们正在回收一架坠毁的伊尔2上的可用物资

10月3日,第215强击机团的一个伊尔2编队,在6架米格3的掩护下,袭击了德军的机械化行军纵队。苏机投掷了12枚FAB-50炸弹,发射了24支RS-132火箭,消耗了1000发ShVAK炮弹,报告至少摧毁了12台车辆和3个炮群。根据作战日志,队长诺维科夫上尉的飞机在目标区域上空被高射炮命中起火,上尉没有选择跳伞,而是实施了“火焰突击”——驾驶着火的飞机撞向了地面的纳粹德军。在这场身后就是莫斯科的保卫战中,还有很多像这位上尉一样的飞行员。

由于敌人的逼近,1941年10月,伊尔2的生产厂第18厂向东转移。新的工作场所条件十分恶劣,工人们只能在没有取暖设备的露天场所操作。1941年的冬天特别的寒冷,气温常常跌到零下30度左右,工人们不得不在金属板和燃料筒中生火取暖,以至于不被冻僵。此时厂里的员工,特别是熟练技工严重缺乏,只能在当地招募,很多完全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妇女和少年进入工厂。住房不足、食物短缺,工人挣扎在死亡线上,生产飞机的战略物资调配也出现了问题,但是斯大林管不了这些,他向工厂领导人发了一份散发着寒气的电报:

“你们让祖国和红军蒙受了损失,到目前为止你们居然没有量产出伊尔2。现在伊尔2就是红军的面包和空气。申克曼每天仅仅装配1架伊尔2,特列季亚科夫也只生产1到2架米格3。这是拿国家和军队在开玩笑......不要考验政府的耐心,我命令必须生产更多的伊柳辛强击机。这是最后一次警告!斯大林。“

尽管生产工作十分困难,伊尔2强击机还是被源源不断的被送往前线

1941年12月初,筋疲力尽,后勤也到极限的德军在莫斯科郊外被全线阻止住了。尽管几乎就能摘下克林姆林宫尖顶上的红星,但德国人在红军的顽强阻击面前无法前进一步。12月5日,苏联加里宁方面军、西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联手发动了决定性的反攻,中央集团军措手不及,全面转入防御。由于害怕被包围,德军抛弃了大量的装备,紧急向西方溃退。“台风”逐渐平息。

直到1942年7月份,在航空军械试验场进行综合研究后,苏联人总算拿出了提高伊尔2作战效能的战术。空中射击实验表明,在攻击坦克、卡车等小型目标时,以20至30度,在500至700米的距离开火最为有效。在标准情况下需要对目标进行三轮打击,首轮应在300至400米的距离发射火箭,次轮则是在改出俯冲时投掷炸弹,而最后一轮则是在距离目标400米以内时用枪炮扫射。

5.总结教训,不懈改进卫国战争的残酷的实战证明,实战中强击机部队并不能完全指望战斗机的护航,单座型伊尔2遭遇从后方而来的攻击时相当脆弱。从战争初期起,一线飞行员就提出需要后射机枪、后射火箭乃至自卫枪手,就像伊尔2的原型机TsKB-55那样。在一部苏联影视作品里,技术人员端详着一架伊尔2残骸上的“自卫机枪”,然后愤怒的将它扔了出去。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后,恢复自卫机枪手的工作势在必行

早在1942年春季,一线部队已经自己动手给一些单座型的伊尔2加装自卫枪手席。图中的自卫枪手操作的是一挺ShKAS型机枪,从一架斯博2轰炸机上拆下来的

尽管伊尔2的发动机被厚重的装甲包裹着,但液冷发动机的散热系统还是不容易得到良好的保护,而风冷发动机不像液冷发动机那样拥有脆弱的冷却系统,在战场上的生存率要高一些,尤其适合安装在那些常年面对防空炮火的飞机身上。

在战争爆发后的第一个月,伊留申就准备设计一种使用M-82风冷引擎的改进型伊尔2。1942年2月,装备着M-82IR型发动机的伊尔2完成了测试,被认为是一种值得投入生产的飞机。根据前线的要求,第一种版本的双座型伊尔2将会是这种风冷型。在此之前,M-82引擎计划曾装备在苏2的改进型号上。M-82风冷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700马力,功率的增加一定程度上能弥补增重带来的性能损失

1942年4月初,国防委员会撤回了3月28日签发的生产M-82型号的伊尔2的命令,理由是当时AM-38引擎的产能充足,装备AM-38的伊尔2保有量很大,而且拉格3型号的歼击机的升级版已有装备M-82发动机的打算,对M-82的需求量大增。尽管伊留申本人偏爱M-82版本的伊尔2,并且多次试图挽回生产方案,但因为种种原因,风冷型伊尔2后来始终未能变成现实。换装了M-82引擎的拉格3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新飞机就是大名鼎鼎的拉5

眼见M-82版本伊尔2已不可能投产,设计局不得不紧急开始了以AM-38引擎为动力的研发工作,在原本伊尔2的基础上做了尽可能小的改动。后部座舱的装甲和UBT大口径机枪增加了飞机正常的起飞重量,使得飞机性能有一定下降,操控性也不如单座型好,飞机的正常武器载荷下降为300千克炸弹和4枚RS-82火箭,尽管如此,新飞机还是受到了前线飞行员一致的欢迎。

一些伊尔2的机枪手选择拆除装甲和风挡玻璃,以获得更大的射界

伊尔2的后座机枪手除了能保护飞机不被敌机战斗机咬尾之外,在对地攻击上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1944年6月26日,战前作为一名乡村教师的伊尔2后座机枪手亚历山大·基里亚诺夫和战友们出击,空袭塔洛钦附近火车站的德军集结地。在战斗中他打爆了2台弹药车。1944年7月1日,他的伊尔2在白俄罗斯的奥尔沙附近遭到德国战斗机的拦截,但基里亚诺夫操纵机枪顶住了4架敌机3轮攻击。7月29日又在同一地点,他又将数辆敌军运弹车摧毁。1944年8月20日,基里亚诺夫因功获得三级光荣勋章。1944年10月6日,在立陶宛拉塞尼艾附近执行任务时,基里亚诺夫驱逐了数架敌机,并打燃了一个弹药库。10月18日,在东普鲁士用一串精准的子弹干掉了德军一台装甲运兵车。1944年11月2日,基里亚诺夫累计战功赢得了二级光荣勋章。1945年1月14日,基里亚诺夫的伊尔2在东普鲁士蒂申附近卷入战斗,他操纵机枪以高超的技巧压制了对方两处防空阵地。由于他在战斗中表现了大无畏的精神和高超的作战技巧,1945年月19日,基里亚诺夫被授予一级光荣勋章,这样他成为全套光荣勋章的获得者。同日,和他搭档的穆沙·加列耶夫第二次荣获“苏联英雄”称号。这两位搭档在战斗生涯里,他们一同摧毁了数架战斗机、数十辆坦克、车辆以及其他的军事设施。

在伊尔2完成攻击后俯冲拉起时,自卫机枪手可以帮助压制地面的防空火力

而另一位以对付伊尔2而闻名的飞行员——绰号“屠夫杀手”的德空第四号王牌——奥托·基特尔,则很有可能是伊尔2自卫机枪手们创下过的最大战果,他是二战中战死的击坠数最高的飞行员。

作为JG54“绿心联队”的首席王牌,奥托·基特尔拥有全军(也是世界)第4的267架战绩,仅次于JG52的哈特曼、巴尔克霍恩和京特·拉尔。他也是Fw-190的最佳王牌,他的267架战绩中有220架在Fw-190上取得。

........1941年6月30日在Dunaburg附近,基特尔第一次遇上了被德军地面部队称之为“黑死神”的伊尔2强击机。“斯托莫霍克”(伊尔2的外号)的装甲防护非常出色,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取得了很大的战果。伊尔2的标准战术是低空飞越德军阵地或车队等,投掷它所携带的炸弹和用20mm机炮进行扫射。德军战斗机的传统后方攻击法对付伊尔2时基本无用,它的装甲可以抵抗住战斗机的火力。唯一的弱点就是飞机下方的滑油散热器,就像“阿基里斯的脚踵”——一击必杀。基特尔显示出了过人的素质,通过下方攻击击落了2架“黑死神”。随着时间的流逝,他成为对付这种“厚实家伙”的老手,以至于在吃足了伊尔2苦头的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地面部队中,他很快就以“黑死神杀手”而威名远播。

1945年2月14日情人节,奥托·基特尔被伊尔-2 强击机击毙。一位地面上的目击者这样说:“一架IL-2被击中了,但俄国人还是逃走了,拖着火焰消失在本方战线之后……那架Fw-190突然掉在地面上,我不知道是被什么击落的……”奥托·基特尔的Fw-190 A-8“黑色1号”(编号 960282)应该是被一架IL-2击中着火,随即拖着一条烟雾载向了大地。右翼先着地后飞机立即爆炸,他由于高度过低而没有获得任何逃生机会。追逐了许久的猎物突然反咬了猎手,使他的战绩在267这个数字停住了。除了死亡的那一次之外,他从未被击落过……

有意思的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对于战争初期伊尔2缺乏自卫火力而造成的大量损失耿耿于怀,伊留申设计局在战后设计的各种军用飞机大多都安装了火力强大的尾炮。

伊尔76运输机的2门GSh-23L尾炮,由雷达辅助瞄准,在面对强大的电子干扰时已无太大作用1982年首飞的伊尔102原型机仍拥有一门GSh-23L自卫机炮,由专职后座炮手遥控,在苏军新一代强击机的竞争中毫无疑问的败给了苏25。

1942年初,米库林对AM-38发动机进行了升级,这就是AM-38F型发动机(F代表提高、推进之意,新引擎的起飞功率达到了1700马力,最佳工作高度为750米,而原先的AM-38型的数据为1650米,同时发动机的压缩比有所下降,可以使用低辛烷值的燃料。动力的增强使得飞机在满负荷状态下可以带600千克的炸弹和4枚RS-82火箭弹。然而新引擎存在严重的过热问题,直到1943年2月,装备新发动机的伊尔2才全面投入量产。

和单座版伊尔2相比,双座版的后机身重量增加,重心发生了变化,导致飞机静稳定性不足,不便于操控。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伊留申决定增加飞机外翼段的后掠角,明显改变了机翼的形状,同时由于金属铝供应情况的好转,新型机翼外段采用了全金属结构,降低了100千克的重量。1943年末,这种性能进一步得到优化的新型伊尔2投入了量产,被称为伊尔2M-3。

伊尔2M-3型达到了伊尔2系列性能的巅峰,也是生产数量最多的型号,是很多人熟悉的“回旋镖”机翼造型的版本。

6.誓不屈服——绝地反攻

在持续数个月的激战后,1941年11月,俄罗斯的寒冬来临,严酷的环境迫使交战双方逐渐停止了大规模的作战活动。这样到1942年春季前,伊尔2部队的飞行员获得了一段喘息时间。在新的一年里,强击机部队参与的第一场大会战是5月12日西南方面军发起的哈尔科夫战役,苏联方面准备发动一个钳形攻势,以围歼南线德军的重兵集团。

但1942年春的红军还远远没有学会进攻,面对汹汹而来的对手,德国人有条不紊的部署了反制措施。5天内,克莱斯特元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的11个师突破了苏军的防线,随即向西南方面军的左翼席卷。5月19日,德军已冲到西南方面军的后方,23日,巴尔文科沃突出部的苏军被彻底包围了,德军重新夺回部分战略主动权,斯大林格勒会战拉开了序幕。

尽管伊尔2部队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但在8月29日,德军还是打穿了苏联集团军的防线向北扑来,威胁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的后方,迫使苏军放弃了防御阵线,被压缩在东部的内环防线。战况万分危急,苏联空军不得不使出非常手段以化解危机。

1942年9月4日,斯大林格勒,空军第16集团军被投入了战斗。这个未来红军最强大的空军集团军——1945年进攻柏林时拥有各种飞机3188架——此时还是个空架子,全部实力仅为79架伊尔2、42架歼击机和31架轰炸机。而面对的对手,德国第四航空队的作战飞机高达1200架。空战强度极高,几乎每次出动执行任务,伊尔2飞行员们都要和德机格斗一番,无论是人员还是飞机都遭到大放血。

伊尔2的翼载荷为160千克/平方米,这个数值甚至略低于德国战斗机机动性最好的Bf-109F型号

在没有战斗机掩护的情况下,伊尔2从中空发动攻击已无可能。就算是有护航,由于强击机和战斗机之间没有双向无线电通讯,也很难进行有效配合。统计数据表明,在斯大林格勒62%的伊尔2是被敌军战斗机击落的。为了避免成为德国人的靶子,一批最勇敢的飞行员索性和敌机打起了空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在近格斗中,由于转弯半径较小,所以苏联的雅克7B和雅克1战斗机面对德军的梅塞施密特Bf-109E或者F型时并不怎么吃亏。由于大部分时间处于敌方战斗机速度和机动性优势都难以发挥的低空,伊尔2虽然不如雅克战斗机敏捷,但也有机会在水平机动中胜过梅塞施密特战斗机。而当数架伊尔2和敌人战斗机遭遇时,可以使用“剪式机动”来防守,既通过不断的左右滚转的“之”字型飞行,互相掩护尾部并干扰对方的瞄准。

太平洋战场上,面对机动性更好的“零式"战斗机,美国海军飞行员指挥官约翰·萨奇少校曾发明过类似的双机剪刀战术,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8月24日,第807突击团的丹尼洛夫上士击落了1架Bf-109;第二天又干掉了1架Ju-88;8月29日又消灭1架Bf-110。

8月30日,第686突击团最有经验的飞行员之一的中队长科切特科夫和一架给Ju-87护航的Bf-110交手,在己方阵地上空一举将对方击落。三天后,一枚88毫米高射炮炮弹直接命中了科切特科夫的飞机,连人带机都被炸成了碎片,他于1942年11月5日被追授“苏联英雄"称号。伊尔2拥有当时苏联战机中最强的火力,在对付轰炸机和运输机时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0月22日,5架He-111轰炸机试图轰炸一辆载有苏军坦克的军列,但被第945突击团的苏达尔金中士发现,苏达尔金迅速击落了1架He-111,并且迫使其它轰炸机丢弃炸弹逃走。飞机着陆之后,第206强击机师师长斯里夫金上校当场宣布苏达尔金获得晋升。

12月19日,第686和第811突击团的5架伊尔2在返航途中遭遇了8架Bf-109和6架Ju-87组成的编队。在一阵短促的交火后,3架“斯图卡”被摧毁,而苏机全身而退。

在面对“斯图卡”俯冲轰炸机时,伊尔2在速度、机动、火力、防护上均占有优势

由于缺乏歼击机,再加上地面形势危急,高炮部队都被调取阻挡步步紧逼的德国坦克了,在斯大林格勒防御战的最后阶段,伊尔2还承担了拦截德军轰炸机和运输机的任务。对于德国人来说,苏联空军将主要重心对准他们的运输机可谓是致命的杀招。

据各空军集团军和顿河及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报告,在两个月的战斗中,他们毁伤各类运输机和轰炸机1057架,其中有467架是在往返围城上空时被击落的,伊尔2强击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苏联空军的封锁下,包围圈内的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每天平均只能获得80吨左右的物资,而需求底线是600吨。

拥有强大直射火力和厚重装甲的伊尔2尤其适合扫荡机场的工作

1943年1月9日,一场堪称航空攻击典范的机场攻击被记录在了史册。在第236歼击机的7架雅克1战斗机的护航下,巴赫金大尉率领7架伊尔2突袭了萨利斯克机场——德军最主要的空运基地。据侦察机报告,这里停放了各种型号的飞机共150架。

在苦等了一个月之后,第622突击团的伊尔2飞行员终于等到了为牺牲的同志们复仇的机会。强击机们从云层中冲出,从11点08分到11点23分的15分钟里,一共投掷了26枚FAB-100炸弹、发射了56支RS-82火箭、消耗了1700发航炮炮弹和4000发机枪子弹,机场上到处都是燃烧的飞机残骸。在足足吃了一轮炸弹后,德国高炮才回过神来,开始射击。

在返航过程中,机队遭遇了德军战斗机的拦截,护航战斗机击落了一架前来纠缠的Bf-109,而伊尔2的自卫机枪手则击落了另外两架。苏军此次行动共损失4架飞机——两架伊尔2被防空炮火打了下去,两架雅克1在空战中被击落。

事后苏军派出侦察机航拍了机场,据照片判断,萨利克斯机场共有72架Ju-52/53运输机被击毁击伤!这个成绩过于惊人,即使是和战时飞行员高估战果得出的平均效能相比较,巴赫金大尉负责指挥的本次行动效率也超出太多了。

1943年2月2日,包围圈内的剩余德军全部被消灭,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了。在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的226和228强击机师分别升格为近卫第1和近卫第2强击机师,以表彰他们在战斗中的英勇无畏。

7.激战库尔斯克

  • 出师不利

1943年夏天的库尔斯克,德国人试图夺回即将失去的主动权,计划展开大规模进攻,用闪电战包围并消灭苏联军队。德军集结了坦克、飞机和大炮的强大火力,形成联合攻势,任何军队都很难抵御。德军的第4和第6航空队负责实施空中打击,共有飞机1800余架,约占德军整个东线飞机数量的80%,而苏军共有2800架飞机,约占苏军总数的33%。在这次前所未有的巨大攻势开始前,第7近卫突击团团长霍洛巴耶夫少校告诫年轻的飞行员们:

1941年我们一直在学习如何飞行,如何将炸弹投到前线,现在你们已经飞过多种阵型,也进行了射击训练。你们在伊尔机型上的飞行小时完全够用,绝对不能让敌人猜到你是一个年轻的飞行员,他们可看不到你们的胸牌或身份证件,尽管大胆攻击,狠狠地打!这样敌人便会猜想,那是一个经验丰富的飞行员。

库尔斯克会战创下了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和最大规模单日空战的记录,交战双方都投入了最精锐的装备。

尽管战争的状况相比一年前有了好转——苏军飞行员的训练水平有了提高,改进过的伊尔2也已投入了使用,同时护航部队的新型战斗机的性能也令人鼓舞,但是对手德国空军仍然是一只不容小觑的力量,甚至变得比以前更加危险。在谋划库尔斯克战役时,德国人注意到了苏联空军在基于地面指挥的C3系统(指令、控制和通信)系统上存在很大缺陷,一旦受到干扰,苏军地面和空中部队之间的通信联络能力就会大大下降,将无法做出迅速反应。然而这一幕在实战中也确实发生了,苏军指挥部无法及时的了解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形势,德军得以在狭窄的地段集中了大批机动打击力量并辅以空中支援,如此,主动权落在了德国人手里。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大量德国版的“伊尔2”投入了使用——早在战前就开始了研发工作的亨舍尔Hs-129装甲强击机。

地勤人员正在给Hs129B-2弹仓装填100发的30mm炮弹弹链 ,使用钨芯穿甲弹的MK-103机炮的强大威力足以击穿T-34坦克。

7月5日,就在战争打响的第一天,苏军各空军集团军在德军的打击下,对战局的掌控出现了问题。中队规模的伊尔2编队在面对庞大的德国装甲集群时威力有限,很容易成为大批出现的德国战斗机和密集高射火力的牺牲品。而苏联护航战斗机的表现也差强人意,和以往一样,他们往往迷恋于和对方拦截战斗机分个高低,而把护航任务抛到脑后。以上综合使得伊尔2部队死伤累累,而苏联陆军也无法得到及时的支援。

吸取了战争头两天的经验教训之后,苏联空军司令部很快就改变了战术,近距支援(CAS)被放到了首要位置。为了集中打击力量,之前那种小编队强击机辅以战斗机护航、花费数小时对多处目标进行攻击的方法遭到了摒弃,取而代之的是以团级规模出动伊尔2,并伴随大量护航战斗机掩护,集中精力打击敌军推进方向上的目标。

  • 天降火雨

早在7月5日当天,德军车队就遭遇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新式武器的攻击,幸存者报告称,苏联人的攻击机袭击了整个装甲纵队,剧烈的爆炸声此起彼伏,他自己的坦克也被击中起火,只得弃车逃跑。等待烟尘散去之后,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番可怕的景象:车队里的半数坦克冒着滚滚浓烟,显然已经报废,地面上密布着无数细小的弹坑,仿佛一瞬间之内遭受了一个炮兵团的打击,此时苏军的强击机还在头顶上盘旋,并用枪炮向幸存者扫射......这一切仿佛让德国装甲兵置身于地狱一样。

在库尔斯克会战之中,伊尔2的新型反坦克武器开始投入使用:37毫米的NS-37大口径机炮和PTAB-2.5-1.5炸弹。前者可以敲掉对手的轻型和中型坦克,包括希特勒寄予厚望的豹式坦克;而后者能击穿70毫米厚的装甲,对任何一种德军装甲车辆都有杀伤作用。伊尔2一次能携带280枚这种小型的反坦克炸弹,这样即使对方整形松散,也能保持一定的命中概率。在单机投掷的情况下,其杀伤面积可覆盖间隔60—75米的2—3辆坦克。各种规格的PTAB炸弹,这是一种结构简单易于生产的武器

据机组成员汇报,PTAB炸弹的直接命中可以让坦克和车辆着火,并迫使敌人为免遭后续的空袭而离开公路。而飞行员宣传的炸弹的杀伤效果之大,经常遭到上级的质疑。因为强击机飞行员通常是无法目视其投下的炸弹命中目标的,他们只能通过一些间接的证据来证明杀伤数字,而且他们投掷的重型炸弹会带来浓密的烟尘或者剧烈的爆炸,使得战果更加的可疑。

因为存在这种疑虑,一些师里的参谋军官和团长亲自上阵,观察确认战绩,集团军指挥部也派出工作组去进行验证工作。7月8日,第617强击机团团长洛莫夫采夫少校率领6架伊尔2前往波克洛夫卡附近袭击敌人的装甲部队。在首轮轰炸中,伊尔2在600—800米高度投掷了PTAB炸弹;随后他们下降到150—200米低空又对目标扫射了一番。等离去时,机组成员观测到4次剧烈的爆炸,15辆坦克起火燃烧。相比NS-37这类大口径航炮,PTAB炸弹使用起来简单得多,即使是上任不久的新手也能对敌方地面部队造成致命威胁

在经过了一系列任务的验证之后,中高级指挥官和参谋们目睹了新武器的破坏力,遂向集团军指挥所汇报“敌方的损失数字是真实的,飞行员的报告是可信的”。7月12日一份提交给苏联空军总参谋部的文件称述:

“1943年7月11日,沃洛热伊金将军向斯大林统计发出密电,汇报部署在255.1高地的我军部队目击6架伊尔2空袭了16辆德军的虎式坦克,打着了其中的6辆。7月10日,在卡沙雷以东的山上集结的大批敌装甲部队遭到了我军强击机的精准轰炸,30辆坦克被毁,15辆起火,剩下的敌人四散奔逃,向北溃退。”

前来评估的特别委员会指出,这些装甲车辆大多在转移途中和燃料加注站遇袭,或者是从后方调来的,德方很有可能已将其中的一些运走修复。他们给出结论:“事实上,被PTAB炸弹毁伤的敌坦克和自行火炮的数量可能要高得多。"起初PTAB炸弹只配发给伊尔2强击机专门使用,后来推广给其他型号的作战飞机。图为一架抛撒PTAB炸弹的雅克9B战斗机。

PTAB炸弹的威力后来以另外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得到了证实,一个苏军坦克连在布良斯克方面军下辖的第380步兵师进攻地段投入战斗,结果在下马斯沃村附近遭到伊尔2误伤,其中一辆被PTAB炸弹命中的T-34坦克被炸的四分五裂,调查组报告坦克附近有7个弹坑,一些PTAB炸弹的碎片还在燃烧,同时在同一战场遭到强击机攻击的两辆虎式坦克也是同一下场。被PTAB毁伤的虎式坦克

和大名鼎鼎的PTAB相比,另一种与之原理相似的武器却没有多少人知道,但它同样给德军带来了恐怖的体验,这就是AZh-2型燃烧弹。这是一种圆球形的燃烧弹,和之前苏联在侵略芬兰时使用的“Ampulomet”反坦克榴弹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它原本是一种不成功的应急反坦克武器,但在把它们装到了飞机上之后却产生了意外的效果。上图为伊尔2携带的各种航弹的尺寸对比,最下方为AZh-2型燃烧弹

在面对敌人的轻型装甲车辆和防空部队时,AZh-2燃烧弹可谓是一种为它们量身定做的武器,第299强击机师的谢尔比纳在向上级汇报时指出,第218强击机团的8架伊尔2在斯拉维斯基上尉的率领下,用这种弹药攻击了日扎维兹附近的敌军机动车辆、高射炮和坦克,“战果惊人”。

谢尔比纳写道,当两架伊尔2对敌防空阵地投下AZh-2型炸弹后,"我目睹了多处爆炸,火焰鲜红,在20秒后,整个目标区域被浓厚的白烟笼罩,投掷的燃烧弹杀死了高炮炮手,以至敌人在日扎维兹附件的防空火力变得明显稀疏了”。

PTAB和AZh-2炸弹的使用达成了战术突然性,在库尔斯克会战开始前苏军对新装备的保密措施做得十分严格彻底,这些陌生的死亡火雨沉重的打击了对手的士气。从库尔斯克会战开始,战争前两年苏联装甲兵面对空袭的苦涩体验,现在被加倍偿还给德军装甲部队了:任何行动犹豫或者反应迟缓,都会付出血的代价。第48装甲军参谋长范梅仑廷将军后来回忆道:

大批的坦克成了俄国攻击机的美餐。尽管德国空军占据空中优势,但俄国飞行员在战役中的作用不可估量。

尽管被突然出现的可怕俄国航弹弄得手忙脚乱,但德军的装甲单位很快采用疏散阵型加以应对,如此恶化了指挥和控制效率,也对部队部署、集中和协同带来了不利影响。不过此举该是颇为有效,明显降低了伊尔2投掷的PTAB炸弹的杀伤力。尽管如此,在采用了新武器之后,强击机部队的作战效能较之以往使用传统高爆弹和杀伤弹提升明显。

  • 深入敌后

8月3日,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向哈尔科夫发动进攻,24小时之后,苏联空军就开始袭扰敌人的补给线,他们的目标主要是攻击德军后方地区的道路和铁路枢纽,在攻势的前三天,第3混成航空军下属的290强击机师是唯一投入战斗的伊尔2单位,他们取得了赫赫战果。

8月4日,两个伊尔2编队(各6架)攻击了从哈尔科夫至别尔哥罗德的敌军,空袭了铁路枢纽站的德国军列,每个编队都干掉了30—40节货物车,另有两个火车头和一些平板车厢。这些战绩得到了护航战斗机和负责侦察这一带情况的红军侦察机的确认。

8月6日,6架第775强击机团的伊尔2在西庇尔金少尉的带领下前往塔拉诺夫卡—特洛伊查季附近的铁路猎杀火车。他们顺利的找到了猎物,随后红军飞行员表现出了极高的技战术水平:仅仅一轮攻击,他们就打爆了火车头、4节燃料运输车,还炸掉了一节满载车辆的平板车厢!其他车皮也在后续的攻击中被摧毁,整列火车最终变成了熊熊燃烧的铁骷髅。与其和精锐的德国作战部队硬碰硬,打击敌人的脆弱的后勤保障往往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第二天,第290强击机师的飞行员执行了88次战斗任务,消灭了3列运兵车、1辆机车、5台装甲车、12辆大卡车和大约125台机动车辆。在空袭梅切比罗夫卡—格罗霍夫卡公路上敌装甲部队和机械化步兵的战斗中,带队的斯托利亚洛夫少校的伊尔2被高射炮打伤,只得在2公里外紧急着陆。见情况危急,第775强击机团的马斯连尼科夫少尉立即驾机降落,准备将战友接走。由于少尉开的伊尔2仍然是一架老式的单座型号,于是他把驾驶员的位置让给了经验更丰富的斯托利亚洛夫少校,自己和少校的自卫机枪手一起蜷缩到伊尔2后机身的狭小空间里。由于表现勇敢,马斯连尼科夫少尉随后被提升为上尉,并赢得了红旗勋章。

在库尔斯克地域挡住了敌人之后,苏方发动了逆袭,期间空军部队战果累累。以空军第17集团军的强击机部队为例,他们共出动了966个架次,上报打掉了10台机车、170节载货车厢和526台机动车辆,另有6个弹药库和燃料库。

尽管损失惨重,但红军最终赢得了库尔斯克和奥廖尔突出部之战的胜利,随后他们转入进攻,解放了乌克兰东岸,冲向第聂伯河并在其右岸建立了牢固的立足点

8.攻势如潮

  • 解放家乡

在乌克兰消耗了大量德军有生力量后,斯大林把眼光转向了中路的白俄罗斯,盘踞在那里的强大的中央集团军群成了下一个目标,他们自始至终没有想到苏军会直接对他们发动进攻。1944年夏天,著名的巴格拉季昂行动即将拉开序幕。

根据最高统帅部的计划,红军准备在中央集团军群防线的6个地段同时突破。参战的苏军航空部队包括空军第3集团军、第1集团军、第4集团军和第16集团军,而空军第6集团军将在战役的第二阶段投入使用。共有15个强击机师——包括3个近卫师(第一、第二和第三近卫强击机师)和6个立强击机团参加此次攻势,他们装备的伊尔2超过2000架。巴格拉季昂行动让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尝到了当年巴巴罗萨行动带给苏军的苦涩

经过了3年以战代练,大浪淘沙的时光,苏联空军早已不是战争之初那支外强中干的力量,此时无论是在规模还是质量上,都已迎头赶上了它的德国对手。伊尔2飞行员的技战术水平和战争初期早已不能同日而语,同时护航战斗机部队实力的增强,使得强击机的生存率大大提高,平均每执行六七十次战斗才会遭到损失。

1944年6月23日夜,第七近卫突击团做好了战斗准备,黎明已经临近,全体指战员在指挥中心列队集合。突击团的成员已经更换了3次,在白俄罗斯打响战斗第一枪的飞行员早已阵亡,团长霍洛巴耶夫中校也已升迁调走。全体官兵立正站好,为庆祝最后的总攻举行升旗仪式,这面军旗将在所有战士的目光之下,飘扬在山岗上。在升旗仪式上,新任团长发表了讲话:

这面旗帜浸染着同志们在战斗中抛洒的鲜血,早在战争初期,他们就在这里浴血奋战,现在,他们的接班人已经整装待发。你们的光荣使命就是扫清残留在白俄罗斯境内的一切纳粹侵略军,并将其彻底消灭在他们的巢穴,向胜利进军!

第7近卫突击团的飞行员们夺回了自己最初的营地

为了进一步加强空地协调,航空师指挥员们进入陆军设置的各观察站,直接指挥对地攻击。空军代表也被配属到地面的一线部队,随时向天上的机组成员提供目标信息。

军政委卡列夫上校提交的作战报告这样描述了伊尔2部队的作用:

航空部队对我军的近距支援非常成功,6月26日,强击机机群和歼击机的空中的掩护从未间断,敌人在空袭中损失惨重。我们军以往也在其它战线打过仗,但空地协同如此完美,之前从来未有过。

6天后,一个专门委员会前来评定第7近卫突击团所在的第230强击机师的行动效率,统计结果显示,强击机在1天内,就摧毁了100多辆军车、6辆坦克以及约20门大炮。由于交通不畅,一路上都是德国人遗弃的军事装备。

第65步兵师师长约西姆·因泽尔少将在明斯克以东的地区被俘,他供述道:

在苏军的此次胜利中,空军起到了最为重要的作用,强击机是非常有效的作战工具,正是它破坏了我们撤退到新防线的计划。他们在空战占据绝对优势,我们指挥部对此无能为力。

面对摄影师的镜头,年轻的德国士兵露出了苦涩的笑容,此时无论是在东线还是西线,纳粹德国的败局已定

7月2日被俘、隶属第677铁路营3连的掷弹兵弗里德里克·阿尔弗雷德供认:

原本在奥尔沙至明斯克的高速公路上行驶的的德国车队转到南边的莫吉廖夫至明斯克的道路实施撤退,却在林径路上遭到苏联强击机的凶狠打击,死伤惨重。由于车辆是按照2至3列纵队密集行驶,结果在空袭下有接近六成被毁。我所在的车队就损失过半。我们撤退的路上满是被毁机动车和马车的残骸,还有士兵和马匹的尸体,这一切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士气。每当苏机临空,所有军人都弃车逃往树林里寻求庇护。一些车辆试图夺路而逃,最后全挤在一块,造成严重的交通堵塞。”

7月28日,近卫第2强击机师和第299强击机的伊尔2在歼击机的护卫之下,扫荡了被困在包围圈里的敌人。当时德国人有一支庞大的行军纵队正前往亚努夫—波德里亚斯基,包括载重卡车、马拉货车、火炮和步兵,结果领头的部队成了苏机的第一轮空袭的牺牲品,每个伊尔2编队都俯冲过场了5—8次,先投掷炸弹然后再用枪炮扫射。由于德国战斗机始终没有出现,找不到对手的苏联战斗机干脆也投入到了扫射地面敌军的任务中。被炸得狼狈不堪的德国车队被迫停了下来,很多汽车驶离了公路,驾驶员逃向了树林或城郊。另有不少车辆被仓皇失措的司机们开进了壕沟里,造成事故不说,还引来了更多苏联飞机。当天苏机的总战绩达到汽车600台以上、马车500辆以上、大炮30余门。德军的损失还包括1000多名士兵和约900匹马。

8月19日,国防人民委员会论功行赏,第299强击机师升格为近卫第11强击机师。

  • 横扫东欧

1944年夏秋,东线各处炮火连天,德国人在各个方向都吃了大亏:盘踞在白俄罗斯的中央集团军群几乎全军覆没,北方集团军群面对波罗的海诸方面军和列宁格勒方面军的进攻连连败退,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原南方集团军群)也在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中被打得一败涂地。如此给红军在东线最南翼的突击创造了有利条件。

8月20日19时,苏军部队抵达斯尔卡、多罗什卡尼、库库特尼和乌里卡尼,而朝更南方包抄的坦克第6集团军杀出一条血路。仗只打了半天,第27集团军和坦克第6集团军已经在敌军防线上打开了两个进攻通道,夺去了波杜尔—约哈阿依的敌防御支撑点。伊尔2部队的有力支援是苏军顺利达成突破的关键因素。一名被俘的德军军官陈述:

等俄军炮火准备完毕,我想我们可以恢复阵地并对其步兵和坦克进行反击,不料敌机已经凌空,让我们没法得手,只能放弃装备撤离。攻击机的空袭从未停止,实在是太可怕了。

根据其他战俘的说法,8月20日的炮火准备和空袭让一线阵地的近一半部队化为乌有,军官的阵亡比例还要更高。一名被抓获的德国第76步兵师的军官供认,在战役的第1天,该师就损失了80%的军官。

8月24日,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停止了抵抗,同一天罗马尼亚对德宣战。3天后,被围在普鲁特河以东的德军被消灭。一些设法从胡西西南渡过普鲁特河的德军在29日也被红军击溃。如此,德国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主力基本全被打垮。22个德国师和几乎全部的罗马尼亚师被歼,纳粹德国东线的南翼坍塌了。

由于第2强击机军在罗马尼亚战役中的出色表现,10月27日,根据国防人民委员会命令,该军被升格为近卫第3强击机军。第231强击机师升格为近卫第12强击机师。他们也是伟大的卫国战争最后荣获近卫军称号的强击机部队。

9.飞得更高

  • 装甲战斗机计划

在1941年年底至1942年的冬天,伊尔2执行了很多攻击德国运输机的任务,当德国空军的Ju-52运输机向德米杨斯克包围圈内的德国军队运输补给时,伊尔2成了他们面对的最凶狠的阻截者之一。在空战格斗中,伊尔2虽然打不过德国的Bf-109和Fw-190这类灵活的战斗机,但若是遭遇对方那些行动迟缓且不那么先进的机型时,那么伊尔2还是很有机会的,在和德国人的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遭遇时,它装备的7.92毫米机枪只能给重甲的伊尔2挠痒痒。

根据以上的战斗经验,国防委员会认为有必要生产一种伊尔2的战斗机型号作为一种“轰炸机杀手”。伊留申去掉了伊尔2的两挺ShKAS机枪、火箭发射轨和炸弹挂架,加强了机翼结构。新的飞机接受了国家验收,被称为伊尔2I型战斗机,但苏联空军司令部并不看好这种飞机,认为其飞行性能的提升并不能让人满意,投产工作迟迟没有进行。

和伊尔2I项目同时进行的还有全新的伊尔1装甲歼击机计划,此时米库林2000马力级别的AM-42型水冷发动机已经投入生产,用这种全新动力生产出一种快速灵活的伊尔战斗机似乎很有希望。伊留申此时心里早有别的打算:他对装甲战斗机的理念一直抱有怀疑态度,坚信前线需要的是一种高速而灵活的强击机。这时与其说他在搞一种战斗机,不如说是在为未来更快更强的强击机做准备。

伊尔1战斗机采用了全新的动力:米库林AM-42型水冷引擎,起飞功率为2000马力;拥有金属机翼和尾翼,前部和中部的机身也是金属材料,后机身仍是木制的。相对伊尔2I的单位功率更大:机翼面积小了,翼载荷也有所提高。新型机翼的相对厚度也做了变动,机翼气动特性也有所变化。线条圆润简洁的伊尔1装甲歼击机

飞机座舱盖为水滴形,位于前机身的水冷系统和润滑油散热器都受到了装甲的保护,生存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两个进气口设在翼根,引擎周围有空气流导管。冷却空气通过散热器后,从装甲板之间以铰链控制。总之,机身轮廓相对伊尔2更符合流线型。

伊尔1的另一个创新之处是在于关键部位安装了两层各8毫米厚的间隙装甲板。不仅能挡住机枪子弹的伤害,也降低了来自敌机20毫米机炮的伤害。根据设计局的传统,装甲板直接并入了机身主结构之中。

1944年5月19日,试飞员弗拉基米尔·科基纳基驾驶伊尔1单座型战斗机首次升空。在厂商的测试中,该机在3260米达到了最大时速:580千米,这已经赶上了雅克7B战斗机。在4000米以下的任何高度,其速度都非常接近德军的Fw-190A和Bf-109G。据科基纳基总结,伊尔1能轻松完成所有空中机动,手感柔和。在高度1000米时完成一次360度盘旋仅用时20秒,而Bf-109G2要22秒。和伊尔1有相似之处的德国空军Fw-190F8

然而这时已是1944年中期,苏联空军已经夺取了战场的制空权,装备这种强调防御性能的战斗机已经没有必要了,但这种高速度、机动性优良的飞机,很快摇身一变,成为了真正的作战力量。

  • 伊尔10袭来

在伊尔1装甲战斗机的基础上,伊留申开始发展一种高速、机动性优良的双座装甲强击机,和单座型的伊尔1不同,这种双座型号的强击机是全金属的。

在早期,该机型的前向火力定为两门11P-37型37毫米大口径航炮和两门ShVAK机炮,不过随着设计工作的进行,其武器配置降格为和伊尔2相同的水平,既两门Vya-23机炮和ShKAS机枪。和伊尔2类似,其正常可挂400千克炸弹,满载时可挂600千克。自卫火力准备升级为Sh-20毫米机炮,并给自卫机枪手设计了炮塔,但由于可靠性问题,最终到生产型时改成了UBK机枪。伊尔10流线型的引擎罩线条十分优美,良好的气动外形和强劲的动力使得它甚至能和德国战斗机一较高下

1944年3月,双座型伊尔1的原型机在古比雪夫飞机制造厂下线,新的飞机被命名为伊尔10强击机,5月13日,伊尔10被发往苏联空军科学研究所进行验收工作。在起飞重量6335千克时,伊尔10的海平面最高速度为507千米/时,在2800米最高速度为551千米/时,这比后期型伊尔2快了差不多150千米/时。试飞员阿列克谢·多尔戈夫中校对飞机的稳定性、飞行性能和操作手感赞赏有加,同时指出驾驶过伊尔2的飞行员改飞伊尔10没有任何问题。

和伊尔10存在竞争关系的还有伊留申的伊尔8和苏霍伊的苏6,前者可视为采用AM-42引擎的放大版伊尔2,能携带更多的炸弹。而苏6强击机的改进版本的很多性能相比伊尔10要更加优越,得到了试飞员的肯定,但是与其投入大量精力生产这样一种全新的攻击机,斯大林更青睐便于大量投产的伊尔10。苏6强击机吸取了伊尔2优秀的设计经验,在性能超越了伊尔2,不过对于苏联红军来讲,数量就是最重要的质量

新型强击机的生产工作始于1944年8月,在生产的初期,和前辈伊尔2一样,机身和发动机上的各种各样的隐患开始暴露出来,生产速度只能减缓,边生产边改进解决问题。截至1945年5月1日,共有785架伊尔10交付了苏联空军。1945年4月15日,伊尔10和其前辈:伊尔2一起,为粉碎纳粹德国做出了贡献。战后服役的伊尔10M型,采用4门NR-23型机炮取代了Vya-23机炮,同时采用了类似战斗机的机翼文革时期我国改装的伊尔10,设计之初用于打击重要人员的专列,后来因政治原因下马

10.飞向柏林

苏联红军在1944年春夏之交的辉煌胜利已经使得战争的胜负已成定局。由于苏联战斗机部队已取得制空权,伊尔2强击机在战争末期的作战效率大大提升,在战区上空获得了充分的行动自由。伊尔2的生存率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1941年末,平均执行10次任务就会有一架损失,1943年这个数字上升到26次,而到了1944至1945年间,平均85—96个战斗架次才会有一架伊尔2遭受损失。在德国空军濒临崩溃的前夕,不少伊尔2机群选择在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执行任务,甚至有机组在一些高强度的任务中将自卫机枪移除,以加载弹量。

1945年4月25日,两个伊尔2机群协助一支坦克部队进攻柏林的坦佩尔霍夫机场,他们的任务不仅是消灭守军,还必须完整的夺取这一空军基地方便自己使用。战斗中,9架伊尔2直接降落到跑道上,以机尾朝向机场控制楼,自卫机枪手操作机枪开火压制敌人,与此同时,地面部队也冲了进来。另有一些机场,如舍纳费尔德机场,也被红军用类似办法拿下。

柏林上空的伊尔2机群,图中25号机上的标语意为“复仇”

1945年4月9日,换装完成的第571和第118强击机团带着他们的伊尔10抵达前线,很快他们就展现出惊人的作战效率。有趣的是,在前线短暂的战斗间隙,近卫第108强击机团团长托皮林中校也不忘给他的部下加练,以提高伊尔10对地攻击时的效率。此外,该团还进行了一些空战战术培训。在团长的牵线下,驻扎在附近的近卫第5歼击机团被拉来做假想敌,他们派出了著名的王牌飞行员,当时已有37个战绩在身的“苏联英雄”获得者波普科夫大尉,操纵一架拉5FN战斗机迎战。模拟战在中低空进行,双方驾机连续进行了多个剧烈的空战机动,波普科夫的拉5FN到底是战斗机,技高一筹,几个回合后就在伊尔10后方占据了攻击位置(但自卫机枪手的照相枪也数次将拉5FN捕获)。着陆后波普科夫评价道,这是一种很棒的强击机,足以和拉沃切金歼击机抗衡。

当伊留申得知一些强击机飞行员把伊尔10当战斗机来飞时,他对后续的结果十分关心。伊留申认为,伊尔10并不擅长空战机动,更应做好强击机的本职工作。不过在战争结束的前一天,1945年5月8日,第108近卫强击机团的中队长奥德诺科夫大尉的机组一举击落两架Bf-109。在及时注意到德国战斗机向他俯冲而来时,大尉突然收油门减速使得德国战斗机冲前,然后迅速将敌机套入准星,用机炮将对手打成了一团火球。而与此同时,自卫机枪手阿韦尔科夫则开火将另一架德机击落。从战争之初的一溃千里到战争末期征服柏林,伊尔2强击机打满了整场卫国战争,为欧洲战场的最终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45年5月9日晚,第7近卫突击团的飞行员被枪炮声惊醒,很多人急忙起来,抄起武器,被包围的德军还在试图向西突破,不时袭击机场,但是这些炮弹都是向天空中的,这是士兵为了庆祝战争的胜利而鸣枪庆贺。从1941年6月27日到1945年5月9日,这个团的飞行员和他们的伊尔2一起,用自己的勇气和生命赢得了这场伟大战争最后的胜利。

事实证明,苏联空军吸取了战争初期的惨重教训,克服了相对落后的技术水平,创造出了世界领先水平的军事装备。在最终夺取了制空权之后,苏联空军的强击机们成为了地面部队可靠的支援力量。如今伊尔2坐落在各个独联体国家城市的广场上,这些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要贡献的老兵,现在已经成为了新的图腾,受到它的人民们的敬仰。


南疆号手


毛子的东西向来以皮实抗揍而闻名,苏27断了尾翼还能飞回基地修理。毛子的东西虽然皮实但质量差,自己掉下来的远比被揍下来的多


用户61245769526


德国的20炮多为薄壳弹,高爆对于il2来说要持续命中才行,但是换成190来收拾il2就很容易


FLYTANK


伊尔-2黑死神,著名的强击机,坦克杀手,他本身带装甲,加上大口径机炮,成德国坦克的恶梦。


沙漠之狐27149332857


謝邀!二战中外号所称的飞行坦克,在实战中,它的火力非常强大,又有攻击性和抗毁性。这就证明了传说中的一种最抗揍的坦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