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抓風口快速“增肥” 廣發系債基規模激增196.29%

剛剛過去的2018年,公募基金的業績及規模敗退都是因為股票,而規模的增長則主要靠債券型基金。《號外財經》發現,在發現債基風口方面,廣發基金做的最為極致,一年之內,債基規模規模竟然激增近2倍。

統計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公募基金剔除貨幣基金和短期理財債基的總規模為4.83萬億元。其中,債券基金規模大增8858億元,成為推動公募基金規模增長的主要動力;受股市低迷影響,混合型基金和主動股票型基金的規模相較於2017年底,分別縮水4995億元、520億元。

從基金公司的角度看,排除貨基和短期理財債基規模後,千億規模以上的公募家數僅剩16家;100億元至1000億元規模的公募為55家;百億元規模以下的公募基金公司則多達58家。《號外財經》發現,實際上,債基規模規模能超過1000億元的也僅有4家基金公司,分別是博時基金、中銀基金、廣發基金、招商基金,債券型基金規模依次為1617.08億元、1580.65億元、1134.45億元、1043.86億元。不過,能實現債基規模倍增的卻僅有廣發基金。

《號外財經》注意到,廣發基金管理總規模由2017年的1290.61億元增至2018年的1996.99億元,規模整體增長了54.73%,名次更是由行業第九名提升至第五名。該基金公司旗下債券型基金的規模增長更為突出,該基金公司旗下的債券型基金由2017年底的29只,增長至2018年底的43只,足足增加了14只。當然,債券型基金的規模增長液十分突出。

據同花順iFinD最新統計,2018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廣發基金旗下的債券型基金的規模分別為429.63億元、522.32億元、608.86億元、1134.45億元。即在第四季度,終於成功躋身債券型基金規模1000億元陣營內。與2017年底相比,廣發基金的債券型基金規模貢獻最大,該公司2017年底債券型基金規模為382.89億元,一年之間增長了196.29%。

《號外財經》據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若分開統計,廣發基金在2018年成立了23只債券型基金(包括混合債券型基金),截至去年底淨值總規模為576.29億元。其中,2018年11月14日成立的廣發中債1-3年國開債指數A,最新淨值規模達207.30億元;規模超過50億元的還有廣發匯佳定期開放債券(成立於2018年3月12日)、廣發中債1-3年農發債指數A(成立於2018年4月24日)、廣發景智純債(成立於2018年11月7日),淨值規模分別為80.59億元、72.42億元、57.17億元。去年成立的廣發匯元純債定期開放債券、廣發景明中短債C、廣發匯康定期開放債券、廣發匯立定期開放債券等4只債券基金規模均超過20億元,其中廣發匯元純債定期開放債券淨值規模為32.54億元。

其實,不止大型公司抓住了債基的風口,債基規模飆升對於中小基金公司排名的“逆襲”也是功不可沒。例如,永贏基金旗下的永贏豐益債券、永贏恆益債券、永贏通益債券A、永贏惠益債券A等多隻債券型基金的最新規模均超過50億元。此外,平安基金旗下的平安惠軒債券、平安惠悅純債等債券基金,也為公司貢獻了300多億元規模。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低迷的股市,債券市場簡直可謂熱火朝天。近期基金公司申報的基金幾乎清一色是債券型基金,市場還有近40只債券型基金同時發售。扎堆申報債券型基金的趨勢從三季度開始日趨明顯。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今年股票市場不好,但是債券市場走牛,所以在權益類產品發不動的情況下,很多基金公司就選擇發債券型產品。”從基金觀點來看,大部分基金經理的看法也同樣一致,他們大多判斷債券市場的行情至少能夠延續到明年一季度。不過,也有少數基金經理表示,在如此高度一致的市場環境下,債券投資更需要冷靜,需要在牛市中考慮未來有可能出現的牛熊轉換。

本文源自號外財經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