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女英雄:曾用步枪杀鬼子,用柴刀除叛徒,最后被日军残忍杀害


朱凡,原名陆慧卿,1919年生于浙江宁波。在她5岁时,举家迁往了上海居住。朱凡曾在上海启秀女中就读,当时世事风起云涌,日寇侵略中国之心蠢蠢欲动。图为:朱凡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朱凡愤然从务本女中辍学,参加了“雪影社”宣传抗日主张,为贫苦孩子义务教学。在雪影社,朱凡成为了组织的一员。她立志要做组织里最平凡的一个小兵,于是将名字改为朱凡。图为:务本中学校徽

1939年9月,20岁的朱凡悄悄告诉弟弟朱明,她要去新四军领导的江南抗日义勇军参加对日作战,将日本鬼子赶出中国。临行前,她将3个弟弟托付给了四姨,并与3个弟弟照了一张相片留念。朱凡告别弟弟们后,投身到了抗日第一线中去。朱凡在江南抗日义勇军中积极勇敢,1941年2月担任了横沔区负责人,横沔就是鼎鼎有名的沙家浜。5月,她又调到了辛莫(城)建新当总负责人。图为:沙家浜旧址


朱凡带领群众和游击队四处打击日寇,杀得鬼子伪军闻风丧胆。组织上曾发给她一支短枪让她自保,她却说枪支紧缺,还是将枪留给在一线杀敌的战友。一天夜里,一个伪军探子潜入了朱凡所在的根据地。当时主力部队都出去作战了,朱凡用捡起架子上的柴刀将这名伪军抓获。她的机智勇敢,得到了战友们的赞扬。图为:沙家浜

1941年7月,日伪军纠集起3万多人用碉堡、篱笆将苏、常、太地区的游击区进行隔离封锁后,又派兵进入根据地进行扫荡。朱凡原本可以和大部队一起离开的,但她想到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基地刚刚有了效果,舍不得就此放弃,于是主动请求留下来坚持战斗。图为:沙家浜芦苇荡

7月中旬的某一天,朱凡约了几个战友到尼姑堂开会。组织里的叛徒袁海根将朱凡等人出卖,引来日军埋伏在张泾村,朱凡等人不幸被鬼子俘虏。朱凡被捕后,敌人对她进行严刑拷打,妄图用高压手段迫使她说出新四军活动和掩藏给养的地方,然而敌人得到的只是痛斥怒视。图为:朱凡当年被捕的地方


日军用军刀一片片地割下她胸部的肉,鲜血喷涌而出,剧烈的疼痛使她全身痉挛,但朱凡依然保持抗日战士坚贞不屈的凛然正气。日军黔驴技穷,就惨无人道地用麻绳把朱凡的一只脚腕死死地系在河边的梅花桩上,另一只脚腕绑在汽艇尾部,汽艇开足马力向前冲去,把朱凡身体撕成两半。图为:朱凡英雄纪念证

汽艇然后再退回来,把梅花桩上朱凡的残体也绑到汽艇尾部,汽艇在芦苇荡中穿梭,折断了的芦柴杆、压倒在湖水里的芦叶,如同无数钢刀,剐着朱凡的肉体,鲜血染红的湖水在昆承湖上印出一道血路。图为:缴获的日军武器

朱凡壮烈牺牲时,年仅23岁。几天后,鬼子撤退,张泾村的朱汉泉等人撑着船在昆承湖里寻找朱凡的遗体,打捞了整整3天,连一块遗体的碎片都没有找到。朱汉泉等人跪在湖边放声大哭,闻者无不掩面悲泣。图为:朱凡的遗物

为了纪念朱凡的铁血精神,组织上将朱凡的3张照片、2页档案和一床蚊帐放在了纪念馆的展橱之中,以此来告诫后人,勿忘国耻。图为:忠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