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理財十大死穴

財富像種樹,不僅要懂得培育,也要懂得修剪。財富是有生命力的,會理財的人,能理好才的人一定懂得,不積跬步 無以至千里。

【死穴一:投機炒股】

1.股市是實體經濟的晴雨表,也是實體經濟的加速引擎。但是中國這個股市,是全球股市中,散戶自持比例最高的股市。正因為如此,所以才帶來了幾代人,在股市中博弈投機的習慣。

中美股市散戶這個群體的對比:

中美股市投資者結構有著差異明顯,美國2014年散戶持股比例19%,中國2015年初散戶持股比例約50%。美國股市從1950年開始逐步“去散戶化”,其中原因主要是機構投資者的優勢越來越明顯,使得美國散戶願意將資金交給機構管理,

而中國的股市散戶持股比例從2015年一季度的49.7%,二季度的47%,逐步降低到三季度的44.8%,散戶比例依舊高居不下。

2.股市是過度自信(僥倖心理)的收割機。股市不缺明星,而缺壽星。宣傳股市的總是明星,而不是壽星,市場的漲跌,放大了自信也矇蔽了風險。入市需謹慎 投資有風險。而大部分人,都是衝著我要賺多少去的,而不是首先考慮我能承受風險去的。

舉個例子,如果主持人您炒一隻股票,拿了半年的時間,突然某一天漲了3塊錢,又跌了2塊錢,最後是一塊錢的利潤,您出不出,那如果第二天,繼續漲了3塊錢,又跌了1塊錢,最後是兩塊錢,您出不出?出了,說明您的理性戰勝了自信。很多老股民,其實看到,利潤在遞增,加上有所謂的技術分析和預測能力。會選擇持股觀望,這個時候,市場就會開始收割了。就像是去澳門賭博,很多時候,只玩一把的人,反而大賺而歸,而長期玩票的,可能才無法逃離二八概率的法則。

貪字與貧字和賺 ,不滿足於當今的利潤,就是貪,兼顧你的財富成長,就是賺。而只把你的錢分配,而不是做主動的打理,那就是貧。

【死穴之二:買房保值】

其實現在針對房地產市場的聲音和觀點太多了。看空看多也都有各自的依據和判斷。不過我們只從2個事實來說。

1.現在政府從土地財政模式 ,轉型物業財政模式,政府在強力引導房地產市場的走向,並且重點就是增稅的問題。而去庫存這個大的政策下,短期一定會推升房屋需求,從而帶動房價,當庫存消化達到臨界的時候,那麼房地產市場量縮價穩是長期的表現。那為什麼不是量縮價跌呢。因為咱們要考慮貨幣貶值,物價升高,通漲這一因素。10年前的1萬元和現在的1萬員不可同日而語的。

2.人口紅利不足,老齡化,縮減了未來剛需。可以說,中國已經實行30餘年的計劃生育政策是終結房屋價格上漲的最強有力的殺手 。

目前的社會中堅是60後、70後的這批人,這些人的消費能力和購買力無疑是整個社會中最強的,這些人中的許多人現在擁有不止一套高檔商品房,而這批人的後代恰恰都是“獨一代(獨生子女一代)”。十年後“獨一代們”也長大成人了,這些“獨一代”從父母和祖父母那裡繼承的房屋將達到“人均三套房”的水平,請問“獨一代”如何消耗這些房屋呢?只能或租或賣吧?可是指望同為“獨一代”的同齡人互相“接盤”無疑是天方夜譚!

十年後,中國的老齡人口比例將達到25%,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事情 。也就是說人口紅利減少,不僅僅是房地產,各個行業都在被這個紅利減少所拖累 ,所以國家才這麼快出臺二胎政策。所以,從一個側面可以說 ,避免財富的過渡聚集,利用二胎政策做好紅利延續和財富合理的再分配在稀釋。

所以,買房保值這一個觀念,放到現在的事情,有一個風險就是 短期看漲,長期看衰的風險。誰有能說得準,自己是不是最後的擊鼓傳花最後一棒的接盤俠呢?

所以,買房要結合自身剛需來做,剛需為主,投資為輔。

【死穴之三:盲目購買銀行理財產品 】

1.不要盲目信賴銀行的隱形擔保 ,政府給銀行的信用背書是有限的。2015-01-23銀行破產條例 出臺了。存款最高賠付上限50萬,而且 只賠儲蓄,不賠理財。

1998年海南發展銀行已經破產了

2.銀行的諸多理財產品,背後都是對接社會商業機構。銀行相當於是一個大中介。

學會挑西瓜容易,挑理財產品很難。那麼

1.仔細閱讀合約合同,要認清投資主體和權責主體。

2.看清風險承受範圍。

3.要了解資金的流轉去向。

4.從眾心理不可過分,貪字當頭不可過度。

死穴四:買黃金保值

1.黃金投資週期比較長,從1990年到2010年二十年間,金價共上漲271%,年均6.77%而已。如果再把時間拉長到三十年,投資黃金的年化回報僅為3.33%,與長期的通脹率無大異。

2.黃金從來不是用來對抗通貨膨脹的,而是用來對抗貶值的、失去信用的貨幣的。黃金最大的問題是它不能產生利息。

所以針對黃金投資,一要適度而要做好長期持有的準備,或許你的準備是為了以後幾代人將要面臨的動亂年代。

死穴五:過渡儲蓄

我想現在這個情況已經完全改變了。因為有各類理財寶寶等、

死穴六:保險當理財

近年來,市場上有關“投連險、分紅險”之類的理財產品,看上去很誘人,似乎回報很高,迷惑了不少不明真相的老百姓。但實際上,如果你是為投資分紅才去買這類保險,那你真是傻到家了。保險就是保險,只要其實現特有的保障功能就已發揮了作用。

對消費者來講,保險不是儲蓄,不是投資,而應是保障。中國人壽天津分公司理財經理認為,迴歸保障才是保險之本,只有迴歸保障,保險產品才能發揮出它真正的、本質上的強大功能,才算是一個好的產品結構。

保險就像一個金字塔,最下面的那層就是保障,它解決的是人們最基本的需求,只有把這層做結實了,才可能往上面搭建。

理財專家認為,投資保值等業務是壽險的延伸業務,在收益率方面具有較大可變性,而對意外死亡、重大疾病等基本生存的保障才應該是每個投保人的“第一張保單”。

一個成熟的保險業內人士給自己買保險,會把50%以上的投入放在基礎保障類產品上,而絕不是投資功能類產品。

很多分紅險、投連險和萬能險的保費一般比較昂貴,對事業剛剛起步的年輕人來說並不合適,在金融環境動盪時,更可能出現保費斷供的危機。

商業保險的本質就是保險公司拿所有投保人的錢去再投資賺錢,保險公司是最典型的“空手套白狼”的公司,保險公司和銀行一樣,它的錢都是老百姓的,它自己只有一塊牌子是沒有資金的。

80年代中期,一商業保險公司向一個市民推薦一款商業保險,說等到2015年退休後,每月可拿到50元人民幣的保險金。

當時50元人民幣相當於一個家庭一家人一個月的生活費,還是很值錢的。可現在50元算什麼呢?

不要說到2015年,就是現在在深圳,這50元還不夠到保險公司領保險金辦手續的打的費用。有錢買投連險不如自己去買股票。

死穴七:把“定投基金”當成投資理財

基金定投產品的本質就是體現在“長期投資攤低成本、積少成多複利增值”的功能上,是在分享中國經濟的果實,而不是短期牟取暴利。

由於投資者選擇以固定時間、固定金額投資某隻基金產品,由基金託管人(即銀行)為投資者自動完成基金申購的理財方式,所以,即使基金淨值短期出現暴漲暴跌,投資者也將獲得一個平均值,可以較為穩定地獲取長期投資的平均收益。

而且在市場震盪波動期,基金定投可以讓投資者避免選時選點的煩惱。不論市場行情如何波動,它都會定期買入固定金額的基金。

當基金淨值上升時,買進的份額較少,而在基金淨值下降時買進的份額較多。長期累積下來,成本及風險自然會攤低,收益也就增加了。

不過,把“定投基金”當成投資理財是非常不可取的行為。有的老百姓把每月的工資被人忽悠到去做基金定投。有些人認為這是最典型的對自己不負責任的“投資理財”懶人行為。

基金的本質是基金公司拿你的錢去賺錢,拿你的錢去投資,去炒股炒房,他們賺了就給你分一點,虧了你自己扛著。

如果你真的有想長期去買基金的意識,還不如自己去多花點時間,找個好老師,研究一下股市。然後採用“基金定投”的理念去買一支股票,越跌越買,長期買入。有利潤就出來一部分。

原理很簡單:自己去買股票至少還知道錢是怎麼賺的怎麼虧的。

1.穩準狠

2.勤儉 節省莫求人。

3.不求爛多,但求專精。低吸保本(委託),高息風險(自行把握) 折中收益(週期性操控)。

4.理財像步步登高 跨過門檻進入財務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