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天搏出“万吨工程”,这便是26年前的汾酒速度

文|醉美团队

根据汾酒最新的“4421”发展规划显示,

汾酒到2020年原酒产能将达到20万千升的规模

据了解,为保障20万千升原酒产能,汾酒将加快“四个一流基地”建设:到2020年,汾酒将建成华中及华北地区一流的包装彩印基地,建成50万亩和25万吨产量的国内一流的原粮种植基地,建成国内一流的白酒产业基地,建成年接待180万游客的世界一流的杏花村酒文化旅游基地。

改革开放40年间,汾酒的发展日新月异,从最突出的产能指标看,汾酒也在不断上演着新的传奇故事。

时间回到1992年。

那一年,邓小平开始南巡,并沿途发表重要讲话,让此前一度陷入停滞的改革开放重新显露生机。

那一年的12月26日,万吨汾酒技改工程新酿酒车间年底如期流酒,书写了“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投产、当年流酒”的行业传奇故事。

90天搏出“万吨工程”,这便是26年前的汾酒速度

▲万吨技改工程施工现场

1

完成“万吨低度汾酒技改工程“,建成“万吨酒库”

汾酒规模宏大的“万吨低度汾酒技改工程”是在1992年开始实施的。

这一工程实际上是要再建一座万吨酒厂,新增生产能力一万吨,在“九五”初期使汾酒总产量达到25000吨,利税总额突破5亿元。

1992年5月初,公司专门成立了汾酒技改扩建指挥部并着手论证、设计,到7月16日工程破土动工。

90天搏出“万吨工程”,这便是26年前的汾酒速度

▲1992年,汾酒实施万吨技改工程剪彩仪式

超常规、超负荷、快节奏、高效率”是当时建设者们的一种精神,也正是靠着这种“改革精神”,彼时的工程建设者们仅仅用了90天时间完成了计划455天的任务量

到这一年的10月13日,汾酒厂已完成投资4510万元,建成了酿酒车间两座,锅炉房一座,过街楼一座,还有35万千瓦变电站一座和箱式变电所一座。并且完成厂区内的供电线路、供水供热管网等配套工程。

1992年12月1日,一期工程完工投入生产。12月26日,两座生产能力达1200吨的酒酿造车间正式生产出酒。

从1992年12月到1995年12月,汾酒又用了三年时间,完成了二期、三期工程工程,这也意味着“万吨低度汾酒技改工程”全面竣工,开始全部投入生产。

2

90年代的“汾老大”

“汾老大”真正开始的时间其实应该在上世纪80年代。

在1985年,汾酒的产能翻了一番,达到了11500多吨,成为全国最大的白酒生产基地,占了当时13种名白酒产量的一半多

根据官方统计,五粮液1986年产能才突破10000吨(曲酒产能1992年才超过万吨),而茅台直到2000年才达到这一目标,相比较来看,汾酒足足提前了15年

而“万吨低度汾酒技改工程”,实际上是要“再建一座汾酒厂”,这也是汾酒厂建国后的第六次扩建工程。

数据显示,到1992年年末,汾酒厂资产总额达到536亿元,净资产达313亿元,全年产酒20833吨,其中国家名酒13000吨

90天搏出“万吨工程”,这便是26年前的汾酒速度

▲1992年汾酒万吨低度酒技改工程建设区

从1988年到1993年,汾酒连续6年被评为“全国500家最佳经济效益企业”之一,综合经济效益持续6年名列全国食品饮料行业和全国轻工系统以及与生活消费相关行业(除烟草业外)第一名,当时被同行业尊称为“汾老大”。

最能反映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了国家一级企业的要求,并在1992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90天搏出“万吨工程”,这便是26年前的汾酒速度

▲1980年,汾酒、竹叶青获国家质量奖

在企业内部,为了强调“质量意识”,汾酒也是业内最早的执行“质量管理”的名酒企业——汾酒制定了奖励办法,每生产一公斤优质、特质酒,就给予员工相应的奖励,而如果汾酒获得一枚质量金牌,全厂每人奖励100元,如果失去一枚质量金牌,全厂每人下调一级工资三年不变。

据统计,最高的时候,质量奖金占汾酒全部奖金的64.7%。

所以说,“汾老大”的江湖地位其实是靠着汾酒人手拉手“酿”出来的。

3

“三李“与”三甲”

现在回过头来看,改革开放的40年,其实也是以汾酒、五粮液、茅台代表的清香、浓香和酱香品类交替的40年。

上世纪80-90年代是清香的时代,也是“汾老大”的高光年代;此后则是以五粮液为代表的浓香时代崛起,川酒开始出川;到了2010年,酱香起势。

而今,面临新的大国环境和消费形势,中国白酒又迎来了新的挑战和竞争格局。

此前,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就表示,当前中国白酒三大主流香型的“竞合关系”已经形成,浓香、酱香和清香实力引领酒业发展

90天搏出“万吨工程”,这便是26年前的汾酒速度

▲今天的中国汾酒城

行业可以明显感受到,在2018年,汾酒中高端产品快增长、新市场的开辟,再加上”行走"战术,不但营造了浓厚的清香氛围,也有助于清香型白酒冲破消费者心中的旧有认知,为清香品类赢得高端领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2018年的“三李”互动来看,频繁性的“你来我往”正在为整个行业带来一股新风,由“三李”指引的“三香”开始成为新的产业竞争格局,不再是一家称霸而是“三足鼎立”的三甲新势力

可以设想,在三位企业家的带领下,三家企业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更加频繁,而由此必定给整个白酒行业带来了一股更加开放、包容的世纪新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