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改编屡改屡糊,是编剧无能吗?

本人浙江网络作协会员,新晋编剧一枚,忝为橙瓜《网文论剑》专题受邀之列,谈一谈个人对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之陋见。

追溯起来,我属于网络文学混入编剧圈的非“正规军”,早年写网络小说林林总总数百万字,遇到网络小说影视改编风潮大盛,不由好奇到底什么样的小说适合影视改编?编剧技巧的学习是否有助于写好小说?于是进入了《旋风少女》、《橙红年代》编剧团队,跟随祝明老师学习电视剧改编。

IP改编屡改屡糊,是编剧无能吗?


长期以来,网络小说圈和编剧圈一直存在着“鄙视链”,在两个圈子间游走。编剧圈对网络小说圈常见的批评包括:“主线全部崩掉”、“人设立不住”、“故事幼稚”、“内容低俗”、“缺乏内涵”等。网络小说圈对编剧圈常见的批评有:“思维固化”、“故事套路化”、“匠气太重”、“不尊重原著瞎改”。

自网络小说影视化浪潮掀起以来,市面上的影视作品林林总总不下数十部,但改编剧成功典范却往往“很迷”,难以一概而论。双方骂架究竟是同行相轻、互相推卸责任;还是影视改编中有着“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巨大难点?

接下来,我主要从“敌伪”编剧的角度,说说影视改编究竟该怎么改。

IP改编屡改屡糊,是编剧无能吗?


一、 亮点提炼、得意忘形

网络小说IP到手,编剧团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提炼亮点。

或许会有人说:IP的亮点还要提炼?编剧抓不住你们是瞎吗?

单纯从内容角度剖析,能在茫茫书海中脱颖而出的作品,往往有着强烈的优势,或剧情、或人设、或主梗、或文笔、或题材,不一而足。一个好的IP,往往在主梗、题材、人设、故事情节等多个方面都可圈可点,和影视向契合度高,改编起来也能如虎添翼,例如《甄嬛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微微一笑很倾城》。

但是对于另一些IP而言,想要提炼亮点难度非常之高,常见问题有:

1. 亮点见仁见智,难以取舍

IP作品亮点判断见仁见智,往往会代入创作者个人取向喜好,当创作者对IP亮点的取舍难以达成一致时,就会非常棘手。以《颤抖吧ET》为例,原著的亮点元素有很多,软科幻、轻松搞笑、轮番上阵的花美男。不同亮点的筛选及排列组合,最终呈现的作品效果也大相径庭。为了最终作品风格的呈现,整个创作团队内部都会进行激烈的头脑风暴,最终风格确定依赖于编剧对内容的思考、制片对市场的判断、出品公司的定位等多方因素。

2. 亮点虽显而易见,但不符合市场、政策环境要求

网络小说圈作品题材百花齐放,但放到影视剧环境中往往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战斗升级路线的男主爽文玄幻怎么改?涉警涉宗教题材审核复杂,改不改?是否有相关部门背书?遇到这种大IP时,足以让编剧为此挠秃了头。一方面要保留原IP最大特色,一面又要戴着镣铐跳舞,创作周期长、介入方多,除非找到强有力的项目主控,否则极容易变成多方想法的跑马场。

3. 从影视角度来看,几乎找不到亮点

遇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IP,改编基本等于全部原创,或者是作者IP被挑选后剩下的“边角料”,或者是大神几年前早已过时的老作品。稍显极端的例子,是工夫影业团队改编的《河神》,原著可用内容极少,但该团队抓住天下霸唱大神最大的特色“天津卫民俗”风格,奠定了河神别具一格的气质。

除非原著小说和影视剧市场配适度很高,否则高度还原影视剧极难实现。尊重原著,首先就是要花大量经历去筛选、提炼、取舍原著亮点,不必拘泥于人物、台词、情节等局部细节,要取其“意”而去其“形”,抓住最具吸引力的精髓。

IP改编屡改屡糊,是编剧无能吗?


二、 明确市场、简化要素

对小说而言,多要素的拼接可能让读者眼前一亮,但影视剧市场绝对不是。影视剧是相对凝练的表达,宜要素少不宜多,如果影视剧杂糅了三个以上的要素,项目多半要凉。既然如此,为何还有影视剧“前赴后继”元素拼接?

影视改编以取得“商业化成功”为目的,容易陷入“贪多求全”、“讨好市场”的改编误区。为了讨好女性受众,热血向故事中加入冗长的感情线拖慢节奏;为了讨好武侠受众,朝堂权谋故事中加入江湖草莽线,种种出于收视率“保障”的考量,都容易拖项目“后腿”。

一个影视剧的改编不可能讨好所有人,最怕就是瞻前顾后、顾此失彼,如果它试图八面逢源,肯定是个四不像,必须做好取舍。一面希望出爆款,一面又想要求安全,这种当断不断的复杂心态,成为拖垮项目收视的一大要素。

三、 二次创作、点石成金

网络小说和影视剧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对网络小说而言,文字之美,可以纵横捭阖、天马行空,是文字的艺术表达。

影视剧是集中的、凝练的、逻辑严谨的,它的所有人物、剧情、桥段不能随意发散,都必须服务于故事的大主题。关于影视创作,陈秋平老师有非常精彩的论述:哲学+美学+文学三位一体。

首先,影视剧是编剧对故事命题的哲学思考,一个故事气质的深入挖掘。正如《斗破苍穹》影视改编作品,提炼出的一个非常漂亮的故事核,“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主题是故事的整体气质,是编剧对这个主题的感悟和思考,形成一种强价值去感染观众。

其次,它是视听艺术,观众所见即所知,追求镜头语言、视听效果。人物之美,镜头之美、场景之美、服化道之美、配乐之美。所有存在于小说中的虚拟亚欧是,在影视剧中会无限限具象、拥有更丰富的细节、更细腻的情感、更美的表达方式。

再者,影视剧也是一种文学的表达,只不过和网络小说相比,其文学表达形式会受到一些限制。影视剧的文学表达砍去了细腻的心里描写、感官传递,对人物性格、人物关系、故事剧情、台词等方面的要求更高。

俗话说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比起出一个全民爆款的伟大作品,不如先回想最初故事触动你的是什么,如何保留?改给谁看?如何将特色最大化?

归根结底,小说的成功,是作者的成功,影视项目的成功,是团队的成功。

IP改编屡改屡糊,是编剧无能吗?

季瑞雯,浙江网络作协会员,目前担任杭州闻源文化影视总编剧,联合打造《我的银河系恋爱史》、《书灵记》等多部顶级IP。

编剧经历:

搜狐自制剧《无法拥抱的你》第一、第二季编剧,该剧由搜狐视频、正栩影视、童乐影视联合出品,韩国漫画《触不可及》改编,猫的树Cattree执导,邢昭林、张予曦领衔主演。

南京粉考拉编剧工作室(《旋风少女》第一季、《遇见爱情的利先生》、《热血狂篮》等)项目负责人,参与《闺蜜2》剧版《我最好的朋友》、《我的盖世英雄》(爱奇艺青春自制剧)、新《倩女幽魂》、新《杨门女将》等多个项目。

爱奇艺S级网络剧《清扫的妖精》编剧,由韩国著名导演陈赫执导(代表作《主君的太阳》、《城市猎人》、《蓝色大海的传说》、《翡翠恋人》等),预计2019上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