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我们为什么还不能造出好的汽车发动机和动力系统?

(偶尔也能谈谈汽车的~)

这个问题牵扯的东西真的很多。不单单是业内的技术水平,同时业内的整体环境也影响很大。

其实我作为飞机制造专业出身,对国内的制造技术,尤其是零件精度、机床制造技术较之于日、德的差距到底有多大这点,深有体会。而汽车制造业和飞机制造面临的几乎是相同的处境(飞机制造技术甚至更好点儿)

时至今日,我们为什么还不能造出好的汽车发动机和动力系统?

机器人在汽车制造厂


首先我们谈发动机技术。目前发动机图纸的透明度大、专业技术人员也对接指导过,但国内习惯性是使用逆向工程来偷懒-------本身就没有研发能力,怎么可能造的出动力系统?

我们说发动机,不管是飞机发动机还是汽车发动机的制造,尤其是缸体材料这块,国内外同样的灰铸铁、铸铁、铸铝材料,但品质一样吗?除开金属材质之外,这些构件本身大多都是通过高低压铸造,在这个过程中,各种流程国内也并没形成模块化的生产流程-----或者更笨形成不了,因为缺乏长久的实验经验以及配比公式。

时至今日,我们为什么还不能造出好的汽车发动机和动力系统?

灰铸铁


其次,就是模具和设备的问题了。国内的模具制造精度受限于设备精度,所以大多数设备都是用的进口的。早年我在331参观的时候,领队还特地炫耀工厂内的一台德国进口的数控机床,号称国内最先进的机床,寒铁制造,耗资千万....但我仔细瞅了瞅设备型号.....这玩意也不是德国的最新产品呀....

时至今日,我们为什么还不能造出好的汽车发动机和动力系统?

原图找不到了,网上配的图



因此,就算有图纸、有指导,但是自己造的零件不合格,配比数据等细节不合理,弄出来的东西也就是西北货而已。

时至今日,我们为什么还不能造出好的汽车发动机和动力系统?

工业机器引擎和机器人涂鸦设置了孤立的矢量图。工业机器涂鸦集


往下,就是业内的环境问题了。前文提到国内的企业习惯逆向工程来复制产品,自然就是缺乏科研精神,说难听点就是酷爱投机取巧-------技术自主研发周期长,回本慢,哪有模仿破解、挖墙角、买技术设备来的快?

第二,就是零件厂商规模小、零散。大家可能不知道,国内某品牌的制造过程中,所采用的零件竟然由十几家零件厂分别供应.....

于此,便是一个恶性循环,零件厂规模小,难以支撑研发投入,不研发又没有新技术;没有新技术又要逆向工程...如此往复。

当然,目前国内的制造业发展迅速,颇有建树,比如哈弗就用上了正时气门升程----这玩意可不多见呀,不过呢,虽然在进步,但是距离汽车制造强国还是有些差距。

时至今日,我们为什么还不能造出好的汽车发动机和动力系统?

汽车发动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