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极寒天的夜市,照样出摊,烧鸡蛋、烤冷面、买雪糕啥都不耽误


哈尔滨这个冰城今年没咋下雪,最近气温徘徊在零下23左右,天儿擦黑得早,路上行人都步履匆匆,少数几个小年轻没戴帽子,多数人都把脑袋妥帖地藏在各色帽子里,围巾武装到脸蛋子上,免得冻出“农村红”,这么看,和南方零下3度左右穿的一样厚,没多穿多少。

哈尔滨最大的魅力之一当属夜市,在各个区域基本都有一条或几条出名的夜晚集市,回家的路上你可以捎带脚买点儿吃的,也可以干脆站在摊位前趁热乎吃一口再走,最幸福的当属冻木了双手后猛地扎进小卖店里,热气扑脸,不一会儿就缓过来了,再捧个烤地瓜或烧鸡蛋走,好像疲累的旅人经过驿站的休整,重新上路的感脚。

夜市里摆摊的人讲究个实惠,啥好卖卖啥,不然大冷的天儿就白出来啦,东北人对瓜子的眷恋像雾像雨又像风,咋地你都说不清,反正家里老有这些炒货,没事儿抓一把嗑,手像中了咒语,不抓就空落落的,瓜子牙的元凶正是这些现炒的小摊儿。


冬日解暑法宝:冻果,大冻柿子,小冻柿子,冻梨,冻黄桃,冻沙果等,大枣也企图滥竽充数,但它总是冻不上,不过冻后的大枣因为十分蒸发,格外甜,肉紧皮脆。冻的小柿子通常比大柿子贵,因为它更甜,而且体型娇小吃起来没压力。

看,小柿子5块,大柿子和冻梨都4块,浓缩的就是精华呀,一会儿回到家先放几个在凉水盆里缓着,吃好了饭顺手抓一个,缓软后,它表皮涨得鼓鼓的,吹弹即破,轻轻咬一口,单手发力,同时伴随嘴吮吸,呼呼呼,源源不断的糖稀果肉就进了肚,吃完嘴唇哇凉儿,真过瘾。

大冷的天,冷饮摊儿生意可是异常火爆,这也是困扰南方朋友多年的东北谜题了,动辄零下20多度,吃个冰棍雪糕,那得多自虐,什么仇什么怨。

这得从东北人的冬日室内外温差说起,外头过的是极寒冬天,屋里在暖气的作用下过的是25度左右的大夏天,人总在温差50来度的室内外穿梭,身体其实很不舒服,尤其室内很干燥,人很容易上火,所以吃这些雪糕冰棍的败败心火,也是一种心理慰藉,一到给气儿就家里常备这些冷饮,随时准备拿出来救火。

烤冷面也算东北街头小吃一大特色,这东西趁热吃最美味,物料简单但味道不凑合,尤其适合东北人口味,一板小冷面,上面打一两个鸡蛋,烤到俩面金黄,刷酱,撒葱花、香菜、洋葱末,一折一切,装碗,发个签子,扎着吃,每一口都是浓烈的味觉冲击,饿或不饿都能来一碗。


小吃车上的招牌请君自动忽略,不道这鸡蛋灌饼啥时候变台湾的了,不过摊主的一片心倒不难理解:戴个高帽,希望生意更好呗。鸡公煲、鸡蛋饼、烧烤、肉夹馍、石锅拌饭都有,多厉害啊,一个小小的简易车,能在几分钟内炮制出热腾腾又好吃的美食,让冬日的小城里多一份诱惑和温暖。

哈尔滨姑娘爱美是出了名儿的,你看,出来买个烤冷面还穿得利利索索的,有人形容哈尔滨美人:爱喝调高大长腿,个高直溜刀子嘴……说话大嗓门,喜欢怼人,喜欢没事儿喝点小酒,但身材高挑直溜咋看咋美。咋样,这样的小夜市你也爱逛不?我就喜欢在夜市觅食,多吃几家,这种调调是大餐馆望尘莫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