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她叫立言,来自苏州,身量纤纤;她所守护的老兵河南,2018年8月15日她同我们一起走过河南5个区县,走进8位抗战老兵的家里。感受老兵们的苦难与乐观,立言有过沉默,有过哭泣;有过悲伤,也有过欣慰。她在百感交集时写下这篇文章,也把她内心的温暖和善良写了下来。

我把我在河南志愿者李磊整理多年的《豫兵志》上看到的一句话分享给大家:

“每一场卫国战役都值得被铭记,无论胜负;每一位为这个民族付出的人,都值得被尊敬,不论健在与否。”

——题记


他们,参加过淞沪会战、上高会战、桂南会战、长沙保卫战....这些史学课本上耳熟能详的抗日战役,活在他们的记忆最深处。

他们,向死而生,“当兵就没打算活着见到抗战胜利”是他们的口头禅,豪气中充满着悲壮与决绝。

他们唱着,生为中华生,死为中华死。转身赴战场,最多来一句,丈夫许国,不必相送。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历经炮火,九死一生,即便是活着回来,也落得肢体残疾,眼盲耳聋,却依旧坚强乐观地活着

战争给他们留下了抹不去的伤痛,也让他们的晚年备显艰难,他们都有类似的经历,亲人离散,同伴战死...而今他们的生活,却各有各的不幸。

这一次,让我们走进他们,走进抗战老兵

8月14日

这一幕映入眼帘,心痛到说不出话


■ 苏爷爷,那个黄埔军校的少年

由彩钢板搭建起来的两间20平米板房,是志愿者前不久为他建造的新家。

但他还是执意住在一间窄小的危房内,一台老式电视机闪着荧光,是屋子里仅存的现代电器。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他知道是志愿者来了,颤颤巍巍想要站起来迎接我们,却因为常年卧床,腿脚已经萎缩,努力多次也没能站起来。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我们想和他握手,他却说自己脏,拉过椅子上那块看起来并不干净的毛巾,不住地擦着手。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毕业于黄埔军校的他,背诵起军校宗旨来一字不差。我们把对他的问候写在纸上,虽然听不清我们在说什么,但他认得字,一只手紧紧地攥着笔。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几块破旧海绵拼凑起来的床褥,一个塑料尿壶放在床头,破损的席子既做枕头又做靠垫,难以想象这样的床榻如何安睡。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而这样的房子,怎么可能成为冬暖夏凉的居所?即便如此,老人家也觉得十分幸福,他说,很多人都战死了,自己还活着,活了这么久。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立言说:

他是黄埔军校毕业生,今年98岁。那张被认真珍藏的1989年黄埔同学会的证件上,刻着他的照片和翻开时能大声背诵的宗旨: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他出生在大户人家,1938年国共合作统一抗战那年,他19岁,正在读书,决定投笔从戎。有的抗战老兵上战场是被抓壮丁,而他,是清晰地知道自己的理想,为了祖国,抵抗外侮,生为中华生,死为中华死。问问他还记不记得自己当年在哪个部队,他都能够清晰作答。他们这拨人,有一种陈丹燕笔下“被人踩过一脚”的表情,但是又非常洁净。他没有上过战场,一直是文职干部类工作。对于这个经历,他说:“我没有上过战场,对国家没有过贡献,你们来看我,我不值得。”

苏爷爷有三个儿子,在他1950年被打成历史反革命后跟他脱离了父子关系,从此再无来往。小儿子75岁,终身未婚,父子俩相依为命。前两年志愿者找到他的时候,危房快塌了,志愿者捐了三万块钱,帮助重建了现在的小房子。这个房子所在的地方是他家祖宅,很早就是72家房客所在地了。

苏爷爷的最珍贵的财产是2015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和国务院给当年的抗战老兵颁发的纪念章,被他小心翼翼珍藏在床头一层又一层的塑料袋里,拿出来、捧在手里给我们看。

从他家出来的那一天,夏日的阳光刺眼而毒辣,回头看看破旧的房子里,苏爷爷坐在暗沉沉的屋子里里目送我们离开,耳边是他说的那句:“我没有上过战场,对国家没有过贡献,你们来看我,我不值得。”

我总是会想起80年前的某一天,也许就是这个地点,也许同样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18岁的他正是风华正茂的少年,家族的希望。然而他决定投笔从戎,躲开家族的荫蔽,去为国家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这个少年,背着行李,就这样义无反顾地走向了黄埔军校,走向了战场。他不知道未来这80年里他会为自己当初这个决定付出什么,也不知道他会经历什么。

但我知道,即使重新开始。那个18岁的少年,依然不会退缩,依然会选择这条路。

他有信仰。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 余爷爷,努力活成106岁的样子

一间土房里,光阴在这里具象,蜘蛛结网在墙角飘飞,空气里有尘埃的味道,混着霉味和湿气。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父亲午睡完起来,有女儿慢慢替他穿上衣服,在这期间,空气好像静止了。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灶台里的锅刷得锃亮,是努力活着的最好证据。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老人家虽然瘦弱,但精神尚好,对于一位百岁老人而言,平静的生活或许是最大的安慰。不觉想到,有个孝顺的子女在身旁照顾,即便是贫困,但境遇会很不同。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立言说:

这是此行年龄最大的抗战老兵爷爷。106岁。

当车从市到镇,从镇到乡,从乡到村,从村到庄,颠簸地快崩溃的时候,停在了一座篱笆房子附近。这里是余爷爷的家。

当年家中兄弟四人,有的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有的留在了远征军的战场上,只有他,战后回到了家乡务农。是幸也是不幸。

我不知道他在战后经历了什么,但能清晰看到手上虎口子弹贯穿的伤痕。他很少很少说话,墙上还留着上个月志愿者们给他过106岁生日的横幅。

在一年以前,志愿者找到他的时候,他家的危房已经快倒了。幸运的是,他有一个女儿,一个孝顺的女儿,一直照顾着自己的老父亲。村民说,你看,生儿生女一样好。

他记忆已经不复当初,会很快忘了刚刚做过些什么,但却依然记得自己当时一个班战友的名字,十二个人,每个名字都记得清清楚楚,似刀刻在心上。

当年一起打鬼子的战友,已经躺在了战场之上,他们也不会知道,80年后,有一位老人,把他们的名字告诉了我们,我们认真记下。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 闪爷爷,无子无女贫病交加

老人居住在当地的回民村,很是偏远,从镇上驱车2个小时才抵达这里,一路颠簸,而村上的小路也满是牲畜的粪便,真真是印象深刻。

才走到门口,一股刺鼻的氨味扑面而来,扼住了所有人的呼吸,队伍中有个小女孩儿当场涨红了脸。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原来是离老人床铺的不远处,堆放了一地黄沙,沙堆上清晰可见老人的粪便,这气味,恐怕是隔着屏幕都能闻到。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两位泌阳蛟龙义务救援队的志愿者,将一地污秽一铲一铲地清理干净,令人心生敬佩,感动不已。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老人家视力全失,膝下无子女,侄媳妇偶尔来照顾,勉强温饱了,可离温馨的老年生活还很远。

问及他当年的负伤情况,他指着小腿上明显的伤痕,用并不清晰的口齿说出“武昌战役”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立言说:

他是回族人,无儿无女。脑血管病,病重卧床,双眼全盲。

他在的村落,几乎都是回民,经过的路上,无数的羊群对我们咩咩叫。

18岁参军打鬼子,那是1943年的某一日,具体的时间,闪爷爷已经不太记得了。他能记得的是当年在小禹州对日作战,部队伤亡很大,全部被打散,那是小麦打苞的季节。1945年日军投降后,回村务农。

他住的地方,一团污秽,黄沙包裹着粪便就在床边,已经很久没有清理。志愿者们一铲一铲清理干净。

我不知道,双眼全盲的他,在一直的黑暗当中,他是否会想起年轻时的自己,想起那些一起打仗的战友,那些战争中的九死一生。


■ 曹爷爷,黑夜里一颗不屈的灵魂

颠簸着继续走访,一行人抵达曹爷爷的家,已经是夜里8点多了,然而,这一次却深深地刺痛了每一个人的心。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田间地头一片漆黑,老人拿着手电筒站在门口,时不时照向我们来的路,看样子已经等了很久。

屋内漆黑一片,仅有门口吊着一只黄色的灯泡还闪着光,问及为何不开灯,老人说,断电已经有段时间了,一直没人来修。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一栋破旧平砖房,简单蒙了一层塑料布的窗户,屋子里贴满了挂历和老式年画,一个佝偻严重的老人,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存了好多年。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有人说,之前老人家里从来没有通过电,前年志愿者找到他后,才给屋里通上了电。

这是我们这些“现代人”从未想过的生活窘境,着实让人吃了一惊。

一个尚且矫健的九十多岁高龄老者,独自居住,独自,度过了无数个黑夜。他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什么?他曾经的梦想?他经历过的残酷?还是他爱过的人?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分别时,老人拿着手电目送我们离去。

夜幕下,这个孤独的身影被无限放大,似是与生活抗争不休的倔强,残酷又无奈,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不觉得纷纷落下泪来。

不难想象,多少个日日夜夜,老人脑海中浮现过战场的画面,每每抚摸身上留下的弹孔印记,是怎样的愁怀。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这一夜,心情再难平复。

立言说:

看完小编的文字,又一次想起了那个夜晚。

但我们从破旧的房子里走出来,已经九点多了,再回头,一弯新月当空,四周漆黑,我看到不通电的屋子门口,爷爷站在黑暗当中,拿着手电筒送我们,佝偻的身形,在光影下颤颤巍巍,再也忍不住,泪如雨下。

他的14岁参军,68军,当时他的军长是国民党陆军上将刘汝明。我曾查过资料,六十八军在对日抗战中屡屡胜利。而曹爷爷的叙述中,还清晰地记得当年那些战友和长官的名字。

他的经历更特别。1945年抗战胜利,他们押着日军去开封。1949年随部队到福建厦门准备去台湾,已经上了船,但害怕以后不能回家,就又下船了。

他现在住的房子曾经几十年未曾通电,也无人照管,有一个外甥偶尔照料。自己种了一小片花生,是之前日常生活的来源。

志愿者去年年底找到他,通上电,定期看望,但路途实在太远了,只能做到两个月看一次。而这次来的时候,已经停电一个月了。

他的屋子里一片漆黑,看到一个斜坡的长家具,上面已经有蜘蛛网了,同行的志愿者告诉我,这是棺材板,他们独自生活,早就给自己备下了。

一个人,要多么孤独,才会清晰地记得80年前的那些人名,那些地名,那些点点滴滴的往事。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8月15日

心里一束光,人间一片情


■ 冀爷爷,穿尼子衣服的上士文书

见到他时,他正坐在床沿上休息,床边架设了竹杆,好让老人能有个依扶,防止他不小心再次摔下。

是的,某天夜里,老人家翻身不小心摔到了床下,导致身上、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着实令人心疼。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冀爷爷年轻时,在营部当文书,穿的是尼子衣服,坐过五个头的美国飞机。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老人年纪大了,耳背是常事,可他想要努力听清楚,一只手牢牢抓住栏杆,尽可能凑近大家。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天气炎热,老人身上起了很多痱子,没法穿上衣服。说要与他合影,他却说自己没穿衣服不礼貌,坚决不肯。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96岁高龄的老人,笑声爽朗,一字一句背诵《总理遗训》,坚定有力。

即便他不是抗战老兵,即便他是个普通的老人,这样顽强乐观的活着,已经是生命的礼赞,怎能不让人动容。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立言说:

对冀爷爷的感情是不一样的。他是荷言第一个一对一助养的爷爷,当年的远征军,有文化。助养他这两年,这是第一次见他,亲切得就像自己的亲人。

志愿者的负责人曾经问我说,你当时为什么会选择助养他?我说,因为看到他介绍说自己的长官曹占中是江苏人,而我们家,也有远征军。

老兵们有文化的不多,冀爷爷从小读书,受过不错的教育。在1944年征兵的时候,22岁的他和他的三个亲兄弟,就想为国家做点什么,放弃了家中优渥的生活,主动参军。

96岁的他,至今依然记得,那一年,22岁的自己从南阳到老河口到巴东上传,过重庆到昆明到一个叫杨集子(音)的地方,经过了五轮考察,文化课,身体素质训练,淘汰了很多人,他被留下了。坐着美国飞机去了驻印军野战补给团。他有文化,在营部当上士文书。日本投降后回国。

他拉着我的手说了许多许多,我清晰地记得,当他背诵总理遗训的时候,眼里闪烁着少年的光芒。中华男儿,英勇向前,誓和日寇,抗争到底。

他,也曾是少年。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 养老院里,三个爷爷好作伴

到了这里,稍稍能松一口气。相比之下,养老院的环境与照顾,都要好很多。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曾经独居数十年的孙爷爷,参加过淞沪会战和四次长沙保卫战,对战场记忆极其清晰,交谈时能够抑扬顿挫的说出好些故事。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老人爱看书,桌上一副老花眼镜下,是一本《三战三捷》。不知这其中的人物故事里,是否也有他的峥嵘身影呢。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王爷爷不大爱说话,但是精神头很好,腿脚不便,却也能拄着拐杖走走。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他在被志愿者找到之前,几乎是自生自灭的生存状态,难以想象老人是如何挺过来的。不大爱说话,事出有因。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笑容满面的朱爷爷,是此行最特别的一位,他开朗、乐观、爱唱歌,穿着志愿者为他做的卡通T恤,印有他的卡通头像,向我们走来,颇有些神气呢。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枪口对外,齐步前进!不伤老百姓,不打自己人,我们是铁的队伍,我们是铁的心,维护中华民族,永做自由人!”

朱爷爷给我们唱了一首又一首打鬼子的歌,依稀能从他的歌声里,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艰难与不屈。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平静又安逸,抗战老兵有尊严地安度晚年,在这里得以实现了。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立言说:

最后一站的心情,相对轻松。养老院环境不错,照顾也周到,加上志愿者一周一次来看望爷爷们。他们得到了尊敬和被记得,状态很好。

记忆最深刻的是孙爷爷,他104岁,参加过淞沪会战和四次长沙保卫战,思维和记忆力令人惊讶。祖上也是咸丰年间大学士,家中自幼殷实。他去过很多的地方,都是打仗和行军。在上海、镇江、宝鸡、徐州、成都等等等等,包括去过我的老家扬州泰州一带。

我总觉得战争中的一切都是片段式的,因为一场场轰炸和打,会断片。事实上也是如此,孙爷爷说起淞沪会战,就记得在上海宝山区和日军作战,白天日军大炮飞机轰炸上海,他们晚上偷袭日军,就这样打打打了两个月,一直到11月。根本不知道何时才能停,就是打仗。后来接到命令退到镇江,他讲到一个细节,12月的天气里,很多人抱着门板飘过江,他们用竹竿棍子帮助大家上岸,死伤惨重。

抗战八年,他随部队辗转南北,参加过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长沙保卫战,徐州会战等九次大战。

孙爷爷曾经口述过历史,细节太多太多了,包括接受日军投降时的细节,师长说胡子拉碴弯腰驼背的不许去,年轻威武的去,不许没收对方个人财产,包括钢笔手表什么的,不能略带战俘,投降了就是死老虎,有本事上战场打仗是英雄,现在打人就是狗熊,违者,斩;包括庐山谈判的时候,他们102旅给周总理马歇尔做警卫等等。而这些,在后来,成为他遭受很多非人虐待和歧视最重要的点。

一线志愿者说,他们当时也很质疑一个老人,怎么会什么都记得。当后来我们知道,

他独自在一片无人的小屋中度过了数十年,周围除了田地就是田地,直到100岁,都是自己每天担水煮饭。水井旁的菜地就是他一日三餐。而这数十年,几乎无人交流。我相信了。

我几乎可以想象,无数个日夜,他能回忆起的就是年轻时的自己在参加无数个战役时的样子,是刚上战场的时候,年轻的他和战友心生恐惧,师长说的那句话:“我们在有枪,死了有人立碑;可后方的家人什么都没有。”

所以,终其一生,他都不曾是逃兵。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写在最后

2018.8.23

整整2天,我们深入河南各地村镇,先后走访了8位抗战老兵,参与了815纪念日祭奠活动,内心百感交集。

截止今年年初,河南地方已经相继去世了153位抗战老兵,他们中,有的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救助;而有的,直到去世的那一刻还在艰难的活着。

2015年,中央军委和国务院给参加过抗日战争且依然健在的部分老兵颁发了奖章。走访和了解这么多,才知道能拿到一枚纪念章,是老兵们最最在意的事情,几乎是和生命一样重要。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这种荣誉和认同,是对他们穷困且被歧视一生的慰藉。曾经有老兵,志愿者找到他的时候,已经被多年贫病的生活折磨到灯烛将灭了,没有来得及拿到纪念章和证书,到临死之前,依然念念。

他们不怕死,当年上战场,都没想过活着回来。

他们怕被遗忘,怕被误解,怕被世人歧视。

真的,死不可怕,生不如死最可怕。然而,留给抗战老兵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如果你看完此文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可以联系“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奉献你的爱心,助理抗战老兵安享晚年。

愿明年再相见,青山依旧在。

她见到自己守护的老兵,含泪写下此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