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最佳狀態:既不苛刻強求,也不放任自流

教育的最佳狀態:既不苛刻強求,也不放任自流

[注:《教育即喚醒》系本號溫州好老師(真名楊聰)的著作]

文\天藍色的雲:敏丹

這幾天,抽著空在看楊聰老師寫的《教育即喚醒——走進問題學生》這本書,引發感慨無數,可嘆時間的匆匆。今兒個總算曬著柔和的暖陽,溢出些許的感嘆,聊記下點滴的思緒。

在這之前,看過蔡興蓉老師的《走在孩子後面》本想也寫點什麼,最終沒寫成,只留下片言隻語殘存在腦中。剛好可以藉此機會揉合著寫寫。

本意看這一類的書是為著自己的孩子,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個合格的媽媽,只知道讓自己少走些彎路,唯有多讀書,多看前輩的經驗之談引發諸多的實踐。為著寶貝的健康成長。可是,看著看著,不免心裡油然而生一種要學會善待你——我的學生。

的確,走在孩子後面,每每站在校門口值日的時候,看著不同層次的孩子走進校門,身上揹著比自己體重還要重似的的書包,心裡不免有些心疼。看著孩子在校門口哭哭啼啼不進入,家長的苦口婆心和威嚴恐嚇,心裡不免有些憐憫。看著家長細心呵護,連孩子半步路都不肯放手,一個勁兒地違反校規,送孩子進班級,心裡不免有些覺得可悲。在如今這樣的教育體制之下,孩子是碰不得的,借用一位老師的話說,那就是如今的孩子呀,說說不得,不說不得,打打不得。是啊,孩子難教,在這樣一個一遇到問題就推卸責任的環境裡,我們的孩子到底會成為什麼樣呢?望著孩子們瘦弱的身軀不禁開始浮想。

我也曾試著翻看孩子們的書包,到底為什麼會這麼重,可是翻來覆去地尋找,也找不出什麼名堂,所有的一切加在一起就這麼重了。我也曾試著走近孩子的家庭,可是我發現不管你怎麼勸說孩子的父母多多放手,家長們總是說他不會,當一遇到孩子的問題時,某位家長甚至說,乾脆送到輔導老師那,耳根子那個清淨啊!真不明白,自己的孩子總只有這麼一兩個,輔導老師家有那麼多個不是親生的孩子,到底哪個才是會用心走近孩子的呢?再說又有多少的輔導老師是為著人的一生髮展而前進的呢?我也曾試著走近孩子,可是我發現,孩子的教育已經根深蒂固了,在學校的表現跟在家裡的表現完全兩樣,當家長說出在家裡的表現時,那真是令人大吃一驚。我也迷茫了,我也彷徨了,甚至,我也想隨大流了。

看到楊聰老師寫的《蒲公英的約定》時,我心裡看到了一絲的共鳴。差生,這個詞的確不能運用在分數糟糕的孩子身上,他們只是分數差,我相信他是個孩子,他只是有些趕不上別人的腳步罷了!這就想到了自己經常所說的五個手指頭的長短不一,更何況每一個不一樣的孩子呢?楊老師所寫的案例個個都很真實,在我們的教學生活中都遇到過這些問題孩子,但是面對這些問題孩子的時候,我們也都採用過楊老師所寫的辦法,但所不同的是,我們沒辦法堅持。更何況那分數的大關在等著我們,各種的評比分數的驅使下,使得我們對這些問題孩子討厭的同時又生分出些許的厭惡。時不時在想,我們班若沒有這麼幾個就好了。可是,若真沒這幾個作為陪襯後,經過時間的沖蝕後,還是會冒出幾個問題孩子,幾乎沒有一個班是大家都處在同一個水平線上的。有時候是否恨不得只教一個孩子好了,可是一個孩子到最後也不能保證門門功課都是好的!不管怎麼樣,這總是達不到心中的要求。倒不如學學楊老師,用最為純淨的心去看待孩子,看待他的成長,看待令我們討厭的問題呢!因為,相逢即是緣,當緣滅時,你想挽回也回天乏術。

真的,善待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本書,一本不按計劃行走的書,值得你花一輩子的心血去研究每一個孩子!感謝書籍,讓我看到更為廣闊的天空,感謝致力於研究眼光看待學生的作者,讓我看到自己身上所存在的不足,感謝楊聰老師,讓我的領悟又更深層一次,感謝每一個在我生命中出現的孩子,讓我試圖磨平自己那焦躁的本性!我將一輩子告誡自己,善待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