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通宝钱币一组:“乾隆通宝”、“嘉庆通宝”和“道光通宝”

古代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方孔铜钱应天圆地方之说,所以秦始皇铸钱以此为型。圆形方孔钱,是我国古代钱币的俗称。这种圆形钱币,由环形钱演变而来,它们中间有方孔,成为我国古代铜钱的固定形式。方孔钱以秦的半两钱为最早,清末的宣统通宝为最晚。这种钱在我国沿用了2000多年。


因圆形方孔钱在形制上完全符合“天圆地方”传统哲学观念,所以无论是秦统一中国后颁行的半两钱、汉代通行的五铢钱,还是唐代以后通行的各种“通宝”、“元宝”,在形制上都完全一样。由于历代帝王将相和文人艺术家的参与,使小小的钱币成为文化艺术的载体和结晶,拥有一段悠久而丰富的历史。


清代通宝钱币一组:“乾隆通宝”、“嘉庆通宝”和“道光通宝”


近日,有幸征得清代通宝钱币一组,该组钱币直径2.3--2.4厘米。图中上方为“乾隆通宝”,该钱币铸于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乾隆通宝是乾隆时期的流通货币,乾隆皇帝在位的六十年年里施展其“文治武功”的治国策略,创造了封建社会里最后一个辉煌盛世,之后民间便盛传佩带“乾隆通宝”铜钱可驱灾辟邪,又因乾隆二字谐音“钱隆”,备受后世藏家所喜爱。


清代通宝钱币一组:“乾隆通宝”、“嘉庆通宝”和“道光通宝”


左下方为“嘉庆通宝”,嘉庆通宝铸于清仁宗嘉庆年间(1796-1820年)。钱面文字“嘉庆通宝”以楷书书写。嘉庆帝勤政图治,曾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解决国情的内忧外患情况,可惜的是并未能从根本上扭转清代中衰之势,实在可叹。但由于嘉庆帝嗣位的特殊性,所以嘉庆初年户、工等局没有全额铸行嘉庆通宝钱,这也算是一大特色。


右下方是“道光通宝”,道光通宝是中国古代钱币之一,铸于清宣宗道光年间。钱正面为书写的“道光通宝”四字,由上而下从右至左直读;这枚钱币包浆老旧,由于历经沧桑,使用痕迹明显,品相略有磨损,恰好说明它的历史悠久。因存世数量较少,极具历史研究价值。

《南国相拥》网络推广,进驻媒体平台有:微信公众平台、今日头条、百度、搜狐、网易、雅昌艺术网等主流艺术媒体平台,部分文章同步更新,形成新一媒体传播矩阵。

觉得文章精彩就转载吧,分享给你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