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分享:卡拉曼的安全邊際和巴菲特的護城河!

整體來講,2018年是我快速成長進步的一年。投資雖然負收益,但我並不擔心,也睡的安心。

自2015年進入股市以來,經歷了三次股災:15年牛市泡沫破裂導致的股災;16年初熔斷機制股災;18年毛衣戰及經濟下滑壓力導致的股災。前兩次資金量小,對於股災的印象不深,整體影響也不大,今年的股災給人的感覺用一個詞比喻最為貼切,那就是“impressive”。

慶幸!經歷了三次股災的大災大浪我還活著,而且活得不是最差的。

2018年收益率:因半途中有新的資金進入,沒有準確計算。估算的收益率是-20%左右……其中,港股貢獻浮虧超過13%左右,A股貢獻7%左右。

兩個沒想到:一是沒想到江南集團會跌到最低0.36的價格。雖然,對於我來講,越低的價格應該越興奮才對,但是資金不容易出去也成了頭痛的事,而我由於種種原因沒法辦香港卡,只能將其他的股賣了換一些過來。另外一個沒想到是平時一直關注茅臺研究茅臺沒白費,茅臺大幅下跌給了我加倉的機會。

2018年總結如下:

1.學習的進化。今年陸陸續續讀了十幾本書。深入研究的有四本:《巴菲特致股東的信》楊天南翻譯,《指數基金投資指南》銀行螺絲釘著,《學會估值輕鬆投資》達摩達蘭著,《投資的護城河》。

另外,買了一本盜版《安全邊際》,因為正版《安全邊際》1700刀,非常捨不得。而盜版書翻譯水平太差,排版太水,讀得我眼疼頭也疼。

對卡拉曼“手中一直保持有現金”的策略表示很感興趣,也進行了一些思考。思考結果是:卡拉曼的方法很難,比巴菲特的難多了。卡拉曼的投資方法對投資商業企業管理金融等專業技能要求極高,對各種企業的理解、價值分析及估值方法要求極高,且要分析市場中大多數的公司而尋找被低估出現安全邊際的公司,卡拉曼的方法更適合投資機構或者有多人的團隊來做,而散戶更適合使用巴菲特的方法。

2.投資實踐的進化。2018年基本完成了從“只買具有安全邊際的便宜貨”到“合適的價格也會買入優秀公司”的進化。江南集團買入是我踐行價值投資並較為重倉的持有的一支具有安全邊際的票,我會繼續持有,直到他迴歸價值,但今年我完成了進化,從“格雷厄姆”式(或卡拉曼式)投資到“巴菲特”式投資的進化。主要原因在於,我通過對巴菲特致股東的信,巴菲特的演講和視頻的進一步研究,對段總講話、博客進一步學習,逐漸理解了投資之不易,應該買入好公司高枕無憂可以安心睡覺才是最好的投資方法。巴菲特說,要投資具有護城河的企業,並且以合理的價格買入優秀的公司。這對於普通的散戶投資者來說是最好最優秀或者最省力的投資方法。

2018漸遠,2019已來,期望2019家庭幸福,兒子健康快樂,股票有更好的收益。(作者:moatsOFinvestmen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