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杂谈:隋唐第一军师——“牛鼻子老道”徐茂公

第一,徐茂公不是“军师”,更不是“牛鼻子老道”,而是不折不扣的一员武将

《隋唐演义》是大家非常喜爱的小说,“混世魔王”程咬金、“牛鼻子老道”徐茂公、忠义秦叔宝……,一个个人物栩栩如生。小说中的徐茂公是一个军师人物,能掐会算,善于算计,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真实的徐茂公原名徐世绩,字懋功。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绩,汉族,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东南)人,唐初名将,与李靖并称,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早年从李世民平定四方,后来成为唐王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曾破东突厥、高句丽,功勋卓著。历仕唐初三代帝王,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不过在官场的摸爬滚打过程中,徐懋功也过得异常小心翼翼、战战兢兢,李绩(即徐茂公)享年七十六岁,唐高宗辍朝七日,赠李绩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

老白杂谈:隋唐第一军师——“牛鼻子老道”徐茂公

徐茂公出身大户人家,并非评书中说的牛鼻子老道。隋末乱世中,徐懋功看出天下必将群雄逐鹿,所以他年仅17岁就投奔到著名的瓦岗军翟让麾下,并成为军中的核心显要人物。当然,并非是做军师,而是独当一面的将领。当然,程咬金也没做过什么混世魔王,他亦是一个瓦岗将领。一代枭雄李密取代翟让后,对徐懋功并不信任。李密火拼翟让时,“徐世勣走出,门者斫之伤颈”,幸赖“王伯当遥呵止之”。李密杀翟让后,“颇自骄矜,不恤士众”,“徐世勣尝因宴会刺讥气短,密不怿,使世勣出镇黎阳,虽名委任,实亦疏之。”

老白杂谈:隋唐第一军师——“牛鼻子老道”徐茂公

第二,徐茂公与李密:徐茂公忠心耿耿,好心反而害了李密

1.以特殊方式随李密降唐

李密不信任徐茂公,派他出镇黎阳,实际上是半独立性质。

这样,倒帮助徐茂公避开了一场祸事。

李密与王世充交战,初胜后败,无力支撑。李密不信任徐茂公,故不敢去黎阳,干脆投靠唐。

徐茂公区区一个黎阳,难以与各诸侯抗衡。故徐茂公不敢自立割据称王,而要选择一豪强投之。讨论后决定投唐——老徐是有眼光的!

但其向唐投诚的方式出人意表:他的使者到了长安,李渊大喜。然而一问,却发现使者倒是真的是来协商投唐事宜的,但使者找的人却不是李渊,而是——李密!这个徐茂公,将黎阳的土地、军人、老百姓、各类资产,清点造册,交给了李密!李密已经降唐了,他把这些东西交给李密,意思很清楚:自己也投靠大唐!但是,他却作出一副追随李密的样子,将功劳算在了李密名下!

老白杂谈:隋唐第一军师——“牛鼻子老道”徐茂公

2.无意中害死了李密

世事总是难料。徐茂公本来是好心,但结果却是害死了李密!

徐茂公将黎阳交给了唐,李渊就派李密去黎阳安抚。然而李密走后不久,有人就对李渊说了,这个李密并不安分,这样放他出去,恐怕是放虎归山。李渊就派人去找回李密。李密心中不满,又恐惧,就决定反唐,王伯当苦劝,李密不听。于是李密率兵袭破邻近的桃林县(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掠夺畜产向南进入熊耳山,准备前往襄城(今河南省汝州市)投奔旧将张善相。

这个事现在还有很多问题搞不清楚:李渊为什么找回李密?是不信任还是常规的试探(考验)?李密为什么反唐?是早有此心还是害怕小人陷害?

但不管怎么说,李密进攻桃林,就是不折不扣的倒戈。

盛彦师得知桃林丢失,率兵埋伏在的陆浑县南邢公岘(今河南省卢氏县官道口镇的邢公山)。李密经过时,被飞箭射成了刺猬。

老白杂谈:隋唐第一军师——“牛鼻子老道”徐茂公

3.安葬李密

李密死,盛彦师派人割下首级,飞报长安。李渊派人将首级送往黎阳。

徐茂公并没有急于与李密“划清界限”,相反向李渊写信,为李密求情,希望李渊准许李密“入土为安”。

李渊感其忠义,允之,徐茂公安葬李密。

第三,不参与李唐“家事”?

皇家的家事,对于大臣来说,是非常可怕的事儿。其前的杨修、其后的岳飞,惨死的原因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掺和了废立之事。

徐茂公也两次直面此类头疼事。

第一次是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时已经使用李绩这个名字的徐茂公无表现。故凌烟阁功臣中,战功赫赫的徐茂公位列倒数第二,仅高于同样未参与的秦琼。

第二次是唐高宗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与宰相班子多次交锋。班子中其他成员均支持长孙无忌、反对废立。李绩不言,高宗示意,李绩心领神会。于是一次退朝时李绩以脚疾为由滞后了几步,简单了表态“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李治随机不顾长孙无忌反对,废了王皇后。

关于这一点,

(1)先说明一下:当时宰相是一个班子,而进了班子以后就不能单独见皇帝了。这是当时约束皇帝和宰相、企图让他们之间相互约束的一个机制。

(2)李绩算不算参与李唐“家事”?

李绩的这个态度,遭到了后来一些人的指责,认为李绩明哲保身、不敢主持正义。

还有人为李绩辩护,说他坚持了“不干涉皇家家事”的原则。

其实双方都不对。个人认为,李绩那句话就是表态,但无可厚非。也许是无奈,也许是他本人的态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