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衡州花鼓戲

尋味——衡州花鼓戲

新編衡州花鼓戲《江姐》劇照

衡州花鼓戲為湖南花鼓戲六大流派之一,流行於湖南省湘南地區。各地的名稱不盡同,在湖南衡陽、衡南、耒陽、常寧一帶稱之為“馬燈”。

自古以來,湘南地區的漢族民間小調和歌舞都很發達,早在南宋時代,史籍上就有"州民為百戲之舞"的記載,衡州花鼓戲就是在這一基礎上形成的,與燈會、採茶、儺舞聯繫十分緊密。衡州花鼓戲的雛形是一種叫"車馬燈"的漢族民間歌舞,由一醜一旦表演,後來增添了說白和故事情節表演,形成一醜一旦的“二小戲”,用吶子伴奏。後來又產生了小生角色,發展為以“三小”見長的衡州花鼓戲,據說“三小戲”在清朝咸豐、同治年間非常流行。由三小戲發展“多角戲”。衡州花鼓戲的形成年代已經找不到確切記載,據推斷應該是清朝後期,大約是在清同治年間。在清末,衡州花鼓戲一度相當活躍,衡陽的各縣市成立了許多戲班子,因為這種戲班子活動範圍廣、時間長,被人稱為"四季班",衡州花鼓戲的早期班社多為業餘性質,一般一個班子8至10人。演員與樂隊沒有嚴格分工,基本上農忙務農,農閒從藝。新中國成立之前,藝人們的社會地位極低,20世紀30年代後,由於社會動亂,衡州花鼓戲日漸衰落,班社所剩無幾。40年代日軍侵入衡陽後,戲班子幾乎解散殆盡,新中國成立後許多專業的衡州花鼓戲劇團又成立起來。不過在舊時,衡州花鼓戲也常遭查禁,藝人們只得躲進大戲班中到各地演出,以至形成了與其他劇同臺演出的狀況,人稱“調戲班子”。這種演出活動,有利於衡州花鼓戲在劇目、聲腔以及表演程式方面的發展。在形成的過程中受到了衡陽湘劇、木偶戲、皮影戲等其他戲劇形式的影響。在聲腔、演出劇目上也多有借鑑。

尋味——衡州花鼓戲

湖南經典花鼓戲《劉海砍樵》

衡州花鼓戲行當的劃分,以小生、小旦、小丑為主,老生、老旦、花臉無專行演員。早期的花鼓戲藝人,“三小”分工也不甚明瞭,大多能滿臺轉,缺什麼角就頂什麼。直至上世紀四十年代,才開始有較明確的行當劃分。在“三小”行當中,以醜為首,表演技術要求較高,要有手、眼、身、步、鼻須、扇子、手巾等各種基本功,會講各種官話鄉談,還要掌握一些民間武術。

旦行則以表現農村婦女為主,如《對子調》、《過江》、《打錢鞭》、《抖碓》、《磨豆腐》等劇。同時講究幽默,風趣,誇張。如《山伯訪友》中,插入書童四九從梁山伯手中取碗偷酒喝的細節,《滿姑吵嫁》中李玉連與滿姑一見鍾情,二人相對的視線能被書童從中牽動使其身體隨之搖晃。

中、晚期的劇目多為“三小戲”,題材更為豐富。除了取材自農村生活的之外,還有取材於傳統民間傳說、神話故事以及與儺壇活動密切相關的劇目。

尋味——衡州花鼓戲

傳統花鼓戲《喜脈案》

從整體來看,衡州花鼓戲的劇目具有通俗易懂的特色。劇本大多取材自日常生活,表演普通人物,並雜用土語鄉音,生動形象,生活氣息很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創作、改編、整理了一批現代劇目,如《婆媳比武》、《補鍋》、《春山坳》、《重相遇》、《兩鍋湯》等。

衡州花鼓戲保留下來的傳統劇目有165出。其中小戲104出,中型劇目35出,大戲26出。從聲腔分,則川調戲126出,鑼鼓班子戲27出,小調戲12出。

整個劇目中,1/3為“二小戲”,60%是“三小戲”,大本戲較少。早期劇目為“二小戲”題材主要來源於農村。這一時期劇目情節簡單,思想傾向積極健康,生活氣息和地方特色濃厚。衡州花鼓戲的表演具有載歌載舞、輕鬆活潑的藝術特點。歌舞與劇情結合緊密,有的戲的主要情節都是以歌舞形式出現。

尋味——衡州花鼓戲

傳統花鼓戲《五女拜壽》

衡州花鼓戲的表演有濃厚的歌舞色彩,如《採蓮》、《劉海砍樵》、《磨豆腐》等裡邊的划船、砍柴、磨豆腐等動作,都是根據實際生活加以提煉和美化的舞蹈動作,還有一些戲的主要情節都是通過歌舞來表現的。另外一個表演特色就是表演非常細膩,甚至誇張,在《藍橋會》中名旦張秋生扮演藍瑞蓮,與小生相遇時抖開手巾,羞答答遮住半邊臉,卻從指縫中暗送秋波,二人分手時,她低眉回首,眼淚簌簌而下,演得活靈活現,十分真實感人。衡州花鼓戲的唱腔是很有地域特色的,受道教音樂和佛教音樂影響,曲調很活潑,用吶子和鑼鼓伴奏,衡州花鼓戲主要有吶子牌子、川子調、小調三種主要聲腔,並有少數雜腔,音調高亢、熱烈、抒情,有濃厚鄉土氣息和田野山歌風味,表演形式貼近生活。

衡州花鼓戲分文、武場。文場以管絃樂伴奏,新中國成立前僅有"竹筒子"(胡琴)、嗩吶兩種樂器,後來逐步增加了二胡、三絃、揚琴、笛子、琵琶、提琴等,但主奏器仍為嗩吶與"竹筒子"。老人說:"不會嗩吶不算左場(文場)"。嗩吶有五種,即大嗩吶、二堂、三吶子、四吶子、滿吶子(竹引子)。"竹筒子"的筒、杆均為竹製,與長沙花鼓戲所用"大筒"比較,筒較細長,定弦有東(2/6),西(4/1),南(5/2),北(6/3)調之分。

尋味——衡州花鼓戲

花鼓戲旦角定妝照

另有一種四度定弦(3/6),稱廣調手,專作配調用。武場以打擊樂伴奏。在早期六至八人班時,僅有兩人運作,打鼓兼小鈸,打大鑼兼大鈸,小鑼多由檢場的學徒兼任,鼓點也較簡單。新中國成立後才有較大發展。

主要作品有《秦香蓮》、《追魚記》、現代花鼓戲《江姐》、《沙家浜》、《杜鵑山》、《紅燈記》。主要以衡州地方方言為舞臺語稍加提煉而形成的湘南花鼓戲獨一流派。聲腔基本以“嗩吶牌子”和“川子調”為主,音樂以活潑、開朗、高亢、激昂著稱,熱情奔放、載歌載舞、山歌濃郁的表演形式是衡州花鼓戲的基本藝術特點。明清時期,“衡陽馬燈”在湘南各地的藝人中流傳著這樣一些口頭語:“無衡陽人不成班”,至今仍然流傳於郴州、耒陽、永興等地。“衡陽兜,安仁枝,攸縣葉” 流傳於攸縣、茶陵等縣。“根于衡、末於茶” 流傳於安仁。“衡陽馬燈、祁陽戲” 流傳於邵陽、邵東等縣。衡南、衡陽、耒陽、常寧一帶叫“馬燈”,攸縣、茶陵一帶叫“地花鼓”,安仁、永興一帶叫“花燈”,臺灣一帶叫“衡陽花鼓”,各地叫法不一。1954年根據湖南省文化局意見統稱衡陽花鼓戲,各縣專業劇團均以各縣冠名。1982年,在籌備撰修《中國戲曲志·湖南卷》時經過論證協商,將流行在湘南各地的花鼓戲劇團統稱為“衡州花鼓戲”。

尋味——衡州花鼓戲

新編花鼓戲《三抬花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