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建議抄底A股,但是也別浪費了2019年全球股市的“熊市”

一般邏輯上,當股市下跌20%,我們就認為市場進入了熊市,以這個邏輯,目前無論是A股,還是全球股市,都已經處在熊市,或是位於熊市的門口了。而提到熊市,大部分會都有兩種想法,一種是多做多錯,不做不錯,所以在熊市要減少交易或者少參與,一種是我們常說的,人棄我取,人取我棄,抓住時機,抄底市場,從而賺取更大的利潤。這些話,往往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面對現在的A股,我不認為,現在該是全力抄底的時候(就像先前的一篇文章中提及的)。但是面對2019年全球股市的熊市,我們也別浪費了。

不建議抄底A股,但是也別浪費了2019年全球股市的“熊市”


從數據上來看,截至10月底為止,滬深300指數的動態市盈率中位數為17倍,中證500指數的動態市盈率中位數為19倍,創業板指數平均市盈率也難得回到了30倍的水平,確實這些數據無一例外都處在歷史低位,但是低位卻不代表沒有泡沫。

我們都知道,很多企業拼命想上市,原因很簡單,就是一旦上市,便可以讓自己身價動輒幾百億,即使主業盈利狀況十分不堪,也可以通過隨意質押一點股票,藉著“多元化經營”或其他的種種名義到處去“買、買、買”,這種自我吹胖,這種基於自我債務膨脹而產生的景象,是不是很像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希勒所描繪的“非理性繁榮”呢?

不建議抄底A股,但是也別浪費了2019年全球股市的“熊市”


根據之前上市公司公佈的財報,我們都知道,滬深兩市合計3000多家上市公司的總淨利潤中,銀行佔全部淨利潤總額的47%,房地產公司佔全部淨利潤總額的16%,兩者的佔比達到63%,那些非銀行類、地產類上市公司們呢?再來,我們中小板和創業板的近1500家上市公司,淨利潤只有4000億左右,平均每個企業的淨利潤不到3億。要知道,這還是經過粉飾的財報,裡面是否會有水分,會有多少水分,我們都不知道。市場需要一定的泡沫,但是目前的低估值,是否代表了泡沫已經回到了可投資的範疇內呢?

不建議抄底A股,但是也別浪費了2019年全球股市的“熊市”


很多人建議,趁著現在估值低,尋找那些估值明顯低於其內在價值的上市公司,進行長期投資。因為這類公司,即使後續股價繼續下跌,但是如果能長期持有的話,投資回報也一定不俗。這個邏輯我不反對,因為確實有這類上市公司的存在。但是對於絕大部分投資者而言,你能否撥開層層迷霧,找到這些股票;能否不為外界所動,堅持長期持有,這些都是問號,更何況未來會怎麼樣,我們誰也不知道。所以這些都是不建議急著抄底A股的原因。

那為什麼說,別浪費了2019年全球股市的“熊市”呢?首先,很多人有一個誤區,熊市不是說一直跌,熊市中也會有波段反彈,而且,我相信2019年股市的盤中波動,可能會是近幾年來最大的一年。簡單來說,我的依據是:

1/ 隨著經濟下行週期的確認,面對經濟的不確定性和各種需要,我們有理由相信,股市隨時會有一波因為某些政策而催生的紅包行情。而且這種紅包行情很可能會呈現出多次、但持續時間短的情況。

2/ 市場的動盪也是機會的開始,因為這種“動盪”,特別是盤中越來越大的動盪,對於短線操作者來說,這種波幅絕對是福音。看看最近A股連續出現的,高槓杆、高負債、業績差的公司股價閃崩的場景;看看經歷了聖誕閃崩,昨天又反彈1000多點的美國股市。我們有理想相信2019年,這樣的市場“動盪”還會持續。

而這些,對於我們來說難道不就是2019年熊市中最大的機會嗎?更何況既然監管層已經表示2019年去槓桿,擠泡沫還會繼續,那我們又為什麼要浪費2019年的這個“熊市”呢?

我的論述不一定完全正確,但是我希望可以讓你對於事情有多一個方面的瞭解,希望藉此可以幫助你更好的瞭解事情的本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