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冪成為《寶貝兒》的原罪,請拋開偏見去看待電影

楊冪成為《寶貝兒》的原罪,請拋開偏見去看待電影

楊冪一直是人氣熱度很高的女演員,而之前楊冪出演的電影票房,不說影片質量如何,至少票房是有保障的,楊冪電影票房成績是很不錯的,可以稱為“票房靈藥”。但現在楊冪首次參演文藝片《寶貝兒》卻沒有想象中好,上映5天,目前累計票房只有2304萬,豆瓣評分5.7分。

楊冪成為《寶貝兒》的原罪,請拋開偏見去看待電影

而今早人民網點評《寶貝兒》也被曲解,其實人民網那篇報道很中肯,對楊冪也是表揚大過批評。但是從網友的反應來看,對《寶貝兒》的爭議還是放在楊冪身上。很多人對流量明星轉型參演文藝片的態度都是不看好,認為楊冪演技還是沒什麼進步,只是想鍍金而已。然後帶著偏見的眼光去看待《寶貝兒》,似乎現在黑楊冪就是所謂的“政治正確”,楊冪就是原罪。

楊冪成為《寶貝兒》的原罪,請拋開偏見去看待電影

但是很多人都忘記了,《寶貝兒》這部電影想要大家關注的不是楊冪,而是像江萌這樣的社會邊緣人群。導演拍這部電影的初衷就是希望能通過這部電影,喚起大家對這類殘缺新生兒的關注,並且希望能引起對生命以及寄養制度的討論。結果,現在大家的關注點都是在演員身上,對於電影所想要探討的主題卻忽視了。

楊冪成為《寶貝兒》的原罪,請拋開偏見去看待電影

網上也有很多人評論認為《寶貝兒》太過平淡了,很無聊不好看。不過在小編我看來,《寶貝兒》是會讓我難過思考的好電影,如果把電影當做劇情電影看,你會失望,但當做現實會覺得非常好,楊冪的演技並不是重點,重點是要關注社會問題。

楊冪成為《寶貝兒》的原罪,請拋開偏見去看待電影

《寶貝兒》想讓我們關注棄嬰問題、寄養收養制度、殘障人士的生存狀況等一系列社會現實問題,沒看這部電影我真的不知道寄養、收養、殘疾棄嬰等等這些現狀,5.6%殘疾嬰兒這個數據看似小實際很大,有多少最後能生活下來?他們都在某個角落認真努力地生活著,只是被大眾忽略罷了。

楊冪成為《寶貝兒》的原罪,請拋開偏見去看待電影

同樣《寶貝兒》讓我想到身邊的一個小孩,說他是小孩,其實可能他比我大得多,只是他是永遠長不大的。小編第一次見他,應該是剛上初中,現在小編都快大學畢業了。我不太清楚他具體是什麼病,一開始看見他有點好奇,那個小孩還是看起來像3,4歲的小孩,面容呆滯,白天一般坐在奶粉店的門口(奶粉店他家開的)。後來時間久了,從別的人嘴裡也大概知道了,他好像長不大,智力也有問題,偶爾路過看到他媽媽給他餵飯,他媽年紀看起來挺大的,鄰居偶爾提起也會嘆氣,畢竟如果照顧他的母親不在了,後半生他能靠誰,兄弟姐妹也不會肯帶一個這樣的負擔。當時只有同情的心情,而現在我真的好佩服那位媽媽,沒有放棄他,負擔起他的一生,也許有淚有苦,但更多是母愛在閃光吧。

楊冪成為《寶貝兒》的原罪,請拋開偏見去看待電影

最後,《寶貝兒》是紀錄片式的拍攝手法,用冷靜、剋制的態度給觀眾以思考的空間,不預設答案,不道德綁架,很具有社會意義。也許你觀影的時候會覺得無聊,但是看完以後真的會想很多,覺得自己真的很幸運。當然也希望沒有看電影的朋友,不要因為成見錯過《寶貝兒》,它確實值得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