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貧困縣小學生把營養餐奶倒入水溝,因其質量不合格

近日,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小學生把營養餐奶倒入水溝一事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當地官方回應稱,學生倒牛奶一事反映了該縣在學生營養午餐供應管理和服務上的問題,已責成教育主管部門協同供應企業立即整改,提供差異化服務。

湖南貧困縣小學生把營養餐奶倒入水溝,因其質量不合格

湖南貧困縣小學生把營養餐奶倒入水溝,因其質量不合格

實際上,早在2015年,當地就有多位政協委員反映全縣學生營養餐被一家企業壟斷;2016年,也有家長在網絡問政平臺上發佈長文,質疑“專供”隆回縣300多所學校學生營養奶的生產企業沒有“供奶資質”,所供“湘蜜”牌牛奶不好喝,很多學生直接將發的奶扔掉。

20日下午,負責“中國學生飲用奶計劃”的推廣管理機構—中國奶業協會通過中國之聲獨家回應,湖南隆回縣涉事的湖南湘蜜乳業有限公司並非中國奶業協會註冊的學生飲用奶生產企業。那麼這家企業以“國家學生奶定點生產企業”為名,供應銷售學生奶是否合法合規?營養餐計劃在各地實施過程中,究竟遇到了哪些問題?

湖南貧困縣小學生把營養餐奶倒入水溝,因其質量不合格

發放的學生奶實際是調製乳

隆回縣總人口128萬人,是國家級貧困縣。學生飲用的“湘蜜”牛奶由湖南湘蜜乳業有限公司(簡稱湘蜜乳業)生產,是隆回縣本土企業。當地網友曾質疑這家企業沒有供應學生飲用奶的資質,隆回縣委宣傳部回覆稱,因政策變化,學生飲用奶作為一般乳製品,統一納入相關職能部門的生產和質量監管,只要符合國家乳製品生產要求,具有相關職能部門頒發的“乳製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即可生產供應學生牛奶。該公司提供學生奶符合有關行業規定,無需另行申請學生奶標識。

湖南貧困縣小學生把營養餐奶倒入水溝,因其質量不合格

根據該企業官網顯示的產品圖片介紹,記者注意到,這家企業生產的學生奶包裝上均有“中國學生飲用奶”專用標識,編號為“SMC 431204”。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根據產品公示的營養成分表,並不符合學生奶的生產標準。“它的蛋白質才2.4克,最低也得到2.8克,這就不是純牛奶,不符合學生奶的標準,算是那種調製乳。對於學生來說,給他們喝純牛奶是最好的,蛋白質大於3克或者至少蛋白質含量大於2.9克。”

中國奶業協會:涉事企業非我會註冊的學生飲用奶生產企業

2013年,農業部等7部委發文,將“學生飲用奶計劃”推廣工作整體移交給中國奶業協會。中國奶業協會隨後也發出通知,“學生飲用奶計劃”在推廣工作管理方式改變後,未經中國奶業協會同意,不得以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名義從事相關活動。

目前“中國學生飲用奶計劃”的網站正常運作,企業註冊也在正常進行,最新的一批註冊文號是2018~2021年的。其中湖南省有四家企業,包括“湖南新希望、皇氏集團、湖南南山、湖南金健”,並沒有“湘蜜”品牌。“湖南湘蜜乳業”官網介紹,該公司是湖南中南部地區唯一的國家學生奶定點生產企業,為隆回縣10萬餘名農村學生提供學生奶,其產品包裝上也有“中國學生飲用奶計劃”的專有標識和註冊文號。對此,北京金誠同達(上海)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周貴長律師表示:“學生飲用奶有一個專有標識,加了個“學”字,如果沒有經過授權是不可以使用的,湘蜜乳業網站還這麼標著,而且說是湘中南地區唯一的國家指定學生奶生產企業,這是違反《廣告法》的,涉嫌虛假宣傳。它不是國家指定的生產學生奶的企業,網站標識是一個盜用的行為,混淆的行為。“

20日下午,中國奶業協會給中國之聲發來文字回覆稱,“目前我會對學生飲用奶生產企業實行標識許可使用管理,對符合《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推廣管理辦法》規定的申請生產學生飲用奶的企業,我會許可其使用中國學生飲用奶標誌並進行註冊,註冊企業可將標誌用於學生飲用奶產品包裝、學生飲用奶計劃宣傳和相關的廣告等,湖南的涉事企業並非在我會註冊的學生飲用奶生產企業。”中國農業大學朱毅副教授說,2013年改變“學生飲用奶計劃”推廣工作管理方式的通知,相關表述容易產生歧義,造成各地標識使用不規範。“中國奶業協會的推廣標識,因為它屬於團體標準,企業不用這個標識,但只要它在供應學生牛奶,所以就認為自己是定點企業。這個就是在理解上有歧義,而且那份通知留有很大的餘地,中國奶業協會沒有那麼大的力量去幹涉這些不規範的地方。

有部分地方將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作為生財之道

2011年我國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使3700萬貧困地區學子受益,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國農村貧困兒童營養不良狀況,但與中央的要求相比仍有差距。

權威數據顯示,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啟動以來,中央財政累計安排1248億元改善學生營養,並安排300億元專項資金,重點支持試點地區學校食堂建設。全國除北京、天津、山東單獨開展了學生供餐項目外,共有29個省1631個縣實施了營養改善計劃,受益人數達3700萬。截至2017年底,實現國家貧困縣營養改善計劃全覆蓋目標。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是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起設立的一個研究型基金會,曾連續多年深入調研各地營養餐計劃的落實情況。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盧邁說,學生營養膳食補助資金由中央財政支付,每生每天4元。目前,供餐模式主要有食堂供餐和課間加餐兩種。“4塊錢裡頭,到底學生吃到嘴裡多少,其實學生奶我真不敢恭維,我到學校裡頭喝過,和咱們正常供應的牛奶味道是不一樣的,沒有多少奶味,學生倒了是可以理解的。”

盧邁說,營養餐計劃要求覆蓋的地方要修建食堂,修建食堂,中央財政有撥款,但至今仍有部分地方,採取課間加餐的方式,給學生提供學生奶、麵包等簡易食品,這都不符合要求。“國家在這方面的投資,每年差不多是200億,去年是205億。這麼好的項目在實施中還是有不少問題。我們去甘肅的一個縣發現,學校的食堂是承包給一家公司的。這些問題都是國家明令規定的,教育部說要實施食堂供餐,這個下面到底實行沒有?為什麼有食堂要收費、要承包,然後給學生做加餐呢?這就是有商業利益在裡邊。兩類問題,一個是做飯的經費不落實,第二就是有商業利益在裡面捲入。”

盧邁表示,和學校修建食堂給學生吃上熱騰騰的飯菜不同,凡是將營養餐交給企業配送的地方,都涉及到商業利益的分成,不能一定確保中央財政每生每天4元的補助,足額讓孩子吃到嘴裡。“設立一個企業做這個事情,無論是採購還是加工學生奶,有多重利益,第一,企業是要有盈利的,企業做供餐可不是免費地在學校做食堂,第二,地方上是不是又有稅收?然後還有分發、分送這樣的費用。”

去年7月,教育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聯合發出相關通知,通知明確營養改善計劃實施以來,審計抽查發現,一些地區補助資金結存較多;同時,有的地方在責任落實、食品安全、實名制信息管理等方面還存在問題,影響了營養改善計劃的實施效果。

今年6月,教育部副部長朱之文在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現場推進會上表示,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還需在精細化管理上下功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