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里有文庙武庙两个“国保”,娲皇宫(奶奶庙)无奈靠边站!


在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黄牛蹄乡的李庄村,看完文庙、武庙两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我们问村民还有没有古建筑,村民说村东还有一座“奶奶庙”,以前村里有十好几座庙呢!李庄村的文庙和武庙是金元建筑,稍后我会专题介绍,敬请关注。

李庄村的“奶奶庙”位于村东,又叫“东庙”,主殿“娲皇宫”供奉的是女娲娘娘。这个女娲庙南北长35米,东西宽18米,占地面积630平方米。始建于清雍正六年,现存大殿为民国三十年移建的。

大殿内墙壁上挂满了“有求必应”的锦旗,看来这个女娲娘娘还是很值得当地人信赖的。我默默地对着女娲娘娘祈祷自己每周一篇自媒体爆文,目前看并不灵验。

大殿房檐下精美的龙形木雕,叫什么名字?在此求教于方家。据说曾经被盗,后追回来了。

大殿走廊的柱础,很明显也是老物件了。这里距离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的娲皇宫大约100公里,全国各地的供奉娲皇的为数不少,比如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的灵山,也有女娲的大型雕塑。

大殿正脊的正中位置三层楼式的脊剎。据了解,古建筑上脊剎的样式多种多样,有宝瓶状、宝塔状、楼阁状、仙人骑象状、三股戟状等,含吉星高照、事事平安、连升三级、福禄、智慧等喻义。

大殿正脊的一侧鸱尾。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古人以鸱尾作正脊两端的饰物,意喻平安福康。鸱尾先无口,唐晚期,鸱尾多了一张大口,即由鹅尾变成了鸱吻。将其置于屋顶正脊两端,防火灾、策安全,是其本义。

山门戏台正中一个大字,我想说是“有求必应”,仔细看又不像。谁知道这个字如何读、怎么解释,这里求教了!

也许是村里已经有了两个“国保”,也许是山西省的文物太多了——尤其是古建筑,这个娲皇宫竟然没有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瑞视觉》发布的照片全部是原创作品,欢迎关注、评论、转发或者收藏,盗用必究!如果你身边有奇闻趣事、感人故事或者需要帮助的人,请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