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两座“姊妹庙”:相距百米同时成“国保”,山西人说这不稀罕


山西省又称三晋大地,自古就有人类活动的迹象,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山西省文物古迹众多,被称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有数百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的“国保”就在普通的小村子里,甚至一个村子里有两处“国保”也不稀罕。图为无人机航拍的长治市平顺县北社乡北社村西北角的两座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姊妹庙”:左上角是三嵕庙,右下角为大禹庙。

北社村位于平顺县西15公里处的台地上,北面是潞城,南面是壶关,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有827户2280口人。图为北社村里的大禹庙,其正殿为元代遗构,其它皆为清代建筑。

北社大禹庙具体的创建年代不详,明、清皆有修葺。从无人机“扣拍”的照片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现在的北社大禹庙为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门(上为倒座戏台)、献殿、大殿,两侧有夹楼、廊房、配殿、耳殿。在2013年5月,北社大禹庙与三嵕庙同时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传说,当年大禹途经此地,见百姓吃水困难,便停下来帮助寻找泉脉,打出了一口泉井,当地百姓将其称作"大禹泉",并在泉井旁建起大禹庙以示纪念。图为大禹庙建筑。

大禹庙西北一二百米的地方是该村的另一处“国保”三嵕庙。嵕,音zong,古人专指三座以上山峰聚集一处的山。与大禹庙一样,三嵕庙具体的创建年代不详,明、清皆有修葺。现存大殿为元代遗构,余皆清代建筑。

从无人机“扣拍”的三嵕庙照片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北社三嵕庙坐北朝南,单进院,中轴线依次为山门(上为倒座戏台)、献殿、大殿、东西廊房、耳殿,占地面积988平方米。大禹庙和三嵕庙的创建年代、结构布局高度相似,且相距不远,可谓两个名副其实的“姊妹庙”。


一个小村子里有两处“国保”,北社村不是孤例。在北社村东北方向几十公里处的长治市潞城区黄牛蹄乡的李庄村,同样有文庙和武庙两个“国保”。地上文物看山西,不错的!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慢慢探访,与大家分享。敬请关注《瑞视觉》。图为北社三嵕庙建筑。

卫星地图上显示的北社村大禹庙和三嵕庙位置关系图。【《瑞视觉》原创文图,欢迎收藏、转发、分享和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