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個讓人有激情的城市


北京,是個讓人有激情的城市



01/


今天比平時上班早起半個小時,去傳媒大學上課,老師很棒,課程的知識密度很大,筆記也抄了很多,能聽出一種爽感。

真的,把做公眾號當職業一年多了,幾乎是維持日更,一個月20+的稿量。輸出的過程就像是掉血的過程,會讓人慢慢覺得累。

於是輸入就變成了一個很快樂的過程。

特別是有人把知識提純出來,去粗取精地教給你。

可在學校的時候,總是不知道這段無憂無慮、可以把學習當成唯一要務的時光多珍貴;工作一年後有了對比,越發喜歡起校園的純粹。

02//


雙學位報的專業是“網絡與新媒體”,與工作緊密相關。

在開班儀式上,老師講到招生的使命和責任,傳播理念和培養合格的、能夠改變周圍小生態、甚至能夠改變時代的媒體人的時候是真的感動的。

我其實是個挺煩聽假大空和套話的人,有時候也悲觀地覺得人如螻蟻,現如今階層固化,說出來的目標自己可能都不信。但是在這個地方,那些平時聽起來誇張的話,在被不斷變成現實。

可能,擦肩而過的某個人可能都特別優秀,甚至就是現在或未來能夠改變傳媒生態的人。

想想,就覺得是一件特別有激情的事情。

這就是北京的魅力吧。

之前去國家大劇院看劇的時候,看到展覽館裡的演出影像記錄。

平面的、二維的照片而已,可是被嵌套進了劇院的呼吸脈搏裡。對,就是你腳下的這片土地,這個劇院,這層樓,曾經上演過最偉大的劇目,見證著時光鐫刻下的人類文明印記——這些話聽起來跟新聞記錄片兒解說詞似的,但是它們是真的,而非可笑的誇張。

在北京,你能觸摸到溫度,感受到鮮活。世界是觸手可及,你努努力,可以隨時投身而入。而若非一線城市,繁華是電視上的,熱鬧是網絡裡的,就連流行語都要滯後幾個星期,這樣的世界,本身就是扁平的,阻滯的,安逸的。

03///


今天課堂上有個小插曲。

老師在播放一個紀錄片典禮視頻的時候,有個男生說,他不喜歡這個視頻,因為衝擊性太強又顯枯燥,放到網上肯定播放量不好。

老師說,這個也不追求網絡的點擊率呀。

其實兩種觀點我都能理解。

男生是市場導向,kpi思維。

做新媒體傳播的、做文化產業的,我們在工作中太需要這樣自洽了,太需要不敝帚自珍,去利用藝術感受和手段,製造“產品”,而非醞釀“作品”。因為給我們發工資的公司,追求的是盈利。

但也正是因為太多人是這種思維導向了,錢是好的,錢是重要的,能夠換錢的傳播率是體面的……我們都不傻,我們都知道。所以那些拍攝紀錄片的人,才更值得致敬吧。

我們在工作中已經這麼累了,回到校園,就更純粹一點吧!

想想 對傳媒最初感興趣的時候,是希望有說出真相的話語權;對藝術萌生熱愛的時候,是為了能夠用這種方式去表達,也用這種方式去保護自己。

當然,沒有誰對誰錯,這個世界也不是非黑即白,只是在某種語境之下,是否合適罷了。

只不過更想提醒自己的是,繼續對生活和未來保持“生澀感”,保持“空杯心態”。千萬不要去憑藉經驗做事,更不要被既定的經驗困住思維。

要相信,世界遠比你想到的精彩得多,人也比你想象的豐富得多。

04////


其實從前兩天,就在想自洽這個問題。

原因是看到一篇非常喜歡的文章《想當作家的人,千萬別去做新媒體》。

覺得非常能夠表述心聲。

是的,這是一個追求閱讀量的職業,大量的輸出可能會磨損你的靈氣,讓你疲憊甚至厭倦。

但是這篇文章,沒有給出更好的答案。

我們去做什麼呢?去繼續掙傳統文學雜誌給的微薄稿費,才算是對文字熱愛和堅守嗎?才算是對才華的保護和尊重嗎?

或者做一個完全不喜歡的職業,僅僅當成掙錢的職業,然後小心翼翼供養起愛好。

喂,恐怕,這樣是把自己想得太脆弱了吧。

後來覺得,我們有時候沒必要把商業和藝術放在一個對立的層面上,特別是在我們不是一個富二代,不能玩票心態做一切的時候。

一個純粹的商人,也做不好文化產業。有人從雲端跌下,從少年偶像變成被嘲諷唾罵,有時候想想挺唏噓的。

而藝術這東西,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如果你偏偏認為自己的是蓋世奇才,別人卻都不能慧眼識珠,然後固執己見,只能說:你的固執很美,但也請自認倒黴。

於是,我們沒必要自洽到失去自我,迎合時代;也不應該固執己見,忽視世界、時代和他人的意見。

沒有人是完全活明白的,所以世界不是靜止的,也不是點對點畫直線的二維過程,而是有溫度和呼吸的,由多個平面和多種角度的,在某個節點,選擇一條不同的路,就會有不同的風景。

所以哪有什麼應該不應該。

且行且珍惜,且感受吧。

我們也去努力做一個,溫和又硬核的人。



作者:溦汐,情感作者,三級心理諮詢師,知性女主播,喜歡你,喜歡到能接受你身上所有的刺。微博:@溦汐汐。 微信公眾號:喜歡你的刺(xhndc5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