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陈新华探索水墨艺术

文\海南日报记者 徐晗溪

中国画,以其强烈的民族文化特色独秀于世界画坛。在陈新华的作品中,水墨和色彩的两极对峙,构成了具有强烈反差效果的视觉世界。他的一些作品,如《乡土》即是用丙烯在宣纸上作画,从视觉感受来说,会有一点点儿像油画,颠覆了一些读者对中国画的理解与印象。

我们该如何欣赏陈新华的作品呢?他又会如何解读自己的作品呢?

寻找新的抽象构成

“不管是水墨还是着色,我很少用惯常的方式去画,尽量避开与他人的相似之处。”通常情况下,画家在作画时,一般会先确定主题与内容,然后再选择用什么样的形式来体现这个题材,比如先确定自己画花鸟,然后再选择是用工笔或油画来描绘。

陈新华却会先选择形式,比如他想画罗列得很细密的线条,然后再找题材。“像南方的小灌木植物就符合这种形式,我就会画这种植物。”他认为,绘画形式中的具象因素与抽象因素之间没有谁决定谁的从属关系。“在创作中,先选定题材,然后考虑抽象构成;或反之在发现某种抽象效果之后,再寻找合适的具体物象,两种创作方法,事实上均可创作出完美的作品。”

比如在欣赏他的画作《月夜》时,不了解的人可能会讲中国画的意境,但是懂行的则会欣赏陈新华的笔法。“因为作为艺术的欣赏,即便将绘画作品的具象因素抽取,作品仍保持某种意义的审美价值。相反,一旦离开点、线、面构成的抽象美,作品的艺术意义则会荡然无存。”

在《月夜》中,毛笔在宣纸上画下去每一笔都不一样,这一笔中有犹豫,那一笔中有果断,甚至在下笔前,可能无法预知这一笔的效果。“没学过油画的,也能画上几笔,但毛笔就很难了,要对笔性、纸性、水性很了解。”陈新华的艺术创新,正是体现在寻找新的抽象构成,而不是客观题材的挖掘和翻新。

传达某种审美意识

什么才是一幅好画?“一幅好画的内容一定很丰富。”正是因为好画的内容很丰富,陈新华认为,即便是不懂美术的人,如果他学富五车,也能判断出一幅画的好坏。“绘画艺术的根本目的,不是图解客观事物或阐明思想理论,而在于传达某种审美意识。”

在陈新华看来,绘画的本质内容,应该是画家在作品中倾注的审美认识与情感。“国画的学习,游弋于笔墨、生活两者之间,而我认为生活比技巧更重要。一开始可以不要太传统,先追求真正的感情,笔墨可慢慢探索。”

他笔下的海南岛之所以动人,除了技法精湛外,离不开陈新华对故土的拳拳之心。作品《乡土》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展”且获奖(不设金、银、铜奖),这幅画还发表在《美术》杂志,是陈新华知名度比较高的一幅作品。

这幅画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陈新华回到海南老家过年,海南人过年“无鸡不成宴”,自家也养了许多鸡,于是便给了他创作灵感。不同于《月夜》的用笔,《乡土》是用千笔万笔画出来的。这幅画与传统中国画很不一样,而这恰恰是陈新华的艺术探索,在他看来,用旧的程式手法套新的题材,只是创作形式的一种量变。

他所要的创新,不是表现在描绘题材的与众不同,而是他要创造独特的艺术构成,用不同的点、线、面去创作不一样的抽象美。所以,我们才可以在陈新华的作品中,看到一个丰富的海南岛,这种丰富不是题材多么的新奇,而是他用绘画形式的创新带给读者不一样的视觉体验。“绘画形式的创新,首先应是审美观念的更新,然后是形式抽象构成的变革,因为抽象因素是绘画形式构成中的根本因素,形式的内容改变才会发生本质改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