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可以成为邓文迪那样的女人” “邓文迪是谁?”

“你也可以成为邓文迪那样的女人” “邓文迪是谁?”

昨天的文章,引发了一波汹涌的评论,有攻击、有谩骂,也有点赞。看来,这个话题引发了大家的触点。今天,再放上来一篇,从女性的角度来探讨“厌女”现象。

为了更好地讨论,仍然要借托一个事件,比如,前几天,刘强东涉嫌性侵事件里的当事人曝出的“你也可以成为邓文迪那样的女人”,这句话到底是不是事件当事人所说,不得而知。但是,邓文迪为什么成为一些人眼中的标杆、榜样,这才是需要深思的地方。

以下是原文,原文的标题“讲逻辑的女人不存在”,去年“有书”约稿“厌女”系列文章之一。

欢迎大家看后,文明发言,礼貌用语。(图片by:花瓣网,版权归原作者)

“你也可以成为邓文迪那样的女人” “邓文迪是谁?”



讲逻辑的女人不存在!

01

对于女人,“厌女症”就是自我厌恶。但是,有没有例外呢?有,就是把自己当作“女人中的例外”。

我们看一段对话:

A女:是啊,女人就是感情用事,真烦。

A男:你不是,你是特别的。

A女:对,我不是“一般女人”嘛。

大家看出里面的“猫腻”了吗?女人要想把自己“放逐”出去,需要把自己当成“例外”。为了达到此目的,有两种策略:

第一,“女强人”策略,即成为特权精英女人,被男人视为“名誉男人”。

第二,“丑女”策略,即自动退出“女人”的范畴,从而逃脱被估价的女人身份。

如果说,前一种是“往上走”的策略,那么,后一种则是“往下退”的策略。通过制造特权的“例外”,对歧视机制是完好无损的;而“丑女”策略,年龄与体重都是可以成为退出的因素。

02

显然,日本作家林真理子在践行“向下退”的策略路线上,走得更为充分、自如。

在林真理子的作品中,主人公多是富有魅力的、男人为之着迷的女人,但是,她们的命运走向却是落寞的、可悲的、凄惨的,甚至可以说是“一条毁灭之路”。

可以说,林真理子描写男女之间的算计、背叛、狡诈、欺骗,逼真而高妙。在她的作品中,女人是男人的欲望对象,男人是女人的利用道具,女人与女人是竞争对手。

“通过将自己视为‘例外’”获得了一种“外部”视线,林真理子刻毒地描写着女主人公们,这种将女人“他者化”的心理机制,不仅是她,她的读者也有。

“女主人公多像我的女朋友们”、“我不是这种女人”、“我也当不成这种女人”——有着这种想法的读者,不在少数。

“厌女症”是其他女人的事情;被嘲笑的,不是我,是其他女人——站在了安全地带,把自己置于“例外”的位置,林真理子与她的忠实粉丝们可以放心了。

“你也可以成为邓文迪那样的女人” “邓文迪是谁?”

03

“往上走”的策略,在《厌女》书中,作者千鹤子并没有过多地阐述。或许,在她看来,成为“女强人”,相对于把自己立于“女人范畴”之外,难度更大,也不是每个女人都能够做到的。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身边、从社会,找到蛛丝马迹。

比如,男人会说“我不喜欢聪明的女人”、“女人还是笨一点的好”。三岛由纪夫也曾经断言,“讲逻辑的女人不存在”,把这句话分解一下,我们可以看到:“女人是不讲逻辑的——XX讲逻辑——所以,她不是女人”的三段式推论成立。

我们会把格力电器的“董小姐”视为女人吗?或者说,在我们的潜意识中,董明珠是不是已经被我们从“一般女人”的行列搁置出去了呢?

这种反思很有意思。

但是,不要以为被男性共同体接纳为“名誉男人”,“例外的女人”真的“例外”了吗?要知道,在表面恭维的背后,却是她们并不会被认作“同伙”的现实。而“通过制造特权,歧视女人的机制仍是完好的,它可以继续生产。”

“你也可以成为邓文迪那样的女人” “邓文迪是谁?”

04

2001年,上野千鹤子与林真理子有了一次对谈。这场对谈以“林·上野”的文字形式登在了日本《周刊朝日》。

在对谈中,林真理子把所得到的一切,诸如丈夫、孩子、地位、声名、服饰等等 ,全都归为“戴在身上的饰品”。千鹤子说,这给她的感觉是,“理子在扮演角色”,扮演一个女人的角色。

但是,坦然地扮演角色,恰恰是因为“她能感觉自己不是女人”,是“假女人”才能心安理得地把“真女人”的内幕给暴露出来。

换言之,逃出了女人的范畴,与“女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感和批判意识;将自己与其他女人差异化,让这些“例外的女人们”不再自我厌恶。

但是,这不又说明了,女人的“厌女倾向”?只不过这次,我们换了一种口气,自以为逃出升天,便可以羽化成仙,却是另一种的“证实”。想想,也挺可悲!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