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他媽的明年加油!

“從明年起,我要好好加油”,每年年底,朋友圈總會充滿了這樣的宣誓。

反正曹默的朋友圈是被刷屏了:

明年要好好讀書啦明年要努力工作啦明年要去哪哪兒旅行啦明年要堅持鍛鍊身體啦......


各種各樣的豪言壯語,層出不窮。

可是有用嗎?

你有沒有發現,我們每年都會立下宏願,可至今壯志未酬。

比如曹默,2017年年底,信誓旦旦的在朋友圈說2018年一定要學會做幾道大菜,可時至今日,依舊是每天煮泡麵為生。

心裡不禁暗罵,“去他媽的明年加油,廢柴依舊是廢柴。”

推薦閱讀:一個人越來越優秀的3種跡象


去他媽的明年加油!


為什麼所謂的“明年加油”,到最後都是無疾而終?

這個問題曹默著實想了很久,畢竟它困擾著大部分人。

昨天我想出了答案。

問題就出在“明年加油”這四個字上。

為什麼要“明年加油”,而不是“現在加油”呢?

你看,典型的拖延症用詞:“明天、下週,下個月,明年”。


去他媽的明年加油!



我不知道大家的情況,就拿自己來舉例子。

渾渾噩噩過了一天,在晚上六七點的時候,突然驚醒,自己不能在這麼頹廢下去了!然後便暗暗下定決心,明天一定要好好努力。

然後呢?我會繼續渾渾噩噩的過完這一天,第二天大概率照舊。

究其原因,無非是“明天努力”給了自己一個心理暗示:我都說了明天努力,那麼今天剩下的這點時間也沒什麼用,不如打打遊戲刷刷抖音算了,我保證,明天開始一定努力努力再努力!

可是任何好習慣,好心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個良好的開端,良好的引導。

這樣便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今天渾渾噩噩的結束,便是明天渾渾噩噩的開始。

去他媽的明年加油!


同理,“明年加油”也是如此,今年渾渾噩噩的結束,便是明年渾渾噩噩的開始。

我不太相信一個在年底依舊虛度光陰的人,突然就能在明年徹頭徹尾的變成一個努力勤奮的人。這種人口中的“明年加油”除了能夠安慰自己那滑稽的自尊心外,毫無作用。

除了那些真正的實幹家以外,“明年加油”只是拖延症懶癌患者的藉口罷了。

有這麼一群可愛的人,他們有強烈的發財慾望,渴望出人頭地,功成名就,讓瞧不起自己的人刮目相看,讓自己的女神投懷送抱。

想起未來躊躇滿志,立下的目標一個又一個,為自己的未來規劃好了一條光輝的道路,恩,按照他們計劃好的道路走,一定能夠有一番作為。

然後呢?

然後他們日常卻還是逛淘寶,刷電影,玩遊戲,聊八卦,基礎工作嫌沒勁,高端工作做不來,還不願意去學習。

說好的目標,說好的規劃呢?

去他媽的明年加油!


和同事“合資”買了一份AE教程,想要系統的學習一下視頻剪輯。

三個月過去了,前兩天同事拿來一份視頻,讓我幫忙做下後期。

我納悶了,“咱倆不是一起買的教程嗎?你怎麼拿來讓我做。”

他繞繞頭“那什麼,最近比較忙,一直沒時間看,過一段時間再說。”

我有一點無語,真的沒時間嗎?不見得吧,每天抖音小視頻刷的飛起,遊戲打的不亦樂乎,卻沒有時間來學習?

時間值得我們敬畏!

時間是公平的,你把時間花費在那哪裡,收穫就在哪裡。

你把時間用在刷抖音玩遊戲上,你可能會收穫到一時的快樂,這種感覺的確很爽,但是對未來無益。

你把時間用在讀書學習上,我相信對未來的發展一定有所脾益。

去他媽的明年加油!


最後,我要罵一罵那些老是找藉口的人了。

“明年加油”:過兩天就是元旦了,可是我還在原來的公司,原來的環境,原來的狀態,還是等2月吧,2月我一定好好加油。2019年2月:拜託,現在是春節期間,加什麼油啊,累了一年了,我總得好好享受春節吧。2019年3月:剛開始工作(學習),你總得給我時間,讓我好好適應一下吧。......2019年12月:媽的,今年又虛度了一年光陰,明年,2020年,我一定好好努力!!!


所以說啊,去他媽的明年加油,我只要現在努力!


去他媽的明年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