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社会分裂,印度法律强制照顾,低种姓高等院校录取率近50%

欢迎捧场照理说事。我看到经常有人说我们的节目总是黑印度。其实,我并不是想黑印度,我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尽可能的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印度。当然,印度肯定不是漆黑一团,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之一,印度的经济发展非常有活力,而且被各国投资者所看好。既然大家觉得我们对于印度的负面信息传递得太多了,那么我接下来就针对大家通常认在黑印度的一些问题做个澄清,或者说是更全面的解释。

为防社会分裂,印度法律强制照顾,低种姓高等院校录取率近50%

说起印度发展的阻碍,想必大家一定会想到我们从中学课本就了解到的种姓制度,这种臭名昭著的,把人划分成不同等级,从高向低进行全方位系统性歧视的制度从一开始就让我们觉得骇人听闻。很多人都认为别的不用说,光是这个种姓制度就决定了印度人不可能团结,注定无法实现大国崛起。其实这里面有个很大的误区。

为防社会分裂,印度法律强制照顾,低种姓高等院校录取率近50%

种姓制度是印度教所带来的文化糟粕,这是全印度主流社会的普遍共识,而且这种糟粕在英国殖民统治期间被强化和利用。在1947年印度实现独立后,在宪法中就明确规定了种姓制度是非法的,任何社会歧视都是违法行为。所以我们不要认为种姓制度仍然是印度的合法制度,这一点是错误的。不仅写在法条上,而且印度政府从建国之初就不断努力通过法律和制度来消除种姓制度给印度社会带来的分裂。

为防社会分裂,印度法律强制照顾,低种姓高等院校录取率近50%

长期以来的种姓制度让高等种姓和低等种姓,特别是在高等种姓跟贱民之间形成了全方位的差距,无论是财富、地位、受教育的程度都存在天壤之别。为了消除这种差距,印度以法律的方式强制要求在国会议员的席位中,在公务员中,在大学的录取比例中给予低等种姓民众照顾。几十年过去了,这种照顾不仅没有削弱,而且在不断的加强。现在在印度有些高等院校,给低等种姓保留的录取比例已经接近50%,这么高的比例甚至招致了高等种姓学生的不满。

为防社会分裂,印度法律强制照顾,低种姓高等院校录取率近50%

尽管作为一种持续了千百年的宗教文化,种姓制度仍然在印度社会有着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但是在法律和制度的打击下,在现代经济社会的冲击下,在印度的城市中种姓制度已经被极大得冲淡了。当然,印度社会为了消灭种姓制度而做得这些努力,在帮助低等种姓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弊端,比如政客们为了选举可以去强化自己或者选民的种姓观念,以此利用制度对低等种姓的照顾,各种考试中对种姓的照顾也在不断提醒着人们还有种姓这个东西存在,其实也是在变相强化人们的种姓意识。讲这些只是想告诉大家,不要抓住中学课本上的一些对印度的陈旧观念不放,真实的印度既不是全黑,也不是全白,它跟我们一样,是一个复杂的社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