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歷史—你知道佛教八宗是哪八宗嗎?後四宗,大量名詞

說到後四宗,其他兩宗都曾經成為全國性的宗教。他們是佛教中國化的主要基石。這四宗分別是禪宗、淨土宗、律宗、密宗。


禪宗

禪宗起源於南北朝的菩提達摩禪師。

禪宗以三藏法師鳩摩羅什翻譯的《金剛經》為根據,《楞伽經》為準繩。禪宗的意思來自於梵文禪那,中文稱禪定。

佛教歷史—你知道佛教八宗是哪八宗嗎?後四宗,大量名詞

禪定分為很多種,有聲聞禪、菩薩禪、次第禪、頓超禪。

中國禪宗自佛教中異軍突起,以“教外別傳”。中國禪宗是直指人心的頓修頓悟。在中國流傳非常廣,和淨土宗一樣,對中國文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講,禪宗可以說是中國話的佛教,既不同於傳統佛教,又是在佛教的基礎上中國化的。

到八世紀時,中國禪宗分為南北兩宗。神秀在北宗,主張漸修。南宗惠能,主張頓悟。以後惠能成為了禪宗的六祖,留下《六祖壇經》語錄。

佛教歷史—你知道佛教八宗是哪八宗嗎?後四宗,大量名詞

慧能大師的弟子分為南嶽懷讓和青原行思兩大支系。南嶽分為溈仰宗和臨濟宗;青原又分為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臨濟宗又分為黃龍宗和楊岐宗。統稱五宗七派。

近代以來所有的禪宗,都是臨濟宗和曹洞宗兩門。


淨土宗

淨土宗起源於東晉廬山東林寺慧遠大師。

佛教歷史—你知道佛教八宗是哪八宗嗎?後四宗,大量名詞

東林大佛

淨土宗以《阿彌陀經》為宗旨,提倡唸佛觀佛,求生西方極樂淨土,所以名為淨土宗。

龍樹菩薩曾經判分佛教為難行道和易行道,淨土宗就是易行道。因為簡單方便的修行方法,所以非常適合婆娑世界中八苦相續的眾生。

慧遠大師最初依然《般舟三昧經》修行,和現在的唸佛法門有一些出入。經過二祖善導大師的整理,以三經一論為修行宗旨,淨土宗才得以完備。

所謂三經一論是指的《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和《往生論》。

後來的淨土宗也有五經一論的說法。就是三經一論加上《大勢至菩薩唸佛圓通章》和《普賢菩薩普門品》。

一句佛話,萬善同歸。

淨土宗延續到宋代永明延壽大師。永明延壽是禪宗法眼宗三祖,同時又是淨土宗六祖。他提出了禪淨同修。他提到“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閒事為人師,來世作佛祖。”

永明延壽大師留有鉅著《宗鏡錄》。

佛教歷史—你知道佛教八宗是哪八宗嗎?後四宗,大量名詞


律宗

律宗起源於唐代道宣律師。道宣律師常駐終南山,所以又成南山律宗和南山宗。

律宗所依據的經典是四律,即:《十誦律》、《四分律》、《摩訶僧祗律》、《五分律》和五論:即《毗尼母論》、《摩得勒伽論》、《善見律毗婆沙》、《薩婆多論》、《明瞭論》

律宗的祖庭是西安淨業寺,創建於貞觀初年,曾經是道宣律師的道場。

佛教歷史—你知道佛教八宗是哪八宗嗎?後四宗,大量名詞

律儀

中國僧人在戒定慧三學中。認為戒學是第一要務,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缺少了律宗的學問,修行就難有成就。所以佛教興起也是因為嚴持戒,衰落也就因為放逸。藏傳佛教曾在朗達瑪滅佛後一度衰落,越發放逸,不守戒律,不勤修行。直至宗喀巴大師整頓律儀後,才逐漸恢復。


密宗

密宗在唐代由善無畏、金剛智和不空等人傳入中國。由一行繼承並創始,所以又稱為唐密,一行大師著有《大日經疏》。祖庭位於大興善思。

佛教歷史—你知道佛教八宗是哪八宗嗎?後四宗,大量名詞

密宗依據《大日經》和《金剛頂經》等修行。

密宗以密碼奧秘,不經灌頂、傳授不得任意傳習和顯示,所以稱為密宗。

行者的修行方式是修行者選擇自己最尊崇的一尊佛、一位菩薩或明王,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這就叫做本尊。其後要求身口意三業與本尊相應,修行人身作本尊姿態,手結印契,口誦本尊真言,意作本尊光想或者種子字。修行成功,可以即身成就本尊之身。

密宗的最高理論還是性空無相。

密宗原本分為胎藏界和金剛界。一行大師得到兩宗真傳,所以中國密宗又稱為唐密。一行大師日後又傳於日本空海,由此產生日本密宗。日本密宗又分為東密和臺密。

佛教歷史—你知道佛教八宗是哪八宗嗎?後四宗,大量名詞

日本

唐密自三武一宗滅佛時斷時續,傳承由不完整到失傳,最後僅剩日本密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