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應篇》解讀:讀懂這四句箴言,積德積福,可去災免禍!

大家好!十分有幸能和諸位一起學習國學經典!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傳統文化經典著作《太上感應篇》解讀:讀懂這四句箴言,積德積福,可去災免禍!

《太上感應篇》解讀:讀懂這四句箴言,積德積福,可去災免禍!

曾國藩言:“心存敬畏,則行有所止。”意思是說,人只有擁有敬畏的心,做事才能有如履薄冰的態度,不浮躁、不為塵世俗情所累。曾國藩能身名俱泰,官居“晚清中興名臣”,並被後世譽為“千古第一完人”,便是得益於他能心裡裝著“敬畏”,慎獨做人做事。

所謂的“敬畏之心”,就是要我們有所為而有所不為,作惡敗德的事情堅決不為,而行善積德的事情則要盡力而為!若是人沒了敬畏的心,就很容易變得肆無忌憚、為所欲為,造作很多的罪業,最後只能自食惡果。

而若要培養自身“敬畏”的人生態度,那麼必讀的一本書便是《太上感應篇》。《太上感應篇》為道教典籍,文中對於何為善、何為惡、為善作惡有何果報,都有詳細的論述。對於樹立我們的“敬畏觀”,以及培福遷善、去災免禍,有著極強的積極意義。

《太上感應篇》作為傳統文化經典著作之一,旨在勸誡世眾止惡揚善,被後世譽為“古今第一善書”!《太上感應篇》刊印傳播者眾多,也是民國佛門泰斗印光大師一生最為推崇、刊印最多的三種經典之一。

如下摘錄有《太上感應篇》四句精華箴言,於今非常具有醒世作用,若能讀懂,則可以積德積福,去災免禍!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

《太上感應篇》解讀:讀懂這四句箴言,積德積福,可去災免禍!

01、不履邪徑,不欺暗室。

譯文:不走邪惡的途徑,譬如做苟且的財色等事,在沒人看見的地方,遇到財色等事,亦不可有欺瞞人的想法。

不履邪徑,即勿要沾染一切庸俗的事,譬如妄取人財、淫惡肆欲等。做人做事要有正確的人生信條,若是貪圖一己之私,而做出苟且的事,只會讓自己滿身俗氣,最終吞下自釀的苦果。《淮南子》中說:“正身直行,重邪自息。”我們在立身處世中,無論是何處境,都應保持正直的品行,這才是真正人生存在的意義!

俗話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其意為,我們是行善還是作惡,這一切都是難逃神明的眼睛。所以,古人說:“君子慎獨,不欺暗室”,即便是在無人見的地方,也應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舉止,不能心存僥倖而做苟且的事,如此才能不斷接納和完善自己。

《太上感應篇》解讀:讀懂這四句箴言,積德積福,可去災免禍!

02、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

譯文:佈施給他人的恩惠,絕對不要求回報。贈送給他人的財物,也絕對不要後悔。

古人云:“行善以孝順為貴,積德以陰德為好。”所謂的“陰德”,即是行善事而不為人知,只是默默無聞的去做,不曾要求任何回報。

《了凡四訓》 中說:“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可見,廣積陰德的回報是善事中最大的,我們佈施給他人恩惠,贈送給他人財物,應是懷有一顆無私的心,既不可想著得到回報,也不要有後悔的想法,如此方能甄於純善,福祉亦能綿長深厚。

《太上感應篇》解讀:讀懂這四句箴言,積德積福,可去災免禍!

03、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譯文:心中起了善念,善事雖然還沒有做,但吉神已經跟隨著他。如果心中起了惡念,惡事雖然還沒有做,但凶神已經跟隨著他。

這裡的“心起”,即一個心念的萌生,意在告訴我們行善作惡的先兆,就是在“起心動念”間。古人云:“與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矣;與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矣。”我們是得福報還是禍報,往往是我們在立身處世中,是懷善心或存惡意決定的,而這僅僅是我們心念的改變,更何況若是付諸於行動!

《太上感應篇》解讀:讀懂這四句箴言,積德積福,可去災免禍!

04、其有曾行惡事,後自改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久久必獲吉慶,所謂轉禍為福也。

譯文:若是曾經做過惡事,後來自己懺悔改過,並且能斷除一切的惡事,奉行一切的善事,這樣久久行之,必定能夠獲得吉慶,也就是所謂的轉禍為福了。

這句話最重要的是“改悔”二字,懺悔改過、斷惡修善是轉禍為福的關鍵。佛家說:“世上有兩種人最為稀有,一是不行惡法者,二是有罪能悔者。”人無完人,每個人都可能有過失,但最難得的是不隱諱過失,勇猛的改過。

而僅僅改過是不夠的,《太上感應篇》教誨我們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正如佛家說“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這樣長久的在生活中實行,那麼以前造作的罪業就能消散,新增的福報就會來到了。

《太上感應篇》解讀:讀懂這四句箴言,積德積福,可去災免禍!

以上就是《太上感應篇》中所言的四句箴言,若能做到一半,便已是可以超凡入聖、轉禍為福了。我們不僅要讀懂,還要聽之信之,而且要行之,實打實的落實到生活中去,積德積福,則可以去災免禍,願與君共勉!

不知道您對《太上感應篇》中闡述的四句箴言有何見教?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您的感悟!若您想繼續學習更多國學經典的話,可以“關注”我!願諸君六時吉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