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了使用脂肪幫助你減肥——讓你輕鬆達成新年減肥flag

新的一年到了,孟生這裡祝你們新年快樂

看了這麼多文章,學了這麼多健身動作

去年立的減肥flag達成了沒有?

學會了使用脂肪幫助你減肥——讓你輕鬆達成新年減肥flag


恩?認真臉gif

現在減肥還來得及,要不然過年七大姑八大姨就不光是“你咋還沒對象”還有

學會了使用脂肪幫助你減肥——讓你輕鬆達成新年減肥flag


提到減肥,必然離不開脂肪,什麼低脂餐,脫脂餐,這樣徒勞無用的老土方法還是每天有人用,嘖嘖...替你們心急

這樣下去,減到啥時候才是個頭?

一位偉人曾經說過:“脂肪從來不是我們的敵人,吃的多才是”

另一位偉人也說過:“就你吃代餐餅乾那個量,喝西北風也照樣胖"(我說的)

學會了使用脂肪幫助你減肥——讓你輕鬆達成新年減肥flag


總是看到有人在朋友圈曬水煮菜的照片,新年立flag,瘦xx斤

學會了使用脂肪幫助你減肥——讓你輕鬆達成新年減肥flag


轉念一看,這樣的人十有八九瘦不下來,為什麼?說到底你沒掌握減肥的精髓與脂肪的奧義

如果你真的和脂肪成為好朋友,它不僅使你吃得飽,還能讓你瘦下來(認真臉)


學會了使用脂肪幫助你減肥——讓你輕鬆達成新年減肥flag


記住:吃與不吃那是生存問題,而吃啥與不吃啥才是胖瘦問題

首先我們先聊聊

脂肪君的作用

脂肪的作用

脂肪的作用有很多,並且很重要,它為我們供能、儲存、保暖、保護臟器、調控新陳代謝、提供、保存與吸收必需的能量如:脂肪酸與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D、E、K)

還能為我們脂肪傳遞細胞信號和神經信號,合成重要身體的激素,可謂一君多用,調控全身

實在是居家旅行活著必備的好幫手

脂肪是細胞膜的成分,也是頭腦和脊髓的組成成分,在身體的各處我們都能看到脂肪的影子

小小的一塊脂肪就可以儲存很大能量

當我們進行進食補充能量的時候,碳水化合物(俗稱:糖)與蛋白質每克可以為我們身體提供4/kcal的能量,相比與此,我們的脂肪每克可以提供9/kcal的能量,想當於你吃一小勺的油約100/kcal能量這約等於你吃了一大碗米飯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說,減肥就要少吃脂肪的原因,它熱量高呀!


學會了使用脂肪幫助你減肥——讓你輕鬆達成新年減肥flag


這樣說乍一聽有點道理,不過彆著急,聽我接著講下去

脂肪君之三宗罪


學會了使用脂肪幫助你減肥——讓你輕鬆達成新年減肥flag


下面我們來數數脂肪君的三宗罪,看看為啥我們究竟為啥要把它打入冷宮,是不是聽到這三點你決定不吃脂肪的!

第一宗罪—發胖


學會了使用脂肪幫助你減肥——讓你輕鬆達成新年減肥flag


是的,體脂肪過高會讓你顯得很胖,同樣體重下較高的體脂含量也會讓你顯得更加臃腫

值得一提的是與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相比,機體儲存脂肪是沒有上限的

對!是沒有上限的

不過我要說一句,脂肪的密度是很大的,很小的一塊脂肪就可以儲存很多的能量,如果讓我們使用碳水化合物儲存同樣的多的能量,我們的機體體積會比現在大至少兩倍

儲存能量是人體的本能,人體為了防止在食物匱乏的時候被餓死,雖然現代社會不用考慮這個問題,但人類在非常長的一段時間都處於食品匱乏的環境中,所以這是機體的本能,跟脂肪無關,脂肪只是儲存能量最經濟最棒的方法

學會了使用脂肪幫助你減肥——讓你輕鬆達成新年減肥flag


當我們吃碳水化合物的時候,碳水即吃即進行供能,一部分存起來做為糖原儲存,剩下的作為脂肪儲存,而蛋白質吃下完成氨基酸的本職工作也可作為脂肪儲存

學會了使用脂肪幫助你減肥——讓你輕鬆達成新年減肥flag


合著碳水、蛋白質、脂肪吃下去都是作為脂肪儲存——

等等我說了什麼?

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都作為儲存成脂肪?

是的,沒有錯,你還天真的認為吃油油漲胖胖,不吃油油就不漲胖胖了?殊不知只要你吃的夠多,照樣胖

所以這第一宗罪你覺得成立嗎?真的只是脂肪讓你發胖嗎?

難道不是因為你的嘴從來都不停著?

第二宗罪——致病

肥胖會讓我們產生很多疾病,因超重和肥胖引發的代謝綜合徵、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逐年增加,已成為當今社會危害人類健康及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我們剛剛說,這與脂肪無關,儲存在我們身上的脂肪不一定是吃脂肪帶來的,吃大量的碳水和蛋白質也會造成脂肪累積?

那麼食用脂肪不健康嗎?

答案是:不一定

脂肪是個複雜的傢伙

油脂不單單是一種的,分子結構的差別形成不同的脂肪酸,食物中絕大部份油脂都含有不同的脂肪酸,它對我們身體的影響也是不一樣的

脂肪酸的最直觀體現,常溫情況下,呈現固體的油:飽和脂肪的比例會比較高,比方說豬油、牛油

而含有不飽和脂肪比例較多:一般都呈現液態比方說植物油

這種差別主要是結構不同於、碳鏈長度不同、飽和程度不同、以及加工都會影響到油脂

而不同脂肪酸的飽和程度可以決定其在體內的功能和對健康的影響

而油類所帶來疾病的壞孩子我們最常指的是:反式脂肪

在加工油類如人工黃油常見的油類,其有抑制血液流動的作用

增加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同時還會減少可預防心臟病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險。

學會了使用脂肪幫助你減肥——讓你輕鬆達成新年減肥flag


反式脂肪酸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幾率是飽和脂肪酸的3到5倍,反式脂肪酸還會增加人體血液的黏稠度,易導致血栓形成。此外,反式脂肪酸還會誘發腫瘤、哮喘、II型糖尿病、過敏等病症。

但是有壞孩子也同樣有好孩子


比方說我們人體所需要的ω-3

ω-3脂肪酸則主要存在於海味、深海魚類及海狗脂肪中它能夠有效的降低人體多餘的膽固醇具有預防或改善高脂血症和抗冠心病以及抗炎症作用。但由於ω-3脂肪酸存在的侷限性,人體攝取相對來說是比較少的,

其對孕婦以及兒童成長也很重要《美國居民膳食指南2010》建議孕婦、哺乳期婦女、計劃懷孕的女性、兒童海產品補充ω-3量為227g-340g每週

所以說油類致病這一宗罪,我們是不是可以說它不成立呢?

重點是要區分不同的脂肪酸哦

我們當然要適量而行,不談劑量的毒性基本都是耍流氓,要知道就算是水喝多了也有可能致死

第三宗罪——能量高

很多人覺得脂肪的能量太高了,所以覺得應該少吃脂肪,這個理論很有趣

那我們就不得不提到飽腹感

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體會:一旦感覺飢餓,就有吃東西的強烈願望;飽了後則會在一段時間內都不想吃東西。這種感覺就叫做食物的飽腹感

學會了使用脂肪幫助你減肥——讓你輕鬆達成新年減肥flag


飽腹感分為:病理性飽腹感、心理性飽腹感、生理性飽腹感三類

1、病理性飽腹感,也就是消化系統障礙,腸胃病變引起的非正常飽腹感

2、心理性飽腹感,每當我們情緒不好的時候就會吃不下去,又或者暴飲暴食,心理能從很大程度上控制我們的爆腹感,而反過來一些食物即使是聯想,甚至都可以帶來吃飽的感覺,美國營養學家對含有同樣能量的17份食物進行研究後發現,最容易讓人感覺到飽的是燕麥餅和草莓酸奶,而巧克力甜餅和奶油蛋糕最不容易讓人覺得飽腹

3、生理性飽腹感 正常飲食,帶來的吃飽的感覺

學會了使用脂肪幫助你減肥——讓你輕鬆達成新年減肥flag


想一想稀湯寡水的減脂餐吧!是不是沒什麼食慾,是不是吃完沒什麼感覺?

這就對了,就那點草,那喂得飽平時那麼刁鑽的胃?

脂肪熱量是高,但是吃一些就有飽腹感啊,你就只吃點草能不餓嗎?看下面


學會了使用脂肪幫助你減肥——讓你輕鬆達成新年減肥flag

這像不像吃草的你?


吃完又餓,看別人吃好吃的又饞,這是不是你減脂的真實寫照?恩?

別受罪了,脂肪該吃吃,不僅不會胖,而且可以有效控制我們攝入的總量

記住,減肥熱量的總量最關鍵,不要單拿一類營養素開刀,下面根據給你減肥三原則,保證你的減肥有效不受罪

1、飲食多元化


學會了使用脂肪幫助你減肥——讓你輕鬆達成新年減肥flag


飲食多元化才能健康,脂肪該吃吃可以增加我們的飽腹感,注意選擇脂肪的種類

脂肪在飲食結構中佔10%~30%

儘量避免反式脂肪酸

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1:1:1比例適當,操作起來麻煩?多吃一些深海魚類和魚油

適量地攝入脂肪,能抑制生長素的分泌,預防空腹感,反而能促進瘦素的生成,同時有效降低飲食中的GI值(升糖指數),令你能在長時間內保持飽腹感,有研究表示,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風靡全球的低脂飲食,帶來糖分過高的飲食結構其實正是導致美國人肥胖與糖尿病高發的原因之一

君不見大美帝現在已經開始提倡適量脂肪合理飲食了?

前20年吃了那麼少的油也沒見胖子少幾個咧

“飲食多元化,脂肪並不是你的敵人,把握正確大方向即可”

2、增加飽食感食物

適當吃油吃好油,可以增加一些富含纖維的粗糧配合油類,並適當增加乾淨的蛋白質

多吃白肉如:雞肉、魚肉它們富含你需要的能量並且帶來飽腹感,複合飲食,啥都吃點,別就吃一樣

比方說早餐吃些燕麥+雞蛋+堅果 碳水脂肪蛋白都有了

別吃大餅夾油條,都是碳水化合物!越是單一的飲食結構越容易餓哦!

3、增加運動

即使不去健身房,日常生活中你也可以運動,比方說你家住在20樓,坐電梯到15樓,然後爬5樓,聽起來不錯吧

減肥的原則就是熱量攝入小於熱量支出,你需要多活動活動,而不是一味的管住嘴

因為我們深知,我們都不太能管住嘴,是不是?是不是!?我就問你?

學會了使用脂肪幫助你減肥——讓你輕鬆達成新年減肥flag


聲明:本人系 Keep 簽約作者,本文首發於 Keep

我已委託“維權騎士”(rightknights.com)的版權保護計劃

相關課程、活動信息、有償轉載、約稿等——相關商業合作請私信

本文旨在分享,任何判斷與調整方案請理性看待,練習與調整聯繫應該在有專業指導下進行-諮詢專業醫師,請謹慎學習和參考


拒絕健身毒雞湯,不開經驗主義車,做最硬核的健身科普,我是孟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