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连心 一家亲 柳工与融水双双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称号

日报消息(记者罗秋振、通讯员邱玲)上月末,国家民委公布了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名单,在全国的204个示范区(单位)中,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和融水苗族自治县赫然在列。

近年来,我市始终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的要求,广泛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形成了与少数民族“心连心,一家亲”的生动局面。作为国有企业,柳工结合自身资源优势与企业文化,把民族团结工作作为企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紧紧围绕装备制造业全球优势,抓住“一带一路”等战略机遇,对内着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增强发展动力;对外抓市场提高销售,以变革深度推进国际化,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物质基础。2018年,柳工集团营业收入216亿元,同比增长39.6%,完成年度预算目标的131%,创历史新高,带动自治区相关产业产值600多亿元,为自治区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在对三江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中,柳工带领困难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取得了一定成效。据统计,2016年-2018年柳工累计派出14名工作队员,投入帮扶资金及物资援助等近300万元,帮扶5个贫困村,助力584户贫困户脱贫,累计脱贫人口2165人,实现4个贫困村脱贫摘帽,剩余一个贫困村也将于2019年预脱贫,全面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在定点帮扶的扶贫村开辟山林产业经济路,修建通村道路路基,提高通行能力,受益人口1000多人。

融水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坚持把脱贫攻坚与创新产业扶持相结合、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与旅游发展相结合,全面完成贫困人口预脱贫摘帽任务,顺利通过自治区扶贫成效考核“四合一”实地核查。全县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2016年以来,先后获得全区“科学发展先进县”“广西特色旅游名县”“自治区卫生县城”“自治区园林城市”、自治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等多项荣誉称号。

与此同时,柳工和融水县还非常重视加强少数民族员工、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培养。柳工提拔任用的经理中少数民族占10%,少数民族员工在柳工管理层的占比逐年增加。融水县现任在职处级和在职乡科级领导干部中,少数民族干部超过三分之二。此外,切实把优秀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干部做好民族工作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