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柳传志错看了李书福,张朝阳错看了马化腾,周鸿祎错看了王兴

柳传志说:2000年前后,在央视《对话》栏目上,李书福说要做汽车,大家觉得太可笑了,觉得不可能。李书福是背着挎包给人照相出身的,后来做了一个摩托车公司就很了不起了。

他说要做汽车,底下的人连我在内都绝对不相信”

震撼柳传志错看了李书福,张朝阳错看了马化腾,周鸿祎错看了王兴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柳传志说的这期节目是2001年12月23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对话》一期叫《中国企业家面对变革》的节目,距今已17年。

震撼柳传志错看了李书福,张朝阳错看了马化腾,周鸿祎错看了王兴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主持人问柳传志,李书福能不能获得汽车产业的奶酪?

柳传志说:我觉得李总现在得到的还不是奶酪,你得到只是寻找奶酪的权利

主持人插话说,您(柳传志)这句话给他(李书福)打击很大。

柳传志接着补充说,因为有了这个权利以后,你去寻找它,真的能不能切到手还是另外一个问题。有寻找的权利和能分到它是两回事,那个后边有可能还要经过18层地狱的考验还真说不定呢。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主持人问李书福,他们为什么说你是疯子,你觉得你哪一点特别不可理解?

李书福说,世界在变,社会在变,人类在变,什么都在变,你如果说用原来老的思想,传统的观念来看新的世界,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大迷宫,你怎么样在这个大迷宫里边能够走出自己的一道路来。

中国的汽车工业它一定要崛起来,怎么崛起来?在美国的话,一年的工资收入可以买两辆轿车。而在我们中国十年的工资收入,还买不到一辆轿车,所以这个轿车普及不了。现在我们要做到中国人一年的收入能买到两辆轿车还做不到,那么我准备争取中国人一年的收入能够买一辆轿车,那么比如说一年的收入是三万到五万,那我们汽车价格也就是三万到五万,这样的话就和他的生活水平和他的收入能够匹配起来,那他才能买得起用得起。这是一个比较实际的想法,这个你说是疯子,我想不是吧,你说对不对。

震撼柳传志错看了李书福,张朝阳错看了马化腾,周鸿祎错看了王兴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主持人问:我在中国企业家杂志上面还看到了一句话,可能对你也比较打击,这句话是这么说的,它说国家不给你生产权其实是保护你,如果真的给了你,其实就害了你。

李书福回答说,这说明大部分人都觉得中国不应该有自己的汽车厂,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这个意思,就是中国的汽车工业必须要全盘由外国人来主宰,是这个意思。所以他的意思就是说,谁找到跨国公司合作谁就是赢家,也就是说中国的所有汽车厂赶快去找跨国公司合作,我就不赞成这个观点。

在央视财经频道《对话》这期节目的结尾,主持人让柳传志等预测一下李书福能不能造汽车成功,柳传志说:李书福可能要脱几层皮才能达到目标。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如果面对别人的拒绝,我们就放弃了;如果面对别人的低估,我们就妄自菲薄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你就不是真正的热爱你所从事的事业。

震撼柳传志错看了李书福,张朝阳错看了马化腾,周鸿祎错看了王兴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估计大家都听过张朝阳错过马化腾的故事,当时小马哥苦于有用户没有变现渠道,前来找张朝阳,想卖掉QQ。

而张朝阳不仅果断的拒绝了小马哥,还抛出了那句经典的:你这东西我找几个大学生不超过3个月做的比你还好,根本就不值50万。让小马哥情何以堪。

2013年,张朝阳还拒绝了一个估值90亿美金的今日头条,因为张朝阳在看过今日头条的产品后觉得这个产品实在没什么新意,而且估值还那么高,不屑的略过。

张朝阳这么优秀的精英都能有误判,所以当别人否定我们的时候,我们不要立即否定自己,要反思,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客观地分析问题。

对一个人的话的判断不能完全依靠他的社会地位和成就。

震撼柳传志错看了李书福,张朝阳错看了马化腾,周鸿祎错看了王兴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当年,马云找上门来求马化腾投资阿里巴巴,马化腾不看好阿里巴巴,所以拒绝了马云。

震撼柳传志错看了李书福,张朝阳错看了马化腾,周鸿祎错看了王兴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360老板周鸿祎,据说当年美团创始人王兴找他融资时,他只推门看了王兴一眼就断定王兴是个没有本事且非常自大的“海龟”大学生,所以拒绝投资,就是一个眼神的交流而已。

震撼柳传志错看了李书福,张朝阳错看了马化腾,周鸿祎错看了王兴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当年滴滴打车的程维想要找投资,找到了美团王兴门上,程维给王兴演示产品的时候,王兴就说了2个程维恨之入骨的字:垃圾!

程维立即反问道:你就不能多鼓励创业者,知不知道现在创业有多难?

王兴随后还是以商业大佬的姿态教训了一遍。

所以,权威是在某一个特定的领域是权威,不是在所有的领域都是权威,不要盲目相信权威所有的判断。权威站在过去成功经验的一个纬度上来看待一个项目,这就很容易产生误差,这是权威的认知格局局限决定的。

从小到大,我们无数次被“权威”选择,无数次被“权威”放弃,但,成功源自你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