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竟然记载了民国时期的老唐山?而且不输老上海和旧北平

民国,是一个引人遐想的年代,风起云涌,英雄辈出。诸多以民国为背景的电视剧也是备受人们喜欢,时常在电视机上看到民国的老上海、旧北平……

这本书竟然记载了民国时期的老唐山?而且不输老上海和旧北平

今天大牌哥要带大家“穿越”回到民国的老唐山,从一本名为《唐山市概览》中领略民国时期的唐山。

《唐山市概览》成书于民国三十一年八月(1942年),由日伪时期唐山公署组织编辑。书中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当时唐山市的位置地势、气象情况、民俗文化、古迹名胜、面积人口、山脉河流、街市设置,以及工商、财政、建设、教育、警务、社会事务等各个方面的状况,并对唐山市的由来做了史料性的记录。


这本书竟然记载了民国时期的老唐山?而且不输老上海和旧北平

《唐山市概览》一书

在第一章第四项《唐山史略》中,记述唐山区域原属河北省丰滦两县辖境,前清同治季年,仅一桥头屯村。维时居民只百余户,人口不满两千,虽有商号数家,均系小本经营……迨(dài 释义:等到、达到)光绪三年,开采开平煤矿,按(唐山煤矿初名为开平煤矿)居民及商号日渐增多,遂改桥头屯村为乔屯镇。


这本书竟然记载了民国时期的老唐山?而且不输老上海和旧北平

开平煤矿

因桥头屯北有山曰唐山,并同时命名为唐山焉。嗣光绪八年修建唐山车站京奉铁路通车,启新华新两大工厂以及铁路工厂相继成立,由是户口激增,工商各业亦随之日趋繁盛,至民国三年始有唐山警察局之设立,专负维持地方治安责任,至民国十七年,复将警权扩大,改为特种公安局,以原有之十二村为警局辖境,然关于一切行政事宜则仍归丰滦两县分理,后以冀省东部各县出产,以及唐山各矿工厂出品,行销各埠及外洋,咸以唐山为集散地,已故工商各业之繁兴,大有蒸蒸日上之势。


这本书竟然记载了民国时期的老唐山?而且不输老上海和旧北平

《唐山市概览》中的唐山史略

民国二十六年八月间,冀东伪自治政府由通州移治唐山,更由工商区域一跃而为政治上之中枢地,伪冀东政府,“以唐山具有特殊情形,为适合环境之需要,乃于二十七年一月明令设市,以一事权,惟同年五月间冀东自治政府与北京临时政府合流,彼时因种种关系,警务局未能改隶市署,又以市县界址尚未划清税收学校等项均未接管,以至推行市政,颇多杄(qiān)格,迨民国二十八年十月间,复经临时政府,以唐山地处要冲,工厂林立,商贾云集,实有特殊情形经即明令准予正式设市,至二十九年一月又复明令将警务局改隶市署,并由冀东道韩道尹领导,唐山于市长及丰滦等县关系县长,成立市政调整委员会研讨划分市县界址,迟至是年四月一日始将大艾家庄,雷家庄,税王庄,程尚庄等十八村庄划入市署管辖,同时并接管市内各学校及各种税收,唐山市制,于焉确定,数载以还……”

这本书竟然记载了民国时期的老唐山?而且不输老上海和旧北平

唐山市区图一览

唐山市区东西约6500米,南北约11500米,面积7475平方公里,到民国三十年七月(1941年),全市共有22604户,131476口人。市内北部,有双凤山、大城山、贾家山、诸山,市区东部有陡河北向南流。对唐山市重要市街、胡同逐一做详细记载。


这本书竟然记载了民国时期的老唐山?而且不输老上海和旧北平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唐山市全区略图

书中记载,当时唐山市区域内有古迹五处,即双凤山铁菩萨庙,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兴国寺,建于元朝大定八年;姜将军庙,相传是后唐姜江军斩蛟救民,将军没葬于大城山麓(lù 释义:山脚下);雹神庙,建成年代无考,曾于乾隆四十二年、光绪二十四年重修;常明庵,唐代建立,曾于明万历三十四年重修。


这本书竟然记载了民国时期的老唐山?而且不输老上海和旧北平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唐山市工业发展状况

对于民俗文化,书中记载,“本市住民,汉族居多。间有少数满回二族,因其地与燕赵旧城相近,民性颇有慷慨激昂之概。俗尚朴实,文质兼备,近年各省人民,相率迁居斯土者,实繁有徒,其中以从事工商业者占其多数,聚处既久,彼此习俗,亦无不熏陶改善之处,且本市地介京山路要道冲,交通便利,市内男女中小学颇多,前者并设有国立交通大学,以故人民文化颇高,几与京津并驾齐驱云。”


这本书竟然记载了民国时期的老唐山?而且不输老上海和旧北平

国立交通大学

全书分为五章,分述沿革、区域、行政、附属机关及委员会、关系机关。日伪时期,唐山市首任市长为屈玉灿,成此书时,时任市长为于文成。

透过《唐山市概览》一书,我们从中可以一瞥几十载前唐山的旧风貌,领略到民国老唐山的风土人情,如果您的家中有关于民国时期的老物件,不妨在下方留言,分享给大家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