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主角的儿子,竟然来唐山这个地方洗了个澡!

洗澡是一件大事,你知道吗?历史上的今天,康熙皇帝曾来到唐山这个地方来洗澡……

1672年10月22日,清朝康熙皇帝临幸遵化州汤泉。


《延禧攻略》主角的儿子,竟然来唐山这个地方洗了个澡!


遵化泉是冀东名胜之一。唐朝贞观年间曾在这里建汤泉寺和流杯亭。明朝蓟镇总兵戚继光曾建八角亭;清初将皇陵陵址选在遵化后,皇帝更是经常来此。

1672年10月22日(清康熙十一年八月二十九日),康熙帝经常陪太皇太后临幸遵化州汤泉,陪同康熙帝来的还有许多大臣、谋士等。康熙帝在此与大臣及侍从们酌酒赋诗,并深切怀念戚继光,他在诗中写道:‘精灵销散人何处,功业留传志为灰。为将当年堪拊髀,亭开八角尚崔嵬。’

汤泉介绍

汤泉周长约23米,四周由大理石砌成,池上有石栏,建有“流杯亭”。清朝皇帝对汤泉尤为酷爱,康熙皇帝不仅多次到此,题诗作赋,修整池馆,而且建造了别具一格的流杯亭。该亭为八角攒尖顶,檐下雕龙,下有石凳,亭内顶端有木雕云龙,探头俯视亭内。地面石板上刻有“S”形水道石槽,热气腾腾的泉水从池南的石雕龙头引入石槽。如在亭中设宴,将盛酒的酒杯放在亭下环形石槽内,杯随水漂,在“漂杯”的过程中,水烫酒热。这种流杯饮酒之法,古已有之,但利用温泉“流杯”,却是汤泉的一大特色。

《延禧攻略》主角的儿子,竟然来唐山这个地方洗了个澡!


汤泉被称为“京东第一泉”,从唐代开始,这里就是历代皇家洗浴之地。唐太宗李世民曾于此地洗浴疗疾,赐建“福泉寺’,设立“福泉公馆”, 辽国的萧太后(萧卓)冬日出巡狩猎经常到此,并修建了“梳妆楼”。明武宗皇帝行猎驻扎这里,建“观音殿”赐名“福泉庵”。明朝蓟镇总兵戚继光在此修建“流杯亭”和温泉总池,并立“六棱石幢”刻记当时汤泉胜景。流杯亭内地面凿有九曲石槽,温泉水沿槽缓缓流动,如将酒杯置入槽内,杯随水转,很快就能将酒温热,故此亭又叫“转杯亭’,是文人墨客把酒临风,吟诗诵赋的好场所。清朝定鼎北京后,这里是满清王朝入关后发现的第一个温泉,顺治、康熙两帝都对汤泉进行了开发,留下了许多建筑遗产和美妙传说。

《延禧攻略》主角的儿子,竟然来唐山这个地方洗了个澡!


保健功效

遵化汤泉出水温度62度,属淡温泉,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人体有很好医疗、保健作用,淡温泉对运动系疾病、神经系疾病、皮肤病患者等者有明显疗效,对全身机体有良好影响,对老年人尤为显著,因此有“返老还童泉”之称,其治疗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温度刺激


温水浴中皮肤充血发红,末梢血管扩张,脉搏加快,血压下降,适血温度有不断刺激下,能引起皮层抑制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兴奋性,故有镇静作用。温热时基础代谢旺盛,胃肠蠕动加强,胃液分秘时开始增加,以减少血糖也减少,对重体—肾上腺功能有增强作用,所以有人称淡温泉有ACTH的作用,对植物神经系统层的功能有调节作用。

浮力作用


《延禧攻略》主角的儿子,竟然来唐山这个地方洗了个澡!


在温泉水中,人体重量约减少十分之九,肢体在几乎失重的情况下活动灵活,有利于运动障碍,肢体的锻炼,加上在温热作用下肢体血循环的改善,对关节功能障碍骨折后遗症僵硬,神经麻痹,肌肉瘫痪等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压力作用


《延禧攻略》主角的儿子,竟然来唐山这个地方洗了个澡!


在温泉水中,身体受到一定压力,胸围缩小,吸气困难,而呼气轻松,加强了气体交换,对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病人有利肢体受压,改变了体内血液分布增加了右心、围血量、心输出量也增加,促进了血液循环和物质代谢,对淋巴瘫积、浮肿、关节肿胀有治疗作用。


《延禧攻略》主角的儿子,竟然来唐山这个地方洗了个澡!


化学作用

淡泉水含有多种化学元素,这些元素有的经皮肤进入人体,有的在皮肤表面形成一药物薄膜,对人体神经末稍感受器长时间发挥作用,达到治病的效果,总之,温泉浴对风湿性性及神经炎、神经痛、外伤后遗症、腰肌劳损、牛皮癣、慢性盆腔炎、附件炎等多种疾病均有良好疗效,据多年观察统计,我院温泉水浴在治疗关节病、皮肤病的有效率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其中牛皮癣有效率在百分之九十八。相传早年唐太宗带领征战士兵到此沐浴,舒筋展骨,获益不浅,为汤泉附近的寺庙赐名为“福泉寺”,修建了现在的总池,以后各朝在此都有修建,清朝入关后将汤泉定为第二温泉行宫,顺治帝葬孝陵后,康熙和孝庄每次来谒陵,都要到汤泉沐浴,太皇上身患皮肤病后,由康熙这陪同在汤泉沐浴达四十天之久,病愈而归,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因条件艰苦网数患各种皮肤病者常于战斗间隙前来洗浴,疗效甚佳,很受欢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