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劳动日报的前身,是用抗日英雄的鲜血换来的!你看过吗?

在唐山有这样一份报纸,她于1940年1月1日在遵化创刊,是冀东地区第一张党报。

自诞生之日起,就高举抗日的伟大旗帜,宣传党的政策和纲领方针,在战争期间发挥了重要的舆论领导作用。

她就是《唐山劳动日报》的前身——《救国报》73年前的今天即1945年11月1日,《救国报》终刊,完成了战时的宣传使命。

今天,大牌哥同大家一起翻开这份旧报纸,重温那段红色记忆。

《救国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冀东区委的机关报。1940年元旦在遵化东南的卢各寨创刊。每周一期,手刻油印。崔林为第一任社长。报纸在日军统治区内坚持出版,1942年秋曾转移到长城以北。抗战胜利后,改名为《冀东日报》。

唐山劳动日报的前身,是用抗日英雄的鲜血换来的!你看过吗?

创刊于遵化的《救国报》

崔林,后化名李杉,是河北省玉田县人,原名马宗周,字吟南,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在卢各寨村担任该村小学校长。1940年元旦,第一期《救国报》与读者见面了。由于当时人力、物力和游击环境的限制,最初的《救国报》只是一张八开两版的油印小报,一般是七天出版一期,每期也只能发行一千多份。但是,这个小报一经问世,就成为鼓舞军民斗志、坚定人民信心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成为冀东党组织联系广大抗日群众的一条重要纽带。在报纸初创的这一时期,最大的问题是国际、国内、边区的新闻没有来源,延安新华社的电讯抄收不到,也不知道怎样抄收,只能由广播抄收员冯国玺同志用一台普通的收音机收听中央社的新闻广播,把它记录下来,然后崔林等同志从其字里行间寻找比较可靠的内容,经过一番去伪存真、沙里淘金的功夫,整理出一些可用的新闻。关于冀东地区的新闻,则由冀东军分区司令部、各个战斗部队和地方组织供稿。这些稿件,是当时《救国报》的灵魂。报纸编出刻写好之后,在秘密地洞里印刷。印出的报纸,通过交通站以沿村转递的方式、意想不到的速度,送到各部队、机关和读者手里。这份报纸就是干部、群众、战士们最宝贵的新闻读物和最重要的时事学习材料。

唐山劳动日报的前身,是用抗日英雄的鲜血换来的!你看过吗?

1941年的春季,《救国报》社由卢各寨迁到了遵化南部的另一山势雄莽,地形复杂的山村鲁家峪。1942年四月,侵华日寇在冀东搞第四次"强化治安"运动。四月十三日凌晨,敌人纠集重兵,包围了鲁家峪东峪,在鲁家峪大庄设立了"扫荡"指挥部。从此敌人开始了对冀东地区空前残酷的进攻。在敌人的这一次血腥的"扫荡"中,《救国报》社三位同志牺牲了。其中有两位是《救国报》创始成员——刻字组组长尹铭钰同志和广播抄收员冯国玺同志。这两位同志在遵化南部夜明峪的突围战斗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另一位是《老百姓》的编辑布于同志,在丰润北部腰带山同前来包围的敌人搏斗而英勇牺性了。

唐山劳动日报的前身,是用抗日英雄的鲜血换来的!你看过吗?

鲁家峪村北峪《救国报》社旧址

唐山劳动日报的前身,是用抗日英雄的鲜血换来的!你看过吗?

鲁家峪村北峪《救国报》社旧址


唐山劳动日报的前身,是用抗日英雄的鲜血换来的!你看过吗?

鲁家峪村北峪《救国报》社旧址保护碑

1944年,日寇侵华已成败局,敌人进行垂死挣扎。冀东地区的敌人采取所谓远距离奔袭合击的战术,企图搞垮我们的一些领导机关,以挽救其失败的命运。特委、报社及其他机关的同志们,都陷入了敌人的包围之中。当时,和机关在一起的部队,数量不足敌人的十分之一,而机关工作人员不仅缺乏打仗的经验,而且也缺乏武器。但是,大家以坚强的革命意志,同敌人殊死搏斗,进行了一场足以惊天地、泣鬼神的突围战,战斗持续了八个多小时。结果大部分同志得以突围,但是,也有三百多位同志英勇牺牲。这是冀东在抗日战争中最大的一次损失。在这场突围战中,报社牺牲了五位同志:吕光同志,云南人,苗族,牺牲前任冀热边特委宣传部长、《救国报》社社长、《新长城》社理事长;李杉,即崔林同志,《救国报》的创建人,牺牲前任冀热边特委秘书长;刘海山同志,河北丰润县人,《救国报》创建人之一,牺牲前一直担任《救国报》社的交通员;烈华、生华同志,都是《救国报》社收报组的收报员。

唐山劳动日报的前身,是用抗日英雄的鲜血换来的!你看过吗?

唐山市档案馆馆藏《救国报》1945年10月合订本一册

《救国报》在抗日战争中诞生,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用鲜血和生命坚持,直至完成历史使命,为冀东乃至全国抗战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1946年5月《救国报》更名为《冀东日报》,1949年2月初,离开遵化农村向唐山市转移,1949年8月1日,更名为《唐山劳动日报》,两个月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从此,《唐山劳动日报》与共和国一起成长,见证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国家繁荣富强的伟大事业。

唐山劳动日报的前身,是用抗日英雄的鲜血换来的!你看过吗?

如果你深爱唐山这片土地,想更多了解唐山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请关注大牌哥,带你探寻历史背后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