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劉若英|後來的我們,是否真的學會了如何去愛?

導演劉若英|後來的我們,是否真的學會了如何去愛?

只期待後來的你能快樂

那就是後來的我最想的

無論是後來故事怎麼了

也要讓後來人生精彩著


——五月天《後來的我們》

奶茶說:"在創作電影劇本時,一直想不出這部愛情電影該用什麼名字,但當我們聽到五月天的《後來的我們》,我聽到屬於這個故事最好的名字。 然後在繼續創作電影的過程中,這首歌無數陪伴,謝謝五月天把名字送給了我們。只期待後來的你能快樂,那就是後來的我最想的。……"

一條來自劉若英工作室的蜜汁微博▽

導演劉若英|後來的我們,是否真的學會了如何去愛?

彷彿眨眼間,那個唱著《很愛很愛你》《一輩子孤單》《親愛的路人》無數經典歌曲的"少女小漁",就成為了妻子、母親(結婚、生子,對她來是"最最不平凡,也最最具有挑戰的事情"),在去年完成2年53場"我敢"世界巡迴演唱會之後又帶來了最新的愛情電影《後來的我們》。

無論是後來故事怎麼了,奶茶一直在讓自己的"後來人生"精彩著,正如同她在《我敢在你懷裡孤獨》所說的一樣,"我正走在陌生的旅途上,手中沒有明確的地圖,也不清楚將去往何處。我只能一步步地往前,沒有任何停頓,不想有後悔的空間。"

步履不停,後來的我們,

是否真的,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

奶茶在書中說過,人生是一段無法回頭的旅程,她充滿好奇地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希望,不管是自處或相處,她都能找合適的角度與姿勢欣賞眼前的風景,然後把遇到的故事告訴我們。

而這部電影,便是她走到了現在想講的故事吧,片中的主角也是我們自己的影子

所以,後來的你,離開了誰,遇見了誰?

後來的你們,過得好嗎?

關於我們×愛情×相處

我希望自己"結不結婚都不要後悔"

導演劉若英|後來的我們,是否真的學會了如何去愛?

劉若英×五月天瑪莎

能"選擇"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既然選擇了"相處"這條路,即便我必須放棄一些獨處習慣與模式,也是應該的。慢慢地,我也能感受到另一種生活的樂趣。還是那句話,既然單身不單身都會後悔,那麼我希望自己"結不結婚都不要後悔"!

約瑪莎訪談時,他還是單身。而我們進行訪談時,他已不再是一個人。我們彼此看著,有種相互觀望的感覺。如此深愛"自處"的兩個人,都突然地,又那麼自然而然地走進承諾守候的關係。我想我們會比一般人更加珍惜"相處"的生活方式。

因為對被認為孤僻、不想將就,最終妥協的我們來說,選擇、願意走到這裡,是那麼地不容易。

我們的話題從青春開始

導演劉若英|後來的我們,是否真的學會了如何去愛?

劉若英×詹仁雄

他是詹仁雄,知名的電視製作人,《康熙來了》《大學生了沒》《華人星光大道》……一大堆族繁不及備載的熱門節目都是出自他手。他的另個身份是作家人二雄,平均每年出一本書,早年畫漫畫,近幾年寫旅行、設計、兩性,他的腦袋閒不下來,很多產。

但回想我們認識之初,他還不是王牌製作人,我也只是唱片公司的小助理。那時每日午起晨歸,生活過得汲汲營營。我們各自的小公寓,中間隔著一個小夜市。

那還是能搶到一個免費的停車位,就可以高興一整天,覺得自己被神眷顧的青春時代。想起因為找到免錢的車位而面露開心笑容的自己,感覺似乎還活在昨天,卻相去非常久遠。這讓我想起了張姐唱過的一首《短歌》:"青春它徑自走了/也不管我多捨不得/其實我也曉得/它陪我夠久了。"

"你不覺得有趣嗎?有個跟你差不多時間來到地球的人,後來你們住隔壁,還變成朋友?"老詹問我。

我跟老詹就是這樣的,生日只差一天,在同行裡打混二十年的朋友。

面對過往的青春,我們能夠承認時間逝去,但無法接受"人生就這樣了"的心態。

我們從青春相伴走來,經歷了多少風雨波折,但至少在我們這個年紀,都還學會微笑著自嘲,還能在面對面時,狠狠地攻擊對方。

less is more,少就是多

導演劉若英|後來的我們,是否真的學會了如何去愛?

劉若英×詹仁雄

我一直記得張姐跟我說過:"演員一生拍過幾部片不重要,但被人記得住幾部片很重要。" 我說:"一生遇見幾個人不重要,深刻的有幾個比較重要。"

對於這種心情,老詹有個很傳神的比喻:"德國有位建築師凡德羅說過一句名言,less is more,少就是多,其實放諸四海皆準。"是啊,電影如此,愛情如此,人生亦如此

美好相處是可以練習的

導演劉若英|後來的我們,是否真的學會了如何去愛?

劉若英×王浩威(心理醫生、作家)

有些在相處上有問題的夫妻來向王醫師問診,他經常會建議他們暫時分開一段時間。

一段時間是多久?我第一時間發問。"嗯。通常會建議五到十天,最好能越長越好,也許就一個人找個地方展開一段小旅行。"他說。

聽到"越長越好"四個字讓我很驚訝!

因為必須藉由暫時抽離原本的環境,才能夠讓紛亂的情緒沉澱下來,認真地思考那些不滿情緒與想法的源頭,唯有釐清源頭,才有機會找到解決之道。

在日常生活的夫妻關係中,經常會不自覺地累積許多負面因子,時間一長,這些因子堆堆疊疊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累積成巨大而陌生的情緒怪獸,讓人雖然覺得憤憤不滿,卻無法清楚說出造成不滿的原因。只有暫時讓自己獨處,好好想一想,才有可能找出解決的辦法。

"事實上,我到四十二歲才開始有固定一起生活的伴,在那之前,就算有女朋友處於戀愛狀態中,關係也都很短暫。換句話說,與固定的伴侶相處,共同經營生活算是全新的體驗,所以偶爾也會想暫時從固定的關係中抽離出來,好好想想這些年我到底有什麼變化之類的。當我需要思考這類問題,我就會需要比較長的獨處時間。"

對於"自處"與"相處",王醫師分享了一個令我拍手叫好的說法:這是英國心理學家唐納德· 溫尼科特說的,他認為完美的相處關係是"窩在愛人懷裡孤獨"(Dare to be lonely in someone else's arms),這是說,剛開始戀愛的情人總有說不完的話,但時間長了之後,總會走到無話可說的片刻,有些人碰到這種狀況就會感到緊張與不安全,生怕兩個人的關係無法繼續,但真正成熟美好的關係是——即使兩人暫時無話可說也無所謂,相對無言,就暫時沉默,可以靜靜地躺在對方的懷裡孤獨,這是兩人相處互相信任的極致表現,也是最高境界。

讓"沒關係"變成"根本沒這個問題"

導演劉若英|後來的我們,是否真的學會了如何去愛?

劉若英×王浩威(心理醫生、作家)

在兩性關係上,你相信所謂的海誓山盟嗎?

" 比起相不相信海誓山盟,我們應該要正視─人會不斷地成長。" 他點出一個很棒的說法。

在現實的生活裡面,人是不可能不改變的,眼前說出的誓言,也許只要當下是出於真心的,就應該開心地相信與接受,但不必要緊守著不放。如果承諾可以成真,當然很好,但若不,也許只是因為時光的改變,使得某些事情無以為繼罷了。

海誓山盟這種事,也許只有剎那的賞味期限,只要在聽到或說出的當下,是出於真心就值得了吧!也許比起緊守著曾經的誓言,在不斷成長的動態人生裡,不斷尋找最佳相處模式,才是該努力的方向吧!這樣不也讓乏味的人生有趣多了?不過,比起"變心","成長"這種說法,真是太棒了!

在相處上,我們常會說"沒關係",將就一下就過去了,但其實應該是讓"沒關係"變成"根本就沒這個問題"才對。

他知道,你在,就夠了。

導演劉若英|後來的我們,是否真的學會了如何去愛?

"有時候,紓解一個人的方式,不見得是你為他做了什麼,而是他知道,你在,就夠了。"

"相處就像是把兩個獨處放在一起。在一起的時候像黏土,可以形塑成兩個人以外的第三種樣貌;分開的時候像磁鐵,彼此相吸卻又各自獨立。"

"有時候,勉強自己做的事,通常就是你害怕的事,而你越害怕的事情,越容易遇上。這就像墨菲定律,麵包掉到地上或咖啡打翻的次數,會跟地毯的昂貴程度成正比。就像在愛情裡,你會離開一個人的原因,往往也會是你愛上他的原因。"

導演劉若英|後來的我們,是否真的學會了如何去愛?

本文正文部分選摘自

《我敢在你懷裡孤獨》

劉若英著

導演劉若英|後來的我們,是否真的學會了如何去愛?

導演劉若英|後來的我們,是否真的學會了如何去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