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嫦娥4號成功著陸,有史以來第一艘著陸器

2019年1月3日中國嫦娥4號著陸器在月球背面著陸,這是有史以來第一艘著陸器。

中國嫦娥4號成功著陸,有史以來第一艘著陸器

嫦娥四號探測器是中國國家航天局向月球發射的最新任務。前兩次探月任務是軌道飛行器。嫦娥四號由著陸器、月球車和中繼衛星組成,其目標是在月球的遠端輕輕著陸。

嫦娥四號是第一次有任何國家試圖在月球的遠端著陸,然後部署月球車進行探索,返回的數據將為我們提供寶貴的信息,揭示我們的月球的秘密,從從未觸及的一面!

月球圍繞地球運行已經超過45億年了,在這段時間裡,地球的引力牽引使月球的自轉速度與軌道同步。因此,月球不僅繞軸自轉,而且每28天繞地球一週。這意味著月球的同一側總是面對著地球,而遠側是我們從地球表面看不到的那一半。

中國嫦娥4號成功著陸,有史以來第一艘著陸器

你可能聽說過月球的背面被稱為“陰暗面”,但這是一個錯誤的說法。當月球繞地球運行時,正好有一半的月球每時每刻都沐浴在陽光中。在新月的時候,月亮的近側被黑暗籠罩,而遠側則被完全照亮。事實上,月球的遠側顏色較淺,因為它缺少近側較暗的盆地,這就形成了我們所看到的人臉、兔子或蟾蜍的圖案。

月球上艾特肯盆地是月球最大的撞擊盆地,也是太陽系最大的撞擊盆地之一。從它的深處到周圍最高山峰的頂部的距離將近10英里。因此研究它應該能揭示月球地殼和內部的細節,嫦娥四號研究小組的科學家們對盆地內的古老隕石坑很感興趣,因此他們可以研究這些隕石坑的組成和年代。這些環形山記錄了月球和地球在其歷史上所承受的各種撞擊速度。在我們這個星球年輕的時候,有多少個物體像雨一樣落在地球上?這些物品帶來了什麼?它們是什麼時候到達的?這段歷史對於生命的起源意味著什麼?嫦娥四號可以幫助我們找到答案。

中國嫦娥4號成功著陸,有史以來第一艘著陸器

為什麼以前沒有人在遠端著陸呢?

在月球的另一端著陸時,由於月球本身會阻斷無線電聯繫,因此很難與地球保持通信。當阿波羅號的宇航員繞著月球的遠端軌道飛行時,他們與人類完全隔絕了,嫦娥四號任務通過中繼衛星解決了這個問題。2018年5月,我國發射了一顆名為“酷橋”的衛星,進入L2軌道。L2是月球以外的一箇中性點,地球和月球的引力抵消了駐留在那裡的物體的向心力,使其能夠有效地停在原地。由於“雀橋”號一直以來對地球和月球遠端都有良好的視線,它將成為任務控制中心和嫦娥4號著陸器之間的橋樑。也就是說,增加一箇中繼意味著無線電信號必須跨越更大的距離,這反過來延長了雙向通信延遲。這意味著,包括嫦娥4號在內的任何遠程著陸器或漫遊者都必須能夠自行選擇著陸點,避免危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