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賴公務員毆打男童?網絡江湖需要冷靜的熱血!

無賴公務員毆打男童?網絡江湖需要冷靜的熱血!

1

8月25日,四川德陽安姓女醫生自殺了。

她35歲,是一位家庭幸福,工作順利的兒科醫生。

她吃了500片安眠藥,

決絕的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事情的起因大家大概都知道了,

之前,安醫生和丈夫去游泳,

在泳池裡,兩個13歲男孩冒犯了安醫生,

安醫生的丈夫將該男生按入水中並打了一巴掌。

之後經警察調解,安醫生丈夫向男孩及其家長致歉。

無賴公務員毆打男童?網絡江湖需要冷靜的熱血!

第二天,

男孩家人找到安醫生和其丈夫所在單位,

要求單位開除安醫生和丈夫黨籍、公職。

隨後,泳池內衝突的視頻被剪輯過後在網上傳播。

安醫生夫妻倆“公務員”“醫生”身份被強調,

引發網友形成“無賴公務員毆打男童”的印象。

無賴公務員毆打男童?網絡江湖需要冷靜的熱血!

傳播者利用網友們對公務員和醫生群體的敵意,

通過輿論給安醫生施壓。

無賴公務員毆打男童?網絡江湖需要冷靜的熱血!

無賴公務員毆打男童?網絡江湖需要冷靜的熱血!

隨後,很多網絡大V轉發相關視頻,

微博大號“一手video”、

“德陽爆料王”、

“華西都市報”、

“全球熱門資訊頭條”、

“山西晚報”、

“澎湃視頻”等皆轉發。

網友開始人肉搜索,

安醫生和丈夫的個人信息被曝光。

網友們謾罵,

安醫生和丈夫進入輿論漩渦,

無賴公務員毆打男童?網絡江湖需要冷靜的熱血!

安醫生自殺了。

隨後,網絡輿論向另一個方向發展。

安醫生從加害人變成受害人,

與安醫生髮生衝突的男孩和親屬遭到人肉搜索。

他們利用輿論施壓的過程也被揭露。

無賴公務員毆打男童?網絡江湖需要冷靜的熱血!

為安醫生說話的聲音開始被聽見了,

大家為安醫生惋惜,

但已經晚了!

無賴公務員毆打男童?網絡江湖需要冷靜的熱血!

這是一場沒有贏家的輿論戰。

安醫生輸了,她失去生命。

她的家人輸了。丈夫失去妻子,女兒失去母親,父母失去女兒。

網友們也輸了。我國兒科醫生本來就緊缺。根據2017年5月發佈的《中國兒科資源現狀白皮書》顯示,中國兒科醫生總數僅為10萬人左右,缺口已經超過20萬,平均一名醫生要服務兩千多名兒童。安醫生沒了,給孩子看病的醫生又少了一名。

事件中的男孩及家人贏了嗎?此後,他們的過去,他們的工作,他們的關係密切的親戚朋友,都將被暴露在陽光之下,他們的一切將被人評價,甚至被人唾罵?

2

這場多輸的結局中,大家做錯了什麼?

一位知情人士憤怒地質問那些想為男孩一家“伸張正義”的網友:“你們核實了事情真相嗎?警方的結論沒出,你們就張口胡說八道,你們對嗎?……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安醫生的朋友通過新浪微博呼籲大家停止人肉搜索,她說,“雖然很開心看到那麼多為安醫生打抱不平的朋友們,但是還是堅持拒絕人肉搜索,走正常的司法程序!”

“希望網友們,冷靜理智對待,我相信,安醫生不會想要看到悲劇重演。”

拒絕人肉搜索,希望走司法程序,他們求的不是毀滅誰,而是事情的合法與公正。

也許答案就在安醫生朋友的希望裡。

3

人肉搜索是很多人主持正義,表達情緒的便捷途徑。

既然安醫生已經獲得大家的同情和支持,為什麼她的朋友拒絕人肉搜索呢?

也許,正是這份主持正義的急切,和表達情緒的便捷,讓人有顧慮。

原本熱血比冷血好,有正義感比麻木不仁好,但基本前提是,大家掌握的信息需真實、全面。

網絡信息的傳播太方便,太快,信息太多了,大家沒有太多精力深入瞭解一件事,能輕易知道一鱗半爪,而不知全貌。如果,情緒被有限的信息調動,再被別有用心的人撩撥,主持正義的熱心可能就變成了“借刀殺人”的故事。

即使大家對事件認識較全面,但“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漢姆雷特”,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標準,可能就是沒有標準。

另外,哪些是屬於道德評價領域,哪些只是和自己不同,也容易被混淆。

比如,大家對狗的態度,喜歡還是不喜歡,親近還是害怕,這只是人與人的差別,而無是非標準,不適合放到道德評價體系中。但無端虐狗或狗傷了人,還袒護狗的人,則違背社會公序良俗,傷害社會公正情感和利益,這時就涉及到是與非。

人的情緒容易走極端,愛之慾其生,恨之慾其死。在強烈的情緒中,保持冷靜,區分事情只是不同還是可以辨是非,並守住懲罰的適度性,對很多人來說並非易事。

所以,道德不能代替法律。人肉搜索,道德羞辱也會影響一個人,也可起到獎懲效果,但沒有法庭審判的謹慎和適度。

法庭上能最大程度地還原事實,保證事實的全面呈現。

控辯雙方充分的陳述和辯論,能避免信息被斷章取義或誇大其詞。而網絡信息在時間上的持續性,空間上的多點傳播,極大地限制了控辯雙方的有效互動。不辨真偽的信息才能大肆流傳,使民意被操控。

法庭講究量刑適度。大家面對的是同一套可以預期的法律體系。情緒是波動的,變化的,因人而異的,個人的價值觀也千差萬別,所以,網絡上的道德審判可能過,也可能不及,很難做到適度。

4

正因為網絡審判的先天不足,造成了很多熱點事件的反轉和悲劇。

如南京江寧摔狗事件。

無賴公務員毆打男童?網絡江湖需要冷靜的熱血!

2018年6月,南京網友發帖稱一男子當街摔死泰迪狗,“場面血腥”。該男子隨後被全國各地愛狗人士24小時打電話、發短信威脅、侮辱,還有人公佈其孩子隱私,發出死亡威脅。使男子一家被迫轉讓店鋪,孩子媽媽割腕自殺,所幸及時救治,但出院後,依然需要看心理醫生。

據記者調查,此事因泰迪狗先咬傷男子兩歲幼兒,狗主人答應賠償後又反口,男子一怒之下摔死小狗。事件雖已平息,但該男子一家深受網絡暴力之苦。

又如河南“小鳳雅”事件。

2017年,河南太康3歲女童王鳳雅患上一種名為“視網膜母細胞瘤”的癌症。王鳳雅父母通過網絡募捐平臺向社會求助,並得到了網友的慷慨相助。後有人曝料稱,王鳳雅父母用募得的15萬元善款為兒子治療兔唇,卻放任女兒的眼病惡化。該消息經網絡傳播後,網友紛紛指責王鳳雅的父母涉嫌詐捐。

後經警方調查,證實王鳳雅家屬實際籌集資金為35689元,而非網傳的15萬元。錢也基本用在了女兒王鳳雅的治療上,還結餘1301元。王鳳雅的爺爺將剩餘的1301元善款交到了太康縣慈善會。公益組織嫣然天使基金會也側面證實,王風雅弟弟治療兔唇的費用該基金會承擔。

又如近日的安醫生事件。

網絡如海,可風平浪靜,一有契機也可掀起驚濤駭浪。

網絡時代個人隱私無處躲藏。人肉搜索會打破地域限制,網絡會拉長對人類行為歷史痕跡的記憶時間。一個人的過去和現在很容易被翻得底朝天。誰能保證一輩子不犯錯呢?

網絡工具的便捷性是一把雙刃劍,能提高人類蒐集信息的效率,也能增強整個群體的意志共振,使破壞和成就都在瞬間發生。

所以,有迅速躥紅的網絡紅人,有被眾籌救濟的求助者,也有被壓垮的安醫生。

網絡是重器,使用要慎重!雪崩之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上網之時,我們的每一句話都在往某個方向積攢力量。

所以,當我們下結論前,祭出手中的道德法器時,不妨審視自身,保持一點懷疑:

我已經掌握了基本事實嗎?

我對當事人的過去、現在的心路和動機瞭解了嗎?

我的行為合度嗎?

當事人自己能處理好嗎?

我的行為可能引發什麼後果?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網絡時代,不知道哪一天被人翻得底朝天,那我今天的行為經得起歷史的審視嗎?

心理學上的人際交往法則是:我想讓別人怎麼對我,我就怎麼對待別人。我不想別人怎麼對我,我就不要怎麼對別人。

既然網絡時代無處可藏,不知道哪個浪會打到自己身上,就要遵守網絡道德,不要讓網絡成為自己洩憤的工具。大家都遵守規則,才能受到規則的保護。

同時,為了避免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善良的人也要學一點自保的技能。比如,能把事情表達清楚的口才和文筆,一顆不屈不撓的強大的心臟,遇事冷靜的頭腦等。

有人說,因為江湖太險,古龍的小說強調的是冷靜的熱血。或許,今天的網絡江湖中,也同樣適用!

• end •


觀點流

有價值的觀點在流動中聚合

觀點 · 聚合 · 價值

主編 | 劉 昆

副主編 | 龔孟關

撰文 | 光明芝芝

※本號內容專屬於光明日報 · 觀瀾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