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矩陣看懂新媒體整合營銷的邏輯!

1個矩陣看懂新媒體整合營銷的邏輯!

營銷,先有戰略,後有戰術,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舉個簡單的例子,面對一個新媒體營銷的個案,我們會先了解客戶品牌的真實狀況,提煉出核心價值點,即產品賣點,進行創意表達。

然後進行媒介的選擇,搭建最佳組合,評估出初步傳播數據,計算大概的ROI效果百分比,媒介的整合和投放,是一種科學的專業評估,不是說多少預算,就做多少資源。

通常,我們將新媒體傳播分為三大矩陣,四個維度,五個步驟。

1個矩陣看懂新媒體整合營銷的邏輯!

核心維度:是主要的佔位陣地,即品牌的自媒體矩陣。

微博,作為發聲平臺,肩負產品信息發佈,粉絲互動,短期重點引爆,長期品牌運營工作。

微信,負責粉絲運營,肩負粉絲互動,產品信息,活動發佈,長期粉絲運營和引導購買渠道等工作。

百度貼吧,適合外圍單點聚焦,引發深度討論。

QQ空間,適合性價比產品做引導用戶理解品牌,產品的互動傳播。

頭條新聞,適合領袖發聲,權威解讀,引導輿論。

豆瓣,適合強化品牌形象,配合深耕陣地,形成口碑病毒傳播。

知乎,適合某個領域的深入探討,軟性推動口碑傳播。

第一個:垂直維度,是我們的垂直輿論陣地。

即我們所處的細分領域的大咖們,以旅遊領域為例,這裡的垂直輿論陣地就是指旅遊領域的媒體人。

第二維度:口碑維度,是口碑輸出陣地。

知乎或者36氪、虎嗅等科技媒體的的專業寫手,作者們。

第三維度:聲量維度,叫做影響擴散陣地。

包括微博上的段子手,演員,明星。

這4個維度四大輿論陣地是協同作戰,密不可分的,如圖:

1個矩陣看懂新媒體整合營銷的邏輯!

首先,在以官微為核心的品牌的自媒體矩陣,所發佈的信息基本都是自話自說,缺乏權威性,又是必不可少的發聲基地。

因此,需要垂直輿論維度作為補充,找到垂直行業內的大咖,他們可信度較高,具有權威性。

其次,在口碑輸出維度,如虎嗅、知乎上的大咖們,他們既有信息的垂直度,又很專業,可信度高,

然後結合影響擴散陣地,如微博段子手,他們覆蓋度高,但可信度低,用戶區隔小。

所以,新媒體信息傳播的關鍵在於“卡位”,通過以上四個維度,四個陣地完成卡位,把內容匡在一個合理的傳播範圍,可以更好的把控傳播廣度和深度。

新媒體傳播,一般有如下五個步驟:

第一,提煉產品賣點和品牌核心價值

無賣點,不營銷。

任何一個產品或者品牌都應該有一個清晰的usp,即獨特的銷售主張,讓消費者知道,你的產品優勢,和競品的區別。

美的空調,一晚一度電,是產品賣點的清晰提煉,

要旅遊,找途牛,訂酒店,上攜程,是結合場景的行動暗示,讓消費者形成記憶亮點,對號入座;

經常用腦常喝六個核桃,是場景化賣點的體現。

第二步,將賣點創意表達

新媒體營銷,關鍵在於創意。

第三步,引爆傳播點

好的話題,需要引爆。什麼樣的話題能搶佔眼球?跟大V名人掛鉤,是個上佳選擇。

第四步,精準傳播

大V名人能在傳播事件中提供背書和引爆點,真刀實槍的傳播才是新媒體營銷的關鍵所在,不同的陣地有不同的玩法。

第五步,對接銷售平臺形成有效閉環

銷售平臺可以是線上,也可以是線下。

不同行業新媒體營銷的比重是不一樣的。快消品看重渠道力和品牌力,傢俱行業看重終端促銷力,3C數碼看重功能情感,然後和新媒體結合,用新媒體力量來提升和促進。

拋棄層不出窮的概念和新媒體技術,所謂新媒體整合傳播是建立在對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實時透徹理解至上,是對品牌營銷的全盤把控。

無論玩法怎麼變,營銷的本質沒有變,新媒體讓營銷更快,更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