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糧高峰期後移 玉米市場漲跌互現

一、現貨回顧

國內新糧上量整體仍較慢,臨近年底部分種植戶還貸變現壓力增大,深加工企業庫存持續消耗,部分企業節前備貨陸續啟動。港口方面,年底變現需求促使基層種植戶出貨意願加強,北方港口集港量增多,部分糧庫備貨,促使貿易商收購積極性增加,其中錦州港周比上漲10元/噸;南方港口港存供需寬鬆對價格形成制約,伴隨價格下跌至低點,部分企業開始有補庫需求,到港成本增加對貿易商報價心態有支撐,價格小幅上漲,其中蛇口港周比漲10元/噸。國內玉米現貨價格基本穩定,局部價格窄幅震盪。東北產區春節臨近,部分農戶還貸壓力增大,變現需求增強,新糧整體上量相對理想,國儲收購及部分糧源外流,深加工企業企業到貨量較前期有所下降,購銷主體對於價格的博弈仍在持續,其中哈爾濱周度下跌20元/噸;華北黃淮產區東北新糧已開始順價流入,因運力緊張入關困難貿易商發運謹慎,東北玉米到貨相對有限,本地新糧上量節奏加快,企業到貨量增加,庫存得到補充,雖然深加工企業開始春節備貨,但因加工利潤薄企業開工率降低,價格提漲動力不強,其中鄭州周比上漲20元/噸。

售糧高峰期後移 玉米市場漲跌互現

二、期貨回顧

美盤玉米:12月31日CBOT-3月玉米合約收跌1/2美分,報每蒲式耳3.75美元。因跟隨大豆市場走勢, 新年假期而交投清淡。1月2日CBOT-3月玉米合約收跌1/2美分,報每蒲式耳3.75美元。因大豆市場的強勁表現。1月3日CBOT-3月玉米合約收高4美分,報每蒲式耳3.79-3/4美元。因大豆和小麥市場走強,美元下跌。

大連玉米:大連商品交易所(DCE)玉米主力合約1905,1月2日開盤價1865元,收盤價1861元,跌3元,最高1865元,最低1857元,結算價1864元;1月3日;1月4日開盤價1870元,收盤價1863元,跌3元,最高1871元,最低1859元,結算價1864元。

三、本週新聞

1、12月31日美國農業部(USDA)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27日當週,美國玉米出口檢驗量為913,797噸,前一週修正後為996,769噸,初值為996,098噸。

2、美國數據傳輸網絡(DTN)的首席分析師託德·赫特曼撰文稱,2018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現貨月玉米期約上漲24.25美分,週一(2018年12月31日)收報3.75美元/蒲式耳。這是四年來的最高年底收盤價。不過玉米價格仍接近12年來的最低水平。

3、烏克蘭農業部稱,2018/19年度(7月到次年6月)烏克蘭穀物出口量可能達到4720萬噸,高於上年的3940萬噸。其中小麥出口量將達到1030萬噸,上年為1100萬噸。玉米出口量可能達到900萬噸,高於上年的550萬噸。

4、烏克蘭農業部稱,該國2018/19年度前半年已經出口了910萬噸玉米,上一年度同期出口量為560萬噸,但小麥出口星從上一年度同期的1,130萬噸降至1,050萬噸。

5、南非穀物協會(Grain SA)稱,南非玉米和大豆播種窗口已經關閉,西部產區天氣乾旱,當地幾乎沒有種植任何的作物,因此進口需求可能增加。

6、APK-Inform預計烏克蘭玉米出口有望達到創紀錄的2500萬噸)玉米將成為本年度剩餘時間烏克蘭主要的出口產品。

7、美國印第安納州普渡大學農經學家Chris Hurt稱,進入2019年後玉米價格繼續橫盤整理,主力期約難以突破4美元大關。不過有一些跡象顯示進入新年後玉米市場可能比其他主要農作物出現更多的利多因素。

8、截至12月25日,主產區累計收購中晚稻、玉米和大豆10003萬噸,同比減少1879萬噸。其中,中晚秈稻2795萬噸,同比增加20萬噸;粳稻3090萬噸,同比減少383萬噸;玉米3944萬噸,同比減少1440萬噸;大豆174萬噸,同比減少76萬噸。

四、生豬市場

本週生豬均價持續下跌。元旦假日期間市場需求略有增加,豬價小幅上漲,但元旦節後市場需求小幅回落,加之生豬及豬肉調運有所好轉,前期壓欄生豬持續出欄,市場生豬供應充足,豬價震盪偏弱調整。疫情方面,目前部分地區疫情已經處於失控狀態,地方養殖戶及政府瞞報、不報及不處理(一旦政府確認非瘟疫情就得掏錢進行補貼)情況突出。1月2日,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公佈,黑龍江省綏化市明水縣一養殖場發生非洲豬瘟疫情,存欄73000頭、發病4686頭、死亡3766頭,有消息稱該豬場發生疫情時間已經1月有餘。據慧通數據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12月份全國出欄大豬數量將超過5000萬頭,明顯高於正常年份同期水平,這是近期豬價再度走跌的關鍵因素所在。同時,慧通數據研究部推演數據顯示,2019年1月份,全國出欄大豬數量依舊在5000萬頭左右,市場供應依舊充足,這是我們之前預判12月及1月份豬價“有上漲趨勢,但漲幅似有若無,似漲非漲”的一個重要依據,預計1月份豬價也難有明顯好轉。

五、玉米庫存

售糧高峰期後移 玉米市場漲跌互現

截至1月4日北方四港玉米庫存共計約340萬噸。元旦後運輸緊張狀態略有緩解,北方港口集港量恢復性增加。部分糧庫備貨,促使貿易商收購積極性增加,新陳糧均有到港。本週南方港口玉米到港量明顯下降,港口庫存相對充裕,截止週五廣東港口玉米庫存為93萬噸。本週到港量急劇減少,部分企業開始有補庫需求,採購成交小幅增加,內外貿玉米日均出貨4.4萬噸。

六、後市分析

春節前售糧時間僅剩一個月左右,變現需求將促使種植戶加大了出售力度,主產區售糧高峰或將來臨,市場階段性的供應面壓力放大。而豬瘟疫情持續發酵飼料需求預期下滑,企業備貨積極性欠佳。不過中儲糧入市收購消息仍對市場心理產生支撐,省級儲備玉米收購工作開啟、下游深加工企業備貨陸續展開,後期市場供應與需求的博弈主要在於新糧上市量及上市速度。近期內玉米價格將繼續震盪並偏弱調整為主,春節前的1月中下旬存在階段性走強機會。(作者:小米) 文章來源: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