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信访解民忧——2018年我市信访工作综述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信访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严格按照“1234”信访工作思路,以深入推进法治信访改革为抓手,以切实强化联席会议职能为保障,聚焦“十个转变”,着力构建大信访工作格局,有力地维护了信访群众合法权益和全市社会稳定大局。

高位推动,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领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主要领导亲自阅批群众来信,接待群众上访,督办信访问题,亲自协调解决制约信访工作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先后2次召开全市信访工作会议,7次召开专题会议就信访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就抓落实提出明确要求。对涉及民生领域、扶贫领域内的信访问题和群体性、突发性上访事件办理实行事不过夜,由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会同市信访局跟踪督办,力争在5日内办结、10日内上报结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高位推动下,全市上下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党政领导亲自部署、亲自督导、亲自落实,形成了多管齐下、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机制先行,进一步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市委、市政府专门下发文件,确定信访工作联席会议为党委政府处理信访工作的权威议事机构,着力抓好“领导、协调、督办、治理”四大职能的落实,信访工作的职能定位更加明确。7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先后召集信访联席会议62场次,集中各方之力、穷尽多种办法、谋得丰硕战果,有效化解信访积案208件。经过市信访局历时一年多的推动,先后36次召开联席会议协调,妥善化解了多处烂尾楼盘引发的群体性上访积案,盘活了近十亿元的项目资金。2018年第4期《人民信访》杂志以《巧解楼盘烂尾信访难题、实现企业群众社会共赢》为题报道了经验做法,国家信访局通过微信公众号向全国信访系统进行了转载交流。统筹做好全国“两会”、陇西药博会等重点时段信访工作,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深化督查,进一步靠实信访工作责任。实行最严格的责任倒查机制,大幅增加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群众满意率“三率”考评权重,先后清理责任单位未及时受理办理信访事项63件,重点整治信访函件在部门之间“踢皮球”、信访办理久拖未决、处理意见敷衍了事等突出问题。下发了《定西市信访督查督办工作实施细则》,先后组织开展3次大型实地督查活动和2次视频调度督导会。通过持续督查跟进,一大批“骨头案”“钉子案”妥善化解,上访人员息诉罢访。制定了《定西市信访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17次下发《督查建议书》,由有关县区党委、政府对4个责任单位进行重点整治、对31名责任领导和直接工作人员进行实打实追责,信访工作责任体系更加清晰。

依法治访,进一步规范信访工作秩序。从市县信访部门抽调16名业务能手,由5名县级领导干部带队,对28件信访事项进行了一线评查,对41件重点案件进行了实地督查,对办理不规范的10件重点案件进行了公开曝光,限期整改。市信访局今日头条号成功晋升为网络大V,现有粉丝8000多人,对法治信访宣传和社会舆论引导发挥了积极作用。建立健全律师参与信访工作、重点信访事项“第三方”评议、信访事项听证等工作机制,坚持运用法治思维破解信访难题,全市群体上访、越级上访断崖式下降,信访秩序持续好转。去年12月,市委主要领导

作客新华网专题介绍定西工作经验,今年11月,市信访局负责同志陪同省信访局局长参加由国家信访局、新华网联合推出的访谈节目,又一次在中央主流媒体发出了“定西声音”。

畅通渠道,进一步推动信访矛盾化解。对22件重点案件实行市级领导包案,“一对一”跟进,倒排时间、限期化解。深入推行视频接访,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建立健全市县信访局长一线办信接访机制,在接访大厅设立党员示范岗,市信访局4名领导和4个科室轮班接访,节假日开辟“绿色通道”,全程负责、一盯到底。深入开展信访矛盾大排查、大起底、大走访、大调处,诚心解矛盾,真情融坚冰。在信访部门设立流动法庭和民调窗口,完善信访“情理法”结合机制,统筹部门资源、汇聚多方智慧集中破解信访难题。通过“集中精锐兵力打突击战”与“动员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相结合,累计化解重大信访矛盾157件,“四场攻坚战”取得喜人业绩。

夯实基础,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根据全市信访系统人才建设规划,利用新建成的视频信访信息系统平台,连续举办6期信访干部能力提升大讲堂活动,累计培训信访干部3000人次以上。刊发“学习贯彻十九大展示信访新作为”主题征文64篇,推荐阅读量20万人次以上。组建8支代表队于9月份举行了网上录入、情景接访、案件评查大比武活动,建立了全市信访系统拔尖人才库。积极倡议信访干部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打造全方位高素质干部队伍。深入开展“人民满意窗口”创建活动,推行“承诺、亮诺、践诺、评诺”责任模式,全市信访系统作风持续好转。对30名基层信访工作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总结推广了优秀信访干部赵贵成典型事迹,树立了信访工作战线上的一面标杆。

本报讯 (记者王国军 通讯员张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