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知識點“追及問題”——記得收藏起來!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小學生在平時寫作業中遇到的應用類型“追及問題”。

一、含義

兩個運動物體在不同地點同時出發(或者在同一地點而不是同時出發,或者在不同地點又不是同時出發)作同向運動,在後面的,行進速度要快些,在前面的,行進速度較慢些,在一定時間之內,後面的追上前面的物體。這類應用題就叫做追及問題。

二、數量關係

追及時間=追及路程÷(快速-慢速)

追及路程=(快速-慢速)×追及時間

三、解題思路和方法

簡單的題目直接利用公式,複雜的題目變通後利用公式。

小學數學知識點“追及問題”——記得收藏起來!

例1

好馬每天走120千米,劣馬每天走75千米,劣馬先走12天,好馬幾天能追上劣馬?

(1)劣馬先走12天能走多少千米?75×12=900(千米)

(2)好馬幾天追上劣馬?900÷(120-75)=20(天)

列成綜合算式75×12÷(120-75)=900÷45=20(天)

答:好馬20天能追上劣馬。

小學數學知識點“追及問題”——記得收藏起來!

例2

小明和小亮在200米環形跑道上跑步,小明跑一圈用40秒,他們從同一地點同時出發,同向而跑。小明第一次追上小亮時跑了500米,求小亮的速度是每秒多少米。

小明第一次追上小亮時比小亮多跑一圈,即200米,此時小亮跑了(500-200)米,要知小亮的速度,須知追及時間,即小明跑500米所用的時間。又知小明跑200米用40秒,則跑500米用[40×(500÷200)]秒,所以小亮的速度是

(500-200)÷[40×(500÷200)]

=300÷100=3(米)

答:小亮的速度是每秒3米。

小學數學知識點“追及問題”——記得收藏起來!

例3

我人民解放軍追擊一股逃竄的敵人,敵人在下午16點開始從甲地以每小時10千米的速度逃跑,解放軍在晚上22點接到命令,以每小時30千米的速度開始從乙地追擊。已知甲乙兩地相距60千米,問解放軍幾個小時可以追上敵人?

敵人逃跑時間與解放軍追擊時間的時差是(22-16)小時,這段時間敵人逃跑的路程是[10×(22-6)]千米,甲乙兩地相距60千米。由此推知

追及時間=[10×(22-6)+60]÷(30-10)

=220÷20=11(小時)

答:解放軍在11小時後可以追上敵人。

小學數學知識點“追及問題”——記得收藏起來!

例4

一輛客車從甲站開往乙站,每小時行48千米;一輛貨車同時從乙站開往甲站,每小時行40千米,兩車在距兩站中點16千米處相遇,求甲乙兩站的距離。

這道題可以由相遇問題轉化為追及問題來解決。從題中可知客車落後於貨車(16×2)千米,客車追上貨車的時間就是前面所說的相遇時間,

這個時間為16×2÷(48-40)=4(小時)

所以兩站間的距離為(48+40)×4=352(千米)

列成綜合算式(48+40)×[16×2÷(48-40)]

=88×4

=352(千米)

答:甲乙兩站的距離是352千米。

小學生門,今天學了應用類型的“追及問題”學會了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