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風阻係數真的越低越好?恐怕你錯了

如今,各大車企為了宣傳自家產品,都儘可能的挖掘產品賣點,除了常見的外觀、內飾、配置、油耗和動力,風阻係數也常常被搬到檯面上說,這麼做代表了一定的研發實力,甚至有些車企還會將相關試驗數據公之於眾,並通過公式來呈現。對於吃瓜群眾,風阻係數真的那麼重要嗎?風阻係數真的像廠家說的越低越好?

汽車風阻係數真的越低越好?恐怕你錯了

什麼是風阻係數?

所謂的風阻係數就是指通過風洞試驗和下滑實驗來確定的一個數學參數,嚴格來說,風阻係數又稱為空氣阻力,在汽車行駛過程中會遇到各種阻力,其中空氣阻力是比較重要的因素,它在車輛前方會形成迎面阻力,當氣體流過車頂,併到達車尾後會形成真空低壓區,由於前後有壓差的關係,所以形成反力,阻礙車輛前行。風阻係數的大小將直接影響車輛的外觀造型,通常情況下風阻係數越小,車身越具有流線感。

汽車風阻係數真的越低越好?恐怕你錯了

風阻係數是“吹”出來的

汽車剛被髮明出來的時候,從來就不考慮什麼風阻係數,在當時看來這是一件毫無意義的事情,倒不如把功夫花在動力方面,畢竟那時的汽車加足馬力也就只能跑個四、五十速。到了二十世紀初,隨著車速的不斷提高,風阻係數才被得到重視。1934年克萊斯勒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輛流線型汽車,這在當時引起了轟動,隨後各大車企紛紛效仿。

汽車風阻係數真的越低越好?恐怕你錯了

如今,汽車在設計之初多會考慮一臺車的風阻係數,除了前期的電腦模擬試驗,在後期還會通過風洞試驗加以驗證。一個完整的風洞實驗室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設備和資金,所以只有小部分汽車品牌才具有專屬實驗室。風洞試驗可以模擬大氣的環境,並通過特殊工序,實現氣流的調節與衡流。大家常看到的多以“煙流法”為主,通過染色氣流來反映車輛風阻的流動情況。所以,好車都是“吹”出來的,這種方式即方便又直觀。

汽車風阻係數真的越低越好?恐怕你錯了

為何風阻係數如此重要

我們知道,汽車上的技術多源自航空領域,風阻係數也不例外。風阻係數與空氣動力學有著緊密的聯繫,空氣動力學不僅能反映出風阻,一定程度上還制約著動力、油耗、風燥和穩定性等,所以這門學科在交通工具中比較常用。民航客機的平均速度多為800km/h,是汽車的數倍,若要飛機在空中穿梭自如,造型顯得非常重要,飛機的風阻係數達到了0.08cd,而普通轎車為0.28-0.4cd。所以,風阻係數是評定一輛車設計的重要參數。

汽車風阻係數真的越低越好?恐怕你錯了

汽車風阻並非越低越好

既然知道風阻係數如此重要,那麼是否意味著越低越好呢?其實不然,工程師在研發汽車的時候需要考慮車型和定位,對於SUV,其尾部會形成較大的真空區(負壓),所以風阻係數相對較高,如果您對SUV特別鍾愛,那也不必考慮太多。站在用戶的角度,廠家一方面在尋求更低的風阻係數,同時也要兼顧汽車的實用性,如果一味追求低風阻將會進一步壓榨空間,得不償失。

汽車風阻係數真的越低越好?恐怕你錯了

超跑風阻並不低

超級跑車多以大馬力著稱,最高車速可輕鬆達到300km/h以上,由於速度比較快,車身採用大量的流線型設計,但過低的風阻係數反倒會影響車身的穩定性,因為車頂上方的氣流速度變快將導致壓強減小,與從底盤通過的氣流形成壓差,造成上升力,所以會有輕飄的感覺。當然,工程師考慮得比較周全,在車身前後採用了大量的擴散和擾流裝置,以緩解不利因素,不過特殊的造型會讓風阻係數有所增加。綜合下來,超跑的風阻甚至比一些民用轎車還要高。

汽車風阻係數真的越低越好?恐怕你錯了

寫在最後

隨著汽車技術的不斷髮展,風阻係數逐漸受到大家的重視,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數值,更充當著“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對於消費者而言,風阻係數只能作為一個參考,而非買車的決定因素。除了風阻係數,像是安全性、動力性和實用性等才是廣大消費者最應考慮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