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對朱元璋的四個否定,讓其痛失皇位

明惠帝朱允炆(1377-1402),1398年即位,年號“建文”,朱元璋皇太子朱標的次子。雖然朱允炆的起居注被朱棣毀滅。但關於朱允炆在位期間的統治,我們還是可以從一些零星的記述中捋出一個大概。

朱允炆對朱元璋的四個否定,讓其痛失皇位

影視劇中的朱允炆

朱允炆廢除了明太祖所制定的部分嚴酷法律。朱元璋立國之後頒行《大明律》,後來又用“誥”的形式做補充,有時又用“榜文”的形式來發布典型的案例。1397年重新編定《大明律》,把這些誥和榜文都收在它的附錄中。朱允炆認為他祖父的“誥”和榜文中的條款過於嚴苛。他即位以後,禁止以誥為根據來進行審判案件,同時停止通過榜文發佈典型案例。對於朱允炆的這一做法,有人認為這是好的做法,其實不然。朱元璋通過嚴刑酷法整飭的是貪官汙吏,目的是讓大明朝吏治清明,百姓能夠生有所養。朱元璋經歷了元朝末年政治腐敗帶來的民不聊生,他對貪官是恨之入骨的,他也深知要治理好國家,必須重法治貪。而生在安樂窩的建文帝沒有經歷過民間疾苦,更不知那些官員溫順面孔之下掩蓋的是慾壑難填的骯髒的內心,更不知那些表面上道貌岸然的官員在百姓面前是如何的青面獠牙。反而受儒家理論的薰陶,理想主義的治理國家。朱棣即位之後,恢復了朱元璋的所有嚴厲的誥文和榜文的法律效力,不能不說朱棣對官員和治國認識更勝於建文帝。

朱允炆對朱元璋的四個否定,讓其痛失皇位

影視劇中的朱棣

在經濟方面,朱允炆也認為其祖父朱元璋做的有不對的地方。朱元璋對江南地區一直懲戒性地課以重稅。例如:在1393年,僅蘇州一地就得繳納281萬石糧米,這是明朝全年全部土地賦稅2940萬石的9.5%。而蘇州的耕地僅佔全國登記在冊的耕地的1/88。1400年,朱允炆將江南的土地稅按每畝地一石糧的統一標準徵收。朱元璋規定不讓蘇州和松江的人擔任戶部尚書,怕江南之人把持財政,減少家鄉的稅收,而導致國庫收入減少,現在朱允炆也解除了這個禁令。朱允炆在經濟上的另一項改革是限制佛道寺觀擁有的免稅土地的數量。這項改革也是針對江南地區的,朱元璋時期,是允許僧道佔有大量土地,並且是免稅的。由於免稅特權,出於種種原因,很多土地流轉到了僧道手中,於是,許多僧道擁有了大量財富,這使得很多人不滿。有的官員就給朱允炆上奏疏,請求限制佛教和道教的土地佔有數量。1401年8月,朱允炆下令:每名僧道擁有的免除賦稅的土地為五畝;多餘的土地應分給窮人。朱棣因此說朱允炆違反了《祖訓錄》,而進行“懲戒行動”、起兵造反。

我們仔細分析朱允炆的這些措施,其出發點是好的,但受到了官員們的欺騙,統治基礎動搖了,所以後來他失敗了。第一、廢除朱元璋對貪官們的嚴刑,讓吏治開始敗壞;第二、減輕對江南的重稅,使政府失去了主要的財政來源;第三、允許江南之人為戶部尚書,使江南地主的利益進一步得到保護;第四、限制江南僧道所佔土地,實際是使江南的社會矛盾失去了一個緩衝,因為朱元璋在向江南征收重稅的同時,又給了江南大部分土地免稅的特權,這就相當於給了江南人民一條活路。總之,吏治腐敗了,軍費沒有了,人民的生活更苦了,與朱棣的戰爭不敗等什麼呢?

朱允炆為什麼會犯這樣的錯誤呢?沒有經歷過下層人民的疾苦是主因。朱元璋對人情世故看得很深、很清,尤其是對官員們。他知道官員們的兩面性,在皇帝面前一套,在人民面前一套。而朱允炆被這些官員們高舉儒家大義的面目欺騙了,被他們精彩的演講欺騙了,真以為他們是為國為民。我們仔細分析這些措施,都是為官員們盤剝百姓大開方便之們。人民的負擔更重了,大明朝的財政更少了,受益的是大大小小的貪官汙吏和各級地主而已。這就是滿口仁義道德背後掩蓋的真實目的。朱元璋明白這一點,可惜蜜罐子里長大的皇孫朱允炆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被官員們欺騙了,並且把皇位也騙的沒了。

幸好老朱還留了一手,孫子不行有兒子。誰能行誰當皇帝,不能不說分封還有這個好處。這就是朱元璋在大封諸子為王的時候,劉伯溫為什麼沒有反對,不能不說這對君臣聰明到了極點。

朱允炆對朱元璋的四個否定,讓其痛失皇位

影視劇中的朱元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