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无耻了!2018年十大“坑爹”P2P平台盘点

2018年的冬天有多冷,或许网贷平台出借人感受最深,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问题平台累计超1300余家,超过了当前还正常运营的平台数量。

今年6月、7月、8月为网贷行业的风险集中爆发期,出借人的心一截一截凉下来,比这个更让人寒心的是平台出事后对出借人的态度。

问题平台类型有很多,跑路、清盘、转型、经侦介入、提现困难……但是出借人无论遇上哪一种都不好过。

行业风险爆发,掀开遮羞布,这些风险也让出借人胆战心惊。自融、庞氏骗局、资金池、期限错配……历史积累问题爆发,平台措手不及,出借人信心受挫,但更可恶的是,还有人趁火打劫,收割出借人。

2018年已经过去,但这些平台对出借人造成的伤害没有那么容易抹去,而小编盘点2018年最可恨的平台,是希望出借人可以认识风险、远离风险。

01无利不往

看着问题平台数量一点一点的增加,背后出借人数量也在一点一点增加,心中只剩下感慨。在平台出事前,谁能想到脚下是个大窟窿呢?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是有的人总在挑战不可触及的底线。假标自融、高返陷阱、资金池风险,这些人无利不往。

1、投之家背后的阴谋

投之家待收达29亿元,也曾经是出借人口中千好万好的平台,从7月14日被警方立案侦查开始,投之家背后的阴谋才逐渐显露出来。

出借人高喊让网贷之家给个说法,可资料显示平台股权早就变更了,背后主使者的真面目让出借人震惊,而卢家帮的阴谋更是给了出借人沉重一击。

投之家出事,都是“卖身”惹的祸,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投之家不是之前的投之家了。

从2017年12月8日,投之家股东发生变动开始,出借人就被平台一步一步带着走向深渊了。7月14日投之家被经侦,背后的“卢家帮”便被大家从幕后“请到了”台前。

投之家“卖身”,卢让投之家必须要达到相应的体量才买,却要用卢提供的资产,结果就是鸡飞蛋打,钱还没收到呢,资产端的问题先暴露出来了。平台6月份出现逾期,投之家背后的阴谋初显。

投之家不仅把自己卖了,还把出借人打包一起卖了。

2、唐小僧的泡沫

端午节没等来福利,却等来唐小僧“暴雷”。那个端午节,也许是唐小僧平台出借人最心痛的一个端午节。

母公司资邦金服老板跑路直接导致唐小僧平台出事,高返利、大红包,把出借人哄的团团转,但是泡沫终有破灭的时刻。

自融、资金池、融资造假等问题一直伴随着唐小僧,但是平台却还是一如既往的投软文、铺广告,只要出借人受不住高收益的诱惑,只要出借人愿意相信广告,那唐小僧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资金进入。

唐小僧上线于2015年5月5日,已获得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作为3年的平台,却一直未上线银行存管。出事之后,出借人才幡然醒悟这大概就是为了跑路吧。

3、草根投资的变幻之术

7 月 31 日晚,草根投资被爆出连夜解散员工的消息,在经历了平台一个多月演戏维稳后,创始人金忠栲自首,留下了高达 97.15亿元的债务。

出借人惶恐,但是只能继续面对噩梦,近百亿的资金去哪里了?

草根投资与阜兴集团关系匪浅,草根投资被爆出神秘借款方在平台融资过亿,实控人则是上海阜兴集团和朱一栋家族。

纵观草根投资的几大资金流向,有数十亿是用于收购商业地产项目,剩下的主要资金直接间接都流入了资本市场,或是配资,或是买壳。

说好的撮合出借人与借款人交易,怎么这些钱纷纷流向了其他渠道呢?草根投资用什么给出借人一个交代?

4、钱爸爸的美梦

7月9日,钱爸爸在官网上发布暂停运营公告,称受到行业环境影响,以及部分借款人恶意散播不正当信息,导致整体环境下借款人还款意愿逐步下降,平台部分出借人回款延迟。同时,宝安区经侦部门已经介入调查,为配合调查和保护平台用户的权益,暂停运营。

7月11日,福田分局对钱爸爸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侦查,平台的贷款余额为12亿元。福田分局8月27日的通报中表示,通过对关联公司和个人进行追查冻结的资金为3384.5万余元。这个数字,相比于12亿元的总额,只是个零头。那么,出借人的钱去哪里了呢?

有人说:“钱爸爸的钱是流向了真实资产。”有人说:“钱爸爸的钱流向了房地产。”具体流向何处小编不好下定论,但是从警方通报的最新消息来看,钱爸爸平台已经查封房产11套。

这些房子,是用谁的钱买的呢?

这些问题平台背后还有很多复杂的股权关系,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交易,但是他们的本质都一样,就是欺骗了出借人,是他们编造好剧本,让出借人都成了受害者。

02不择手段

出借人被骗入局,这些问题平台已经让出借人焦头烂额,但是更可恶的是还要走到雪上加霜的境地。

平台背后的股东甩锅,出借人有苦难言;平台说是兑付,结果兑付方案让人难以接受;更有甚者,在最后时刻还想着如何收割出借人。

1、钱保姆的奇葩兑付

10月16日,钱保姆对外宣布,除按照兑付方案分2年兑付外,出借人还可以选择用钱保姆已有资产进行物品兑付,主要是市值约为1亿元的野山参10000根和市值约为6亿元的乾昌窖藏50年原浆酒26000坛。

兑付公告中表示,这批资产再加上3.4亿元的林地共计价值约10.4亿元,已经足够兑付出借人的全部待偿本金。

可是,有出借人通过计算发现,按照平台的兑付方案,野山参价格为10000元/根,原浆酒价值为23076元/坛。价格高的不合常理,这是要让出借人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2、宜湃网、钱庄网股东甩锅

说修涞贵可能没多少人知道,但是说修正药业,大家就耳熟能详了。修涞贵正是修正集团董事长,修正药业的实控人。

如果不是这一系列的甩锅动作,修正药业也不用强行被刷一波存在感。

9月5日,由修正集团100%控股宜湃网发布逾期公告,平台称投资项目企优计划(修正系控制的资产)和银优计划(原创始人张冬控制的资产)项目出现逾期。修正早先了解到实情,平台出事前两天修涞贵、寿金姬就紧急撤离了股东团队,甩锅给了一个上了失信名单的老赖。

9月4日,突然发布清盘公告,就在平台清盘的前一天,钱庄网还在发布为期3天的新活动。钱庄网的大股东为康融汇通有限公司,工商信息显示,修正集团董事长修涞贵正是康融汇通的大股东。同样的主角,同样的剧情,在8月31日,也就是钱庄网清盘之前,修正实控人修涞贵从康融汇通的股东名单中退出。

同样的股东,同样的甩锅手法,难道他们心里不知道,当初有多少出借人是看着平台宣传的股东才把钱借出去的。

3、万盈金融股东耍赖

股东甩锅在今年的网贷问题平台中已经见怪不怪,但是更神奇的操作是还有股东耍赖。

11月的最后一天,万盈金融的出借人没有盼来宜宾制药的“承诺公告”,却等来一份宜宾制药与上海富田存在“抽屉协议”的公告,出借人纷纷表示:“宜宾这是要甩锅了!”

“宜宾制药,我劝你善良!”的话语也成了一道风景线。

从宜宾的操作来看,是不是如果万盈还在正常运营,就会一直打着宜宾制药控股的旗号继续蒙蔽出借人?一旦平台出事,宜宾制药就把公告拿出来,将责任撇干净?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2016年万盈金融变更控股股东,控股股东由上海富田变更为宜宾制药,相当于从宜宾制药的控股孙公司,变成了控股子公司。

现在宜宾制药的甩锅,真的可以得偿所愿吗?

如果一份隐藏协议就能甩锅,那出借人就是待宰的小羊羔。

4、宜聚网、58车贷的如意算盘

有人说:“当平台实控人自己的利益与投资人的利益冲突时,大部分人都会选择伤害投资人的利益。”

58车贷的清盘方式就很真实地演艺了上面的这句话,58车贷在8月6日的清盘公告中声称引入第三方公司中晟大唐(深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开展债权债务清算工作,而平台老板邢森却已逃到了美国。

第三方公司的主要工作和服务包括:与经侦、政府沟通;设计清盘兑付方案、不良资产处置催收、平台维稳、员工处理、债务重组、盘活资产等等。

实际上,他们是喂不饱的“水蛭”,一开始,他们会要求收取本金10%的费用,但后续又爆出加上电催、地催等各项成本,费用要收取将近70%,这也就是说最后出借人最多只能拿回30%的本金。

同样打着出借人注意的平台还有宜聚网,平台标的真实,借款人还款后出借人却收不到资金。因为宜聚网从平台截留的回款,出借人根本无法提现。

太无耻了!2018年十大“坑爹”P2P平台盘点

按照正常逻辑,如果平台开通银行存管,借款人将回款直接打入存管账户,不会出现截留回款的现象,但是不能排除一些借款人会将资金转给相熟的业务员,所以这就考验工作人员的道德风险。

现在,宜聚网已经下线了银行存管,根据出借人了解到的情况,平台存在截留回款的现象。

03说在最后

出事的平台各有各的问题,出借人处于被动的一方,不管是行业动荡,还是监管不确定,平台用尽办法来欺骗出借人,在平台出事后还不忘收割出借人,平台的做法终究是可恨的。

自融、期限错配、打折债转……每一个词背后都有成百上千的出借人,盘点的这些平台只是典型,但是还有许多类似的平台,重要的是出借人要吃一堑长一智,小编在接下来的2019年,也会依旧陪伴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