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獨臂軍人丁曉兵,身殘志不殘,用實際行動詮釋軍人的擔當

鐵血獨臂軍人丁曉兵,身殘志不殘,用實際行動詮釋軍人的擔當

中國軍史上,從來都不乏傑出的英雄人物。有這樣一些軍人,他們雖身患殘疾,但卻擁有鋼鐵般的意志,身殘志不殘,是他們一生最震撼人心的寫照。

賀炳炎將軍,正是一位身殘志堅的傳奇軍人,在戰鬥中失去一隻手臂的他,並沒有因此而退居幕後,常常以一把單刀衝入敵陣,殺得日本鬼子人仰馬翻,還得到一個“獨臂刀王”的綽號。

鐵血獨臂軍人丁曉兵,身殘志不殘,用實際行動詮釋軍人的擔當

抗戰時期有賀炳炎,新中國時期又有丁曉兵。跟賀炳炎一樣,丁曉兵也是一個只有單臂的鐵血軍人,他也有著傳奇的軍旅人生。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獨臂軍人丁曉兵。

鐵血獨臂軍人丁曉兵,身殘志不殘,用實際行動詮釋軍人的擔當

1965年夏天,丁曉兵出生於安徽合肥的一個普通家庭。1983年,18歲的丁曉兵應徵入伍,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很快,丁曉兵就憑著紮實的軍事素質在各項軍事競賽中嶄露頭角,成為了部隊的焦點人物。

鐵血獨臂軍人丁曉兵,身殘志不殘,用實際行動詮釋軍人的擔當

1984年,丁曉兵僅僅才當兵一年,就因為表現優異而被選進偵查大隊,肩負起更加重大的職責。同年8月,丁曉兵所在的偵查大隊被派往中越邊境執行偵查任務,丁曉兵亦隨軍前往。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丁曉兵一共出色地完成了20多次偵查任務,截獲敵軍多項軍事機密。

然而,正當丁曉兵屢立戰功之時,危險也悄悄降臨。在一場阻擊越軍的戰鬥中,面對突如其來的手雷,丁曉兵本可以輕鬆躲避,但手雷恰好落到了戰友身邊,為了營救戰友,丁曉兵奮不顧身地拾起手雷,正準備向外拋時,手雷爆炸了,他的右臂被炸得只連著一點皮肉。在巨大的傷痛之下,丁曉兵表現出驚人的意志,他竟拿出匕首親手割下自己快要斷裂的右臂,然後挎在腰間。

鐵血獨臂軍人丁曉兵,身殘志不殘,用實際行動詮釋軍人的擔當

更讓我們欽佩的是,斷臂的丁曉兵拖著越軍俘虜,冒著敵軍的炮火,在奔走4個多小時後,終於回到我軍大營。然而,那時的丁曉兵不僅精疲力竭,而且疼痛劇烈,剛把俘虜移交給總部,他就倒下了。隨即,丁曉兵被送往醫院搶救。經過連續3天的搶救,奄奄一息的丁曉兵硬是憑藉超人的意志從鬼門關爬了回來。

鐵血獨臂軍人丁曉兵,身殘志不殘,用實際行動詮釋軍人的擔當

丁曉兵康復後,上級首長準備讓丁曉兵去後方做一些後勤工作,畢竟一條手臂多有不便。可丁曉兵卻堅決要回到前線,他說他從未把自己當成殘疾人,哪怕只有一隻手臂,也能上陣殺敵。戰後,丁曉兵立功提幹,還獲得了“全軍自強模範軍人”的稱號。

鐵血獨臂軍人丁曉兵,身殘志不殘,用實際行動詮釋軍人的擔當

身殘志不殘,是丁曉兵作為當代革命軍人最真實的寫照,他的故事將激勵一代代革命軍人忠誠履職,奮勇向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