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翟佑民:我的戰友獨臂將軍丁曉兵


翟佑民:我的戰友獨臂將軍丁曉兵


丁曉兵

1979年我國對越自衛還擊戰,雖然已經過去40年了,那場戰爭也漸漸地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我也離開軍營近30年了。但是,每當我回首我們部隊43軍129師在對越自衛還擊戰鬥中的那些戰友們,至今令我歷歷在目,難以忘懷,更讓我為之震憾和自豪。


翟佑民:我的戰友獨臂將軍丁曉兵


用左手行軍禮的獨臂將軍丁曉兵

那時,我在師政治部宣傳科從事新聞報道工作,在戰場上,我前前後後釆訪和接觸過他們。其中我採訪過的一位在戰爭中失去了一隻胳膊的戰友丁曉兵,至今讓我以他為驕傲。


翟佑民:我的戰友獨臂將軍丁曉兵


原四班班長“捕俘英雄”張柱兵(武穴人)講述戰友丁曉兵的故事

曉兵戰友是1983年10月應徵入武,在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是典型的“新兵蛋子”。1984年7月,他所在的第二偵察大隊4連赴中越邊境偵察。為了爭取這個艱鉅的任務,接受黨的考驗,他用匕首扎破手指,用鮮血寫下對黨誓言:“敬愛的黨組織,我堅決要求參加戰鬥,打頭陣、當尖兵,請黨組織考驗我!”他先後出色地完成了20多次偵察和作戰任務。1984年10月30日拂曉,連長孫英培、班長張柱兵帶領3名偵察員潛伏到離敵人只有50米的地方,丁曉兵是這次偵察任務中唯一參戰新兵。8點多,戰鬥突然打響,槍聲中,張柱兵和丁曉兵猛撲敵人,生擒了一名俘虜。撤退時,越軍俘虜突然拉響了手雷,他迅速抓起越軍拉響的手雷向外扔去,手雷在出手的瞬間爆炸。他的一條右臂被炸得只連著一點皮肉,血流如注。為行動方便他拔出匕首,割下斷臂別在腰間,想著到後方接上。經過簡單的包紮,丁曉兵以驚人的毅力,和戰友們扛著俘虜,冒著越軍的炮火翻山越嶺近4個小時才撤回來,身後留下了一條3公里長的血路。當丁曉兵把俘虜交給接應小分隊的一瞬間,他一頭昏倒在地上。準備送到烈士陵園的丁曉兵,經過3天2夜的搶救,切開小腿靜脈,強行注入2600毫升血漿,才從死神手裡掙脫出來。兩個月後,失去右臂的丁曉兵本可以留在後方,但他又義無反顧地回到一線陣地。戰後,丁曉兵榮立了一等功,獲得全國“為邊陲優秀兒女掛獎章”活動為他專設的第101枚金質獎章,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2017年4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調研視察南部戰區時接見了丁曉兵,他是獨一無二用左手向習總書記敬禮的將軍。2006年被評為感動中國的人物之一,2015年晉升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少將警銜,他當選為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翟佑民:我的戰友獨臂將軍丁曉兵


習近平接見武警獨臂少將丁曉兵

如今,40年過去了,時代發生了深刻變化,丁曉兵始終保持著共產黨人的英雄本色,續寫了更加輝煌的人生篇章。他面對各種誘惑與考驗,保持著軍人本色,在不同的崗位幹出了非凡的業跡,他做到了戰時能捨身,平時能忘我,一條臂膀,也能撐起血染的軍旗。他靠作一隻手從普通士兵幹到了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廣西總隊少將政委。業餘時間,他堅持用左手練習書法繪畫,他說“一隻手也要擁抱生活”,他用左手握筆,先後臨摩和創作了500多幅中國畫和書法作品,先後在《解放軍報》《安徽日報》等省、中央級報刊雜誌上發表。


翟佑民:我的戰友獨臂將軍丁曉兵


原偵察四連連長孫英培講述丁曉兵的故事

殘酷的戰爭離開我們那麼多年了,每當想起他們戰鬥中的情景我經常感動得落淚,這些血性男兒為了國家安全,為了人民幸福,不怕流血犧牲,始終履行軍人天職,是我們“新一代最可愛的人”。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離不開千千萬萬個象丁曉兵一樣浴血奮戰的軍人和那些長眠在南疆腳下的烈士們。我為他們自豪,更為他們驕傲。世界只要有強權在,戰爭的陰霾就不會消散,我們一定要居安思危,時刻警醒。謹以此文獻給我曾經採訪過和未釆訪過的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捨生忘死的戰友!


翟佑民:我的戰友獨臂將軍丁曉兵


作者簡介:翟佑民,男,大學文化,1979年12月入武,曾在解放軍43軍129師政治部從事新聞報道工作,榮立一等功,現任湖北省武穴市委政法委主任科員,先後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湖北日報》、《芳草》等報刊雜誌發表小說、雜文、消息、通訊等作品400餘篇。系湖北省黃岡市作協會員,湖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會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