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真正的大眾汽車,而不是途觀高爾夫,或捷達帕薩特

提到大眾,很多人已經感到無聊了,說來說去就那幾款車,不是捷達就是帕薩特。 銷量上,繞不開朗逸或者途觀。 性能上,能被提及的,也就Golf GTI,或者Golf R。 外觀上,除了年度最美CC以外,好像沒有什麼車型能扭轉大家的審美疲勞了。

這是真正的大眾汽車,而不是途觀高爾夫,或捷達帕薩特

這是真正的大眾汽車,而不是途觀高爾夫,或捷達帕薩特

其實,在大眾的歷史車型中,有一款車參與了汽車的整個發展里程,被稱為“時代的符號”。它是影視劇的常客,還被寫進遊戲裡,在“絕地求生”中屢屢出鏡。它的舊車價格比新車還貴,即便是沒有發動機的空殼子,還能賣上個20幾萬。

這是真正的大眾汽車,而不是途觀高爾夫,或捷達帕薩特

這是真正的大眾汽車,而不是途觀高爾夫,或捷達帕薩特

它才是真正的大眾神車它於1949年11月正式下線,1950年3月開始,以每天10臺的數量和甲殼蟲

這是真正的大眾汽車,而不是途觀高爾夫,或捷達帕薩特

這是真正的大眾汽車,而不是途觀高爾夫,或捷達帕薩特

不過,和甲殼蟲中央鋼管底盤不同的是,T1使用多橫樑承載車身,且裝備了四輪獨立懸掛。這樣的設計,是為了削減成本。同時,還能保證車輛的可靠耐用,以實現二戰後“每個家庭都能買得起車”的社會願景。T1誕生之初,只有兩個版本:Kombi版和Commercial版。其中,Kombi版採用雙側窗設計,後兩排座椅可以輕鬆移動和拆卸,既能當乘用車,又能當貨車。

這是真正的大眾汽車,而不是途觀高爾夫,或捷達帕薩特

這是真正的大眾汽車,而不是途觀高爾夫,或捷達帕薩特

這是真正的大眾汽車,而不是途觀高爾夫,或捷達帕薩特

他們在車廂中彈起吉他,在車頂上吟誦詩歌,坐著它尋找生命的意義。他們將反戰標誌和T1的VW logo相結合,來表達自己對戰爭的抗議。T1是他們的舞臺,是他們的宣言,是他們個性的表達,更是他們生命的載體。就像電影《阿甘正傳》中,那個被阿甘愛著的女孩珍妮。一身嬉皮士打扮的她,在阿甘遠赴越南戰場後,也拋開了燈紅酒綠的城市生活,搭上T1,前往未知的遠方,在冒險中找回自己的真心。

這是真正的大眾汽車,而不是途觀高爾夫,或捷達帕薩特

這是真正的大眾汽車,而不是途觀高爾夫,或捷達帕薩特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T1跳出傳統汽車的界定,成為嬉皮士的專車,和鄉村音樂一起,成為上個世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們駕駛著T1去環遊,去追夢,去做愛做的事。當然,生活不只有詩和遠方,還有眼前的苟且。 當T1來到貧窮的拉美地區之後,就不再只是理想的符號,轉身成為現實的道具。它可以是接送孩子們上學放學的校車,可以當消防車、警車。

這是真正的大眾汽車,而不是途觀高爾夫,或捷達帕薩特

這是真正的大眾汽車,而不是途觀高爾夫,或捷達帕薩特

這是真正的大眾汽車,而不是途觀高爾夫,或捷達帕薩特

可以被郵局拿來送信,被殯儀館當作靈車,甚至可以用來接生。據不完全統計,有將近2000個嬰兒都是在T1裡出生的。T1,是那個百廢待興時代下的一抹亮色。讓人們在混亂不堪的街頭,依然擁有充滿希望和寫滿善意的眼神。被廣泛追捧的T1,逐漸不能滿足各國的汽車標準。於是,1967年,T1停產,T2問世。它的軸距不變,但在T1的基礎上,車身加長了100mm(長:4505mm)。T2還在外觀上做了些許改動,它取消了呆萌的V字前臉。用盡量圓化的整幅前窗玻璃,取代了分離式擋風玻璃,並在前擋風玻璃下方,設計了一系列排進氣孔。同時,前大燈、轉向燈、保險槓,也經過了重新設計。在動力上,T2依舊是後置後驅的動力結構。但動力系統,卻有了更多的選擇,和較大的提升。雖然T2和T1已經有了明顯的區別,但T1獨特的文藝氣質,還是被T2保留了下來。如果說T1是獨立冒險的代表,那麼T2就是居家溫馨的寫照。電影《陽光小美女》中,7歲女孩奧利芙和全家人的尋夢之旅,就是在一輛黃色T2上進行的。

這是真正的大眾汽車,而不是途觀高爾夫,或捷達帕薩特

這是真正的大眾汽車,而不是途觀高爾夫,或捷達帕薩特

這是真正的大眾汽車,而不是途觀高爾夫,或捷達帕薩特

彷彿T2,不再是一個代步工具,更是一位夥伴,一幢可移動的房子,一種生活情調。

這是真正的大眾汽車,而不是途觀高爾夫,或捷達帕薩特

這是真正的大眾汽車,而不是途觀高爾夫,或捷達帕薩特

這是真正的大眾汽車,而不是途觀高爾夫,或捷達帕薩特

時至今日,大眾T系列成功告別了誕生之初的結構簡單、高效靈活。隨之褪色的,還有它的經典程度。它拋卻了頗具趣味性的擴展功能,更丟失了它原有的自由靈魂和不羈的嚮往。就像是我們當中的很多人,在城市的鋼筋水泥中,喪失了生氣,迷失了方向,忘記了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