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之战,不可一世的曹操为何最终惨败于刚刚崛起的刘备?

沁屿


曹操并非不可一世,赤壁一战,曹操不是大败而归吗?实力虽然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健因素,但并不是绝对因素,况且汉中之战,刘备的实力要超过曹操。

此话怎讲?刘备不是明明弱于曹操吗?请看汉中之战的来龙去脉。

一、汉中之战的起因

刘备是公元214年才拿下益州的,刚刚拿下益州,处于消化整顿内部的时期,而在215年初,孙权就以刘备夺取益州后有了地盘,需要归还荆州为由,要求刘备归还南郡,刘备不同意,于是双方就闹起矛盾,并且一度剑拔弩张,刘备亲自带兵到荆州与孙权对峙,结果这个时候传来曹操进军汉中的消息,刘备立马与孙权罢兵议和,双方湘水划界,刘备将桂阳郡及长沙郡还给孙权,然后马上赶往汉中。



曹操抢先一步征汉中张鲁,就显示出曹操的高明,曹操知道刘备夺取了益州后,下一步必然要征汉中的张鲁,因为汉中是益州的门户,刘备想要发展,必要夺取汉中,曹操看透了刘备的意图,抢先一步,在215年3月南征张鲁,到当年11月时,张鲁就投降了曹操,于是曹操就夺取了汉中之地,令夏侯渊、张郃留守汉中。

在拿下汉中后,刘晔和司马懿曾劝曹操一举南下拿下益州,当时刘备不在益州,而且益州人心不稳,可是曹操并没有听从,之后就返回许昌。而刘备赶到益州后,在听从了法正与黄权的建议,积极做好准备攻打汉中。

二、双方参战将领及兵力

217年,刘备在经过一年的准备,开始攻打汉中,刘备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张飞、马超、魏延、赵云、黄忠、黄权等,谋士是法正,刘备方累计参战兵力约有8万人。

曹操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夏侯渊、曹休、曹真、曹洪、张郃、徐晃、郭淮等,曹操方累计参战兵力约有5万人,但汉中之战最重要的时期曹操并不在汉中,而是在长安坐镇。



三、汉中之战大致过程

汉中之战从217年持续到219年,时间近两年。汉中之战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对峙阶段;二是战争阶段,三是僵持阶段。

对峙阶段:刘备初攻汉中时,主帅夏侯渊据险而守,刘备占不到便宜,形成对峙,时间近一年,曹操当时不在汉中。

战争阶段:刘备见无法攻下险要关隘,从成都大举增兵,达到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地步,可以说刘备为了汉中志在必得,刘备采用法正声东击西的计谋,诱使夏侯渊出关,在定军山双方交战,结果夏侯渊战死,刘备方大获全胜, 汉中曹军皆退守险关,这个时候曹操也不在汉中。



僵持阶段:曹操见夏侯渊被杀,这才亲提大军到汉中,可是刘备方避而不战,曹操占不到便宜,又因为补给困难,要从关中经过秦岭,道路极其难走,于是曹操全军退出汉中,放弃了汉中。

曹操为何败了?有以下原因:

1、汉中对于刘备的重要性明显要比曹操强的多,刘备重视,而汉中对于曹操来说,相对刘备没有那么重视,而且曹操在打汉中之战时,北方的乌丸及鲜卑在蠢蠢欲动,导致曹操到达长安时,没有马上去汉中。

2、汉中之战曹军实力明显不如刘备军,刘备用整个益州的力量来夺取汉中,而曹操在汉中之战中最重要的时刻居然不在汉中,而夏侯渊、张郃等不是刘备团队的对手;



3、曹军汉中主帅夏侯渊中了刘备的计,被杀,导致曹军全军军心不稳。

4、汉中背靠益州,离刘备的大本营益州近,人员、物资补给方便,又有诸葛亮坐镇后方,足兵足粮,而汉中离曹操方的大本营长安较远,中间又隔着八百里秦岭,道路难走,补给困难,导致最后曹操的撤军。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汉中之战,刘备为何能战胜曹操?

曹刘兴兵战汉中,胜负已分定输赢。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逐步吞并北方,建立曹魏政权。虽征孙刘失败,然而却智败马超,击退张鲁,坐拥汉中。建安二十二年,刘备为了实现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战略目标,率军进攻汉中。自建安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曹刘集团在汉中相持将近两年,最终曹操以失败告终。汉中之战,是蜀汉和曹魏之间的大决战,刘备集团作为刚刚壮大的势力,为何能够击败不可一世的曹操。笔者认为又诸多方面的原因,以下依据演义内容,做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首先曹操没有正视刘备集团,错用夏侯渊,痛失定军山。刘备刚攻取益州不久,就对汉中下手,曹操虽然积极应对,但还是低估了刘备集团的战力,没有足够的忠实。话说刘备率军猛攻定军山,又命黄忠出战夏侯渊,曹操亲率大军驰援汉中。曹操知道夏侯渊不是黄忠的对手,而且夏侯渊性情刚烈,没有谋略,却依然让夏侯渊进军,曹操声称:不进兵就是示弱。而夏侯渊为了挣功,更是积极主动,却不幸中了黄忠的诱敌之计,被黄忠一刀劈开,死的惨烈。演义中曾这样称赞夏侯渊:三八纵横,黄猪遇虎。定论之南,折伤一股。


其次曹操大军冒进,又被赵云打败。黄忠斩了夏侯渊,刘备又令其劫魏军粮草,命赵云辅助黄忠。黄忠因建功心切,夜袭曹军大营中计被团团魏军。次日中午,已经到黄忠与赵云约定的时间,不见黄忠回来。于是赵云飞身上马,前去营救黄忠。云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境,左冲右突,没人能够阻挡,轻而易举便救出黄忠。所到之处,曹魏将士纷纷躲避,曹操忙问是何战将,回报说是常山赵子龙,操叹道:昔日当阳长坂坡英雄尚存。演义中这样记载赵云:

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


黄忠告诉赵云,大将军张著也被魏军围困。于是赵云前来解救张著,张郃、徐晃不敢应战。曹操见赵云连续救两人,勃然大怒,亲自率军追击赵云。而赵云已经杀回本部,见魏军漫山遍野掩杀过来,云单枪匹马,立于营门之外,用弓弩射杀魏军,又令军士擂鼓呐喊。当时已是黄昏,魏军不知有多少蜀兵,又急忙撤退,互相践踏,落入汉水而死者不计其数。正在此时,刘封孟达又在背后烧了魏军粮草,曹操只能回南郑,徐晃、张郃也丢弃营寨败退。


再次徐晃不听劝告,逼反王平。

曹操兵败后,并不甘心,又从斜谷进军,企图夺回汉水,命徐晃王平为先锋。二人行军至汉水,却对是否渡河却产生了分歧,王平认为如果渡过汉水,军队就无法撤退。而徐晃认为可以效仿韩信背水一战,然而王平认为韩信的对手无谋略,最重要徐晃也不是韩信。徐晃一怒之下,让王平拒守,自己渡河破敌。赵云黄忠自告奋勇,前去迎敌,徐晃不能敌,却在撤军之时,被赵云黄忠联合夹击,军士死伤无数。

回到营寨后,徐晃大骂王平不救援,而王平声称已经再三劝阻,只因不听劝告才导致失败。并且说,如果前去救援,王平自己的营寨也无法保存。徐晃勃然大怒,要杀王平,平将营寨烧毁,投奔赵云去了。刘备知道后大意:我得到王平,汉中指日可待。


最后诸葛亮巧使妙计,许褚醉酒误事。马超助战刘备,而曹操进退犹豫不决。曹操知道王平投敌后,恼羞成怒,便向刘备下战书。两军在中路五界山对峙,诸葛亮让刘备假装溃败,引诱曹操,再次中埋伏,魏延、张飞率军杀到,曹操急忙逃亡至阳平关,可谓其势已穷。孔明又令张飞魏延偷袭曹操粮草,并让小兵砍林木制作假象。


曹操忙派许褚前去护送粮草,而许褚却喝的酩酊大醉。运粮官劝说不要走夜路,许褚偏要趁着夜色进军,称自己有万夫不当之勇。不料正遇着张飞,许褚张飞大战,只因许褚醉酒,被张飞刺中左肩,大败而归,尽弃粮草。


次日曹彰前来助战曹操,操大喜,称有黄须而在必胜,然而却又被马超偷袭了后军,彰大败而归。这样曹操便觉得进退两难,夏侯惇问及晚上口令,曹操只说鸡肋二字。然而杨修却劝说惇收拾东西准备撤退,曹操怒斩杨修。次日曹操率军再次与刘备决战,却不幸被魏延射伤,掉落了两颗门牙,曹操突然觉得杨修说的是对的。于是三军开拔,撤离汉中,这样刘备便尽得汉中之地。

曹操失去汉中,在于情敌冒进,意气用事,刘备志在必得。然而这些都是演义中的描述,只作为参考意见。

你是如何看待汉中之战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三国逐鹿


刘备当时不弱的,由于跟刘璋的政权和平过渡,刘璋在川蜀20多年的积累全部落入刘备的手里。包括粮草500多万担,分装仓库100多座,而且因为刘璋长期对抗张鲁,大部分的粮草囤积在鋅潼,距离剑阁不过100里左右,后勤战斗比例不到1比1;刘璋部分投降的军队大约63000人,再加上刘备原本的自己有的7万人左右,总兵力是143000人上下,其中30000人留守荆州,整个川蜀的兵力总数是113000人。

同期曹操的总兵力大约有40万人,但是在汉中地区的兵力却只有50000人。这主要是因为后勤力量决定的,曹操在关中的基地直到214年彻底打败马超之后才开始屯垦,到汉中战役爆发的时候都还没开始出产,大部分的粮草依然要从许昌转运。许昌距离1700里地,战斗后勤比例高达6比1。为了供应汉中5万人的粮草,曹操必须出动30万人的后勤部队来支撑,曹操再富也支撑不下去。

所以呢,曹操败于汉中说到底还是实力问题!总兵力11.3比5,刘备兵力对比曹操是2.2比1;粮草损耗,曹军是刘备的3倍,这不论是从短期作战还是长期抗战上曹操都是劣势。


优己


曹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大规模的迁民运动。

曹操占领汉中时,张既曾劝说曹操,将汉中百姓迁往长安的三辅关中一带。但曹操有自己的打算,迁民以充河北,把各地的百姓都迁徙到河北。

曹操的迁民工程极为浩大,从史料记载汉中,武都数据统计:从汉中迁徙8万人到洛阳、邺城;从武都迁徙6万多户到京兆、扶风、天水,其人口数量将近30余万。而且,曹操的迁民工程不止在汉中和武都,每一次的迁民背后是大量的经济消耗和粮草运输。

试想下,刘备从新野撤退,带着全城百姓走,这一幕在曹操身上重现。

汉中之战中,刘备成功袭击曹操的粮道,加上迁民带来的巨大损耗,给曹操致命一击。

曹操丢失汉中后,刘备派刘封等人乘汉水夺取上庸,由此打通进军襄樊的水路,至此,曹刘之间的战略态势开始转向刘备。

在实力得到扩张后,刘备称王。


五味社


说起曹操与刘备的汉中争夺之战!当时利用赤壁之战大胜的刘备,趁机得荆州取西川扩大地盘使得势力大增!还招览人才还有威震天下的五虎上将,此战老将黄忠在谋士法正的指导下,刀劈夏候渊震惊了汉中!虽说刘备刚刚崛起、但其势头是处于上升期!@而反观曹操在赤壁大败之后、士气低落!在汉中对持之时,曾有一谋士杨修对他说汉中不宜久留,曹操不听反以鸡肋事件把他杀了,临死前杨修还劝他宜早撤兵!非但不撤曹操还强行进兵,结果可想而知、又中诸葛亮之计谋,还被老将黄忠一箭连门牙都给射掉了!最终汉中之战以刘备胜,曹操是大败而归结束!



一江春水向东流6254


应该说不上是惨败,只能说汉中之战,刘备最后胜利了。为了此战,刘备差不多用到了蜀中的全部力量,达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地步,可见胜利来之不易。

汉中在汉朝时期在行政区划上与蜀中同属于益州,从地理位置上讲,汉中是蜀中的门户。没有汉中,益州就无法割据。战争胜利与否关系到益州的政治生命。刘备在汉中之战中投入的兵力财力要远远超过曹操一方。

汉中之战,曹操一方后勤补给线拉得过长,经汉水一战,丧失了大部分的粮食后,无法得到快速的补充,曹操一方不得不从汉中撤军。

曹操从汉中撤军是主动的,并不完全处于被动的局面,撤军的过程中带走了几乎汉中所有的百姓。刘备得到的只有汉中的土地,没有得到汉中的人口。

所以,对于战争的最后结果而言,汉中之战,刘备与曹操之间也算是打了一个平手。


青青说文明史


1.曹操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已经无心恋战

2.双方僵持一年多,拼的是后勤补给,刘备占据地利优势,后勤有诸葛亮保障,相比而言曹操处于下风

3、刘备势头正盛,意志坚定,有法正出谋划策,且刘备世之枭雄,就个人而言远非之前袁绍,吕布,袁术,张秀之流可比,加上如今实力已然发展壮大,自然要刮眼相看


81101276


其实蜀曹汉水之战,曹操並未直接参于(曹善听良言,曹若亲征,不会大败),只能说才刚崛起的刘备打败了曹操的军队。

争夺汉中战中,曹操欲从斜谷一条小路偷袭取汉中,派大将徐晃(有勇欠谋且暴燥)为先锋,曹将王平因熟悉汉中地理,自告奋勇助徐晃取汉中,曹操逐任命王平为副先锋。

在作战计划上,徐、王两正副先锋产生严重分岐。徐晃固执已见,强行进军,结果惨败。在徐晃危急时,王平却安塞不动,没前往救援,理由是若救援得全军覆没,且怨徐晃不听劝言,造成后果应负全责。

阵前曹军两主帅剧烈冲突,徐晃要杀王平泄愤,王平明知已打不过徐晃,心一死趁夜放火燒了曹军大营,连夜渡过汉水,投降了蜀军阵前大将赵云。

这便是曹军大败主因,加之赵云巧设“空营计”,从背后箭雨偷袭,再有熟知曹营的降将王平出谋,曹军大败应在理数中。


鲁阳挥弋


刘备打的时间差。

击败夏侯渊后,曹操亲领大军来报复。

可惜,正在上升期的刘备集团,坚垒不战,利用有利地形,拖死曹军。曹军的重步兵与骑兵在山区很难发挥作用,刘备的轻步兵当然就有机动性优势,虽然刘备已经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地步。

无奈的曹操只能退走。


四川達州


汉中之战,用赌徒二字来形容刘备、曹操吧。刘备初得益州,好不容易闯荡大半生,有了自己的基业。汉中之险,是蜀地的门户。刘备不敢输,再也输不起。所以押上了全益州之军力、物力,势在必得。

而曹操呢,这是已有了中原数州之地,不说内政、内逆还有不少要料理,东吴孙权还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威。这种已有点儿资本的心态下,真不敢与刘备对着拼,全押上家当。万一拖住或失利,背动性太大。所以在此战上,有些不是先前破袁绍、下荆州那么利索果敢。

这一赌,结局是赢家归了刘备。刘备凭此一战,不只站稳了脚跟,还一扫以往逢曹就败或逃的怨气。

汉中一战,说是形成了天下三分的关键点也不为过。此战,曹操不仅头疼加剧,一统天下的心志受挫,还搭上了心腹悍将夏侯渊。

正所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是非成败谁能料。汉中之战,亦能沾得这首《临江仙》几分颜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